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尤健健
张文辉
+4 位作者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65-3073,共9页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中龄林
细根
生物量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于世川
张文辉
+5 位作者
尤健健
邓磊
黄财智
邢忠利
樊蓉蓉
何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为林木形质评价体系、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设置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重度(保留郁闭度0.6)、中度(保留郁闭度0.7)和轻度(保...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为林木形质评价体系、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设置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重度(保留郁闭度0.6)、中度(保留郁闭度0.7)和轻度(保留郁闭度0.8)间伐,同时设置对照样地(郁闭度0.9)。为了保持郁闭度不变,每隔3年进行1次抚育间伐。以生长情况(树高平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径比、健康状况)、干形情况(高径比、尖削度、通直度、分杈情况)和侧枝情况(自然整枝能力、侧枝数、枝粗指数、侧枝平均基径)作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对3种抚育间伐强度(重度、中度、轻度间伐)与对照下辽东栎林木形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形情况对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最大,贡献率占0.653;生长情况对其影响次之,贡献率占0.285;侧枝情况对其影响较小,贡献率仅占0.062;12个评价指标在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中的权重大小依次为:通直度(0.344 6)>分杈情况(0.227 1)>健康状况(0.190 7)>胸径年均生长量(0.051 3)>高径比(0.046 3)>自然整枝能力(0.037 7)>尖削度(0.035 2)>树高平均生长量(0.031 6)>侧枝平均基径(0.012 6)>冠径比(0.011 4)>枝粗指数(0.008 9)>侧枝数(0.003 0);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中度间伐(92.892)>轻度间伐(83.314)>重度间伐(79.644)>对照(74.376),林木形质得分随间伐强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间伐得分最高,林木形质最好。【结论】抚育间伐可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树高平均生长量、健康状况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高径比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相比,中度、重度间伐对冠径比、侧枝数、侧枝平均基径影响显著,间伐对通直度、分杈情况有显著影响;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对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的作用最大,轻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8)次之,重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6)最小,可为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技术提供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可为其他树种形质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形质评价
层次分析法
辽东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龙山林区不同郁闭度对辽东栎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于世川
张文辉
+2 位作者
李罡
杨斌
余碧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37-1548,共12页
辽东栎是黄龙山林区主要的建群种,通过典型取样选择16块样地,对其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高度级结构、冠幅结构的绘制,研究其在不同郁闭度(0.6、0.7、0.8、0.9)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生境中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栎幼苗数量...
辽东栎是黄龙山林区主要的建群种,通过典型取样选择16块样地,对其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高度级结构、冠幅结构的绘制,研究其在不同郁闭度(0.6、0.7、0.8、0.9)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生境中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栎幼苗数量在郁闭度0.6、0.7、0.8、0.9样地中,分别占全部个体数量的57%、64%、36%、47%,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均表明辽东栎幼苗在4个不同郁闭度中比例都是最大的,大树比例次之,幼树小树比例最少,幼树小树是辽东栎更新瓶颈阶段,辽东栎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R.PearlⅢ型,在郁闭度0.7波动最小;从辽东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高度级结构、冠幅结构等指标综合表现中可以看出辽东栎种群在郁闭度0.7生境优于郁闭度0.6、0.8、0.9生境;辽东栎在阳坡的幼苗、幼树、小树、比例高于阴坡,而大树比例低于阴坡;除高度级a外,阳坡多集中在c、d、e高度级,阴坡高度级多集中在d、e、f;在阳坡冠幅级10以下均有分布,在阴坡冠幅多集中在冠幅级7以下;无论在阳坡还是阴坡,郁闭度0.7更适合辽东栎更新生长,可以作为西北地区抚育间伐的理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种群结构
郁闭度
阴阳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山林区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被引量:
22
4
作者
薛文艳
杨斌
+1 位作者
张文辉
于世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75-3384,共10页
为探究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用L(r)函数对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麻栎种群各发育阶段数量结构均为不规则倒&qu...
为探究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用L(r)函数对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麻栎种群各发育阶段数量结构均为不规则倒"J"型,种群结构稳定,能实现持续更新。(2)麻栎种群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受生境异质性影响较大,纯林样地中,种群在0—10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表现为低强度聚集;混交林样地中,0—5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上则表现为低强度聚集分布。(3)随着种群的发育及尺度的增大,麻栎种群空间聚集强度减弱,纯林样地内,麻栎幼苗在0—6 m的小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6—12 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幼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中龄树与成龄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混交林样地中,仅幼苗在0—6 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余各阶段在各尺度下均趋于随机分布。(4)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尺度空间关联性不同,纯林样地中,幼苗与幼树在1—2 m小尺度上呈负相关,幼树与中龄树在8 m尺度呈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任意尺度上均无关联性;混交林样地中,幼树与中龄树在2—12 m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各尺度上均无关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应对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境的种群进行不同抚育措施,促进种群良性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
23
5
作者
邓磊
关晋宏
张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39-5749,共11页
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在陕西不同分布区:秦岭北坡(太白)、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黄土高原中部(延安)为研究地点并设置样地,对1—5年生辽东栎幼苗的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
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在陕西不同分布区:秦岭北坡(太白)、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黄土高原中部(延安)为研究地点并设置样地,对1—5年生辽东栎幼苗的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由秦岭北坡到黄土高原中部,黄龙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在发育前期(1—2年)低于太白和延安,总体上黄龙地区幼苗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组织密度和单株生物量高于太白和延安地区。在太白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较小,根系分岔数较大,幼苗根系主要通过提高分岔数来拓展自己的营养空间以适应环境;在黄龙和延安地区,幼苗根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较大,根系分岔数较小,幼苗根系主要是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适应胁迫环境。3个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和分岔数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函数变化格局,均可用线性函数方程y=ax+b(a>0,P<0.05)进行描述。冗余分析表明幼苗根系分岔数、总长度、比根长和根尖数与土壤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降雨量、石砾含量和速效氮呈正相关;与较高的土壤pH值、年均温和夏季气温呈负相关。未来辽东栎林抚育经营中,含石砾的湿润土壤生境更有利于辽东栎幼苗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幼苗
根系形态
环境梯度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
12
6
作者
薛文艳
张文辉
+1 位作者
杨斌
叶权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2-250,共9页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探索麻栎橡子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脱除温度、超声功率对单宁脱除率影响显著,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最优脱除工艺为液料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53%、脱除温度65℃、超声功率240 W,单宁脱除率为37.27%。麻栎橡子单宁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5.56%,对·OH的清除率可达62.74%,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橡子
单宁脱除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黄耀
王乃江
+2 位作者
裴乔
白黎琼
张晓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1,共8页
以庆阳市25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辖区正宁县、合水县、庆城县等7县选取21块样地进行调查,从油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放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产力和游客游憩5种功能中筛选评价指标,结合调查数据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
以庆阳市25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辖区正宁县、合水县、庆城县等7县选取21块样地进行调查,从油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放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产力和游客游憩5种功能中筛选评价指标,结合调查数据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正态等距划分的方法,构建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模型,计算各样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总分,将处于不同地区的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划分为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5个等级。确定了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14项评价指标,生态服务功能发挥重要程度为:水源涵养功能>固碳放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森林生产功能>游客游憩功能,油松人工林样地中生态服务功能发挥水平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的样地所占比分别为0%、61.9%、38.1%、0%和0%,最好的地区是正宁县,最差的地区为镇原县。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比较一般,不同县区差异很大,造成的原因在于树种组成单一,林下植被盖度低,应采取相关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市
油松人工林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体系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8
作者
于世川
张建国
+1 位作者
叶权平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0,共9页
以黄龙山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近自然抚育间伐10a后对其林分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评价,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经营、林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对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保留郁闭度0.6、0.7、0.8设置固定试...
以黄龙山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近自然抚育间伐10a后对其林分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评价,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经营、林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对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保留郁闭度0.6、0.7、0.8设置固定试验样地,同时设置对照(郁闭度0.9)样地。以层次分析法对不同间伐下阴阳坡的辽东栎林林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无论阴坡还是阳坡,胸径平均生长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受间伐强度影响不显著,其余11个指标在阴阳坡中均表现为受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在阳坡,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在重度间伐时最大,分别为0.37±0.023 8、0.75±0.020 41;建群种幼苗幼树数量/建群种数量、建群种重要值、灌木盖度、草本盖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乔木蓄积量、枯落物厚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在阴坡,幼苗幼树密度在中度间伐时最大,为1 839.25±18.309 26;重度间伐次之,为1 402.25±24.760 1;物种丰富度、树高平均生长量、灌木盖度、草本盖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乔木蓄积量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无论阳坡还是阴坡,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辽东栎林分质量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是其最佳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抚育间伐
林分质量评价
层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庆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耀
王乃江
+1 位作者
裴乔
薛满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研究陇东地区甘肃省庆阳市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情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庆阳市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下属7县选取63块样地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从油松人工林...
【目的】研究陇东地区甘肃省庆阳市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情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庆阳市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下属7县选取63块样地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从油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放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质种源保存4种功能中筛选11项评价指标,结合调查数据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各样地的多功能贡献总分,采用正态等距划分将处于不同地区的油松林多功能评价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庆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水平最高的是水源涵养功能,其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固碳放氧功能和优良种源保存功能发挥水平偏低。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的比例分别为12.7%、25.4%、31.75%、25.4%和4.76%,总体多功能发挥一般,发挥最好的地区是正宁县,最差的地区为镇原县。【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进行森林多功能评价,应采取经营抚育措施提高庆阳市森林多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市
油松
森林多功能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山林区麻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
58
10
作者
叶权平
张文辉
+1 位作者
于世川
薛文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65-3174,共10页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对桥山林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落中重要值前17位的乔木种群进行种间联结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桥山林区麻栎群落17个主要乔...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对桥山林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落中重要值前17位的乔木种群进行种间联结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桥山林区麻栎群落17个主要乔木种群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各物种趋于独立,群落整体不稳定;χ2检验结果显示17个主要种136个种对中,正联结占44.85%,负联结占55.15%,绝大多数呈不显著关联,说明群落种间关联较弱,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联结系数AC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分析结果都表明17个主要种总体上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各种对同时出现几率小;点相关系数Ф测定结果显示正联结种对62个,占总对数45.59%,负联结种对74个,占总对数54.41%;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结果及生态习性,把17个主要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山林区
麻栎群落
种间联结
生态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下枯落物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曹旭平
于世川
+1 位作者
张文辉
刘舒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247-251,257,共6页
[目的]对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与对照设置试验样地,研究其林下枯落物持水效应特征,为该地区森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度(间伐35%)、中度(间伐25%)、轻度(间伐15%)抚育间伐,通过典型取样法、烘干法、浸泡法等开展研究。...
[目的]对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与对照设置试验样地,研究其林下枯落物持水效应特征,为该地区森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度(间伐35%)、中度(间伐25%)、轻度(间伐15%)抚育间伐,通过典型取样法、烘干法、浸泡法等开展研究。[结果]枯落物总储量大小依次表现为:CK(23.500±0.780)>轻度(22.950±1.012)>中度(22.708±0.365)>重度(20.725±1.041),只有CK与重度有显著性;枯落物总持水量大小依次表现为:轻度(9.37)>CK(8.29)>中度(7.61)>重度(6.39),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最大;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变化,R2均在0.93以上,具有显著相关性;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变化,R2均在0.99以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持水性,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持水性较好,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性
辽东栎
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谢欢
王中堂
+1 位作者
李明玥
李新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的】为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冬枣’ב金丝4号’杂交F1代103个株系为材料,研究其果实14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枣果实表型性状中,果实纵径、横径符合正态分...
【目的】为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冬枣’ב金丝4号’杂交F1代103个株系为材料,研究其果实14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枣果实表型性状中,果实纵径、横径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均呈现趋低亲遗传;果核表型性状中,单核质量符合正态分布特点,果核纵径、核形指数呈现趋低亲遗传;后代可食率和含仁率分布均较为集中;果实营养成分性状中,可溶性糖、有机酸、总黄酮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有机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呈现趋高亲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大小与果核大小密切相关,可食率与含仁率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4个果实性状中提取出6个主成分,归纳为4个综合性状,即果实大小、核形指数、可食率和果实营养成分。综合评价中得分排名前5位的单株编号分别为J-48、J-26、J-23、J-47、J-2,这5个株系在果实大小、可食率、核形指数、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均相对优于亲本。【结论】枣杂交后代部分性状呈现出较广泛的分离,果实大小、核形指数、可食率、果实营养成分可作为枣杂交后代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刘小军
刘平宇
+3 位作者
赵苗苗
谭佳伟
杨斌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麻栎林在桥山林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析木法对林区内的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5种生长经验方程拟合其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麻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
麻栎林在桥山林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析木法对林区内的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5种生长经验方程拟合其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麻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持续升高,且在59a内,各项生长均未达到数量成熟。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速生期在4~12a,年均生长量为0.51m;胸径的速生期在10~42a,年均生长量为0.56cm;材积的速生期在42~59a,年均生长量为6.67×10^(-3) m^3。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规律。生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考夫(Korf)模型为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为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和理查德(Richard)模型为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解析木
天然次生林
生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间伐强度下桥山麻栎林土壤渗透特性
被引量:
13
14
作者
陈永华
叶权平
+1 位作者
张文辉
刘小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水分渗透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对照,10%,20%,30%)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5年后麻栎林的土壤入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土壤...
为了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水分渗透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对照,10%,20%,30%)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5年后麻栎林的土壤入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土壤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cm土层中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间伐30%>间伐20%>间伐10%>对照;林地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随着间伐强度增强而增大,间伐达到2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容重则随间伐降低;在10—20cm土层中,间伐对土壤入渗及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并无显著影响;土壤根系结构指标随间伐强度增强而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孔隙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渗透性的关键因素;Philip模型能准确描述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间伐对土壤表层(0—10cm)的渗透性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较深层(10—20cm)土壤的渗透性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渗透性
麻栎林
间伐强度
根长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山林区不同坡向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15
作者
徐凤玲
刘小军
+1 位作者
马建全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研究天然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应用Levins(LB)、Hurlbert(HB)和Pianka公式,对桥山林区24个400m^2天然麻栎林群落内10种乔木、25种灌木和5种草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和茶条槭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
为研究天然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应用Levins(LB)、Hurlbert(HB)和Pianka公式,对桥山林区24个400m^2天然麻栎林群落内10种乔木、25种灌木和5种草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和茶条槭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狼牙刺、胡枝子和南蛇藤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苔草为草本层的优势种群,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较充分,坡向对其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小;2)乔木层的杜梨、灌木层的卫矛、南蛇藤、胡枝子、鼠李,对光照与水分的要求较苛刻,其生态位宽度受到坡向的影响,而草本层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并未受坡向影响;3)阳坡麻栎林乔灌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阴坡偏大,阳坡存在种间竞争使得物种丰富度降低,阴坡应对辽东栎、茶条槭等伴生树种和狼牙刺、胡枝子等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进行适当间伐,增大林窗面积,提高植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麻栎
坡向
桥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境下桥山林区麻栎种群有性生殖特性
被引量:
2
16
作者
叶权平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阐明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种群有性生殖特性,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下麻栎种群的生殖年龄、开花物候、单株结实及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分析。...
为阐明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种群有性生殖特性,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下麻栎种群的生殖年龄、开花物候、单株结实及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种群的初始生殖年龄为阳坡(7a)<半阳坡(9a)<半阴坡(11a)<阴坡(12a),而最大生殖年龄、平均生殖年龄及生殖年龄期限都为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阴坡。2)麻栎种群的始花时间阳坡最早,由始花期到开花盛期再到终花期的时间间隔各生境下基本相似,花期持续时间阴坡最短,与其他3个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3)麻栎种群单株结实量为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4)麻栎结实总体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阳坡和半阳坡在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的结实占比都比半阴坡和阴坡低。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管理中,通过经营措施,改善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生境条件,促进麻栎种群的繁殖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种群
有性生殖特性
开花物候
生殖年龄
结实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尤健健
张文辉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65-3073,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
文摘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中龄林
细根
生物量
形态特征
Keywords
thinning intensity
middle-aged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fine root
biomas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于世川
张文辉
尤健健
邓磊
黄财智
邢忠利
樊蓉蓉
何婷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13,共10页
基金
杨凌示范区科技推广能力提升项目"水保型栎林目标树经营技术示范"(2015-TS-29)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典型经营模式及成效监测研究与示范"(1692016-03)
文摘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为林木形质评价体系、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设置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重度(保留郁闭度0.6)、中度(保留郁闭度0.7)和轻度(保留郁闭度0.8)间伐,同时设置对照样地(郁闭度0.9)。为了保持郁闭度不变,每隔3年进行1次抚育间伐。以生长情况(树高平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径比、健康状况)、干形情况(高径比、尖削度、通直度、分杈情况)和侧枝情况(自然整枝能力、侧枝数、枝粗指数、侧枝平均基径)作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对3种抚育间伐强度(重度、中度、轻度间伐)与对照下辽东栎林木形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形情况对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最大,贡献率占0.653;生长情况对其影响次之,贡献率占0.285;侧枝情况对其影响较小,贡献率仅占0.062;12个评价指标在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中的权重大小依次为:通直度(0.344 6)>分杈情况(0.227 1)>健康状况(0.190 7)>胸径年均生长量(0.051 3)>高径比(0.046 3)>自然整枝能力(0.037 7)>尖削度(0.035 2)>树高平均生长量(0.031 6)>侧枝平均基径(0.012 6)>冠径比(0.011 4)>枝粗指数(0.008 9)>侧枝数(0.003 0);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中度间伐(92.892)>轻度间伐(83.314)>重度间伐(79.644)>对照(74.376),林木形质得分随间伐强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间伐得分最高,林木形质最好。【结论】抚育间伐可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指标树高平均生长量、健康状况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高径比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相比,中度、重度间伐对冠径比、侧枝数、侧枝平均基径影响显著,间伐对通直度、分杈情况有显著影响;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对改善辽东栎林木形质的作用最大,轻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8)次之,重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6)最小,可为黄土高原辽东栎抚育间伐技术提供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东栎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可为其他树种形质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抚育间伐
形质评价
层次分析法
辽东栎
Keywords
tending thinning
form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ercus wutaishanica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龙山林区不同郁闭度对辽东栎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于世川
张文辉
李罡
杨斌
余碧云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37-1548,共12页
基金
陕西珍贵用材树种质资源培育关键技术研究(20150210169)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2B030204)
文摘
辽东栎是黄龙山林区主要的建群种,通过典型取样选择16块样地,对其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高度级结构、冠幅结构的绘制,研究其在不同郁闭度(0.6、0.7、0.8、0.9)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生境中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栎幼苗数量在郁闭度0.6、0.7、0.8、0.9样地中,分别占全部个体数量的57%、64%、36%、47%,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均表明辽东栎幼苗在4个不同郁闭度中比例都是最大的,大树比例次之,幼树小树比例最少,幼树小树是辽东栎更新瓶颈阶段,辽东栎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R.PearlⅢ型,在郁闭度0.7波动最小;从辽东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高度级结构、冠幅结构等指标综合表现中可以看出辽东栎种群在郁闭度0.7生境优于郁闭度0.6、0.8、0.9生境;辽东栎在阳坡的幼苗、幼树、小树、比例高于阴坡,而大树比例低于阴坡;除高度级a外,阳坡多集中在c、d、e高度级,阴坡高度级多集中在d、e、f;在阳坡冠幅级10以下均有分布,在阴坡冠幅多集中在冠幅级7以下;无论在阳坡还是阴坡,郁闭度0.7更适合辽东栎更新生长,可以作为西北地区抚育间伐的理想条件。
关键词
辽东栎
种群结构
郁闭度
阴阳坡
Keywords
Quercus wutaishanica
population structure
crown density
shady and sunny slope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山林区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被引量:
22
4
作者
薛文艳
杨斌
张文辉
于世川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75-3384,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项目(1692016-03)
文摘
为探究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用L(r)函数对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麻栎种群各发育阶段数量结构均为不规则倒"J"型,种群结构稳定,能实现持续更新。(2)麻栎种群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受生境异质性影响较大,纯林样地中,种群在0—10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表现为低强度聚集;混交林样地中,0—5 m尺度上表现为高强度聚集分布,5—35 m尺度上则表现为低强度聚集分布。(3)随着种群的发育及尺度的增大,麻栎种群空间聚集强度减弱,纯林样地内,麻栎幼苗在0—6 m的小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6—12 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幼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中龄树与成龄树在各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混交林样地中,仅幼苗在0—6 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余各阶段在各尺度下均趋于随机分布。(4)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尺度空间关联性不同,纯林样地中,幼苗与幼树在1—2 m小尺度上呈负相关,幼树与中龄树在8 m尺度呈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任意尺度上均无关联性;混交林样地中,幼树与中龄树在2—12 m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其余各生长阶段之间在各尺度上均无关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应对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境的种群进行不同抚育措施,促进种群良性发育。
关键词
麻栎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发育阶段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spatial pattern
spatial association
developmental stage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
23
5
作者
邓磊
关晋宏
张文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青海
大学
农林
科学院
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39-5749,共11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80877)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基金(2017-NKY-02)
文摘
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在陕西不同分布区:秦岭北坡(太白)、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黄土高原中部(延安)为研究地点并设置样地,对1—5年生辽东栎幼苗的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由秦岭北坡到黄土高原中部,黄龙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在发育前期(1—2年)低于太白和延安,总体上黄龙地区幼苗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组织密度和单株生物量高于太白和延安地区。在太白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较小,根系分岔数较大,幼苗根系主要通过提高分岔数来拓展自己的营养空间以适应环境;在黄龙和延安地区,幼苗根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较大,根系分岔数较小,幼苗根系主要是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适应胁迫环境。3个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和分岔数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函数变化格局,均可用线性函数方程y=ax+b(a>0,P<0.05)进行描述。冗余分析表明幼苗根系分岔数、总长度、比根长和根尖数与土壤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降雨量、石砾含量和速效氮呈正相关;与较高的土壤pH值、年均温和夏季气温呈负相关。未来辽东栎林抚育经营中,含石砾的湿润土壤生境更有利于辽东栎幼苗根系生长。
关键词
辽东栎幼苗
根系形态
环境梯度
冗余分析
Keywords
Quercus liaotungensis seedlings
root morphology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redundancy discriminate analysis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
12
6
作者
薛文艳
张文辉
杨斌
叶权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林业
综合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2-250,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文摘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实现其综合开发,以桥山林区麻栎橡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对影响单宁脱除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测定单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探索麻栎橡子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脱除温度、超声功率对单宁脱除率影响显著,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最优脱除工艺为液料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53%、脱除温度65℃、超声功率240 W,单宁脱除率为37.27%。麻栎橡子单宁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5.56%,对·OH的清除率可达62.74%,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关键词
麻栎橡子
单宁脱除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acorn
tannin extraction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3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黄耀
王乃江
裴乔
白黎琼
张晓梅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陕西省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1,共8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3-03)
文摘
以庆阳市25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辖区正宁县、合水县、庆城县等7县选取21块样地进行调查,从油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放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产力和游客游憩5种功能中筛选评价指标,结合调查数据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正态等距划分的方法,构建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模型,计算各样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总分,将处于不同地区的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划分为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5个等级。确定了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14项评价指标,生态服务功能发挥重要程度为:水源涵养功能>固碳放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森林生产功能>游客游憩功能,油松人工林样地中生态服务功能发挥水平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的样地所占比分别为0%、61.9%、38.1%、0%和0%,最好的地区是正宁县,最差的地区为镇原县。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比较一般,不同县区差异很大,造成的原因在于树种组成单一,林下植被盖度低,应采取相关经营措施。
关键词
庆阳市
油松人工林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体系
AHP法
Keywords
Qingyang
Pinus tabulaeformis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HP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8
作者
于世川
张建国
叶权平
张文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陕西省
延安市黄龙山
林业
局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0,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
文摘
以黄龙山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近自然抚育间伐10a后对其林分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评价,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经营、林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对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保留郁闭度0.6、0.7、0.8设置固定试验样地,同时设置对照(郁闭度0.9)样地。以层次分析法对不同间伐下阴阳坡的辽东栎林林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无论阴坡还是阳坡,胸径平均生长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受间伐强度影响不显著,其余11个指标在阴阳坡中均表现为受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在阳坡,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在重度间伐时最大,分别为0.37±0.023 8、0.75±0.020 41;建群种幼苗幼树数量/建群种数量、建群种重要值、灌木盖度、草本盖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乔木蓄积量、枯落物厚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在阴坡,幼苗幼树密度在中度间伐时最大,为1 839.25±18.309 26;重度间伐次之,为1 402.25±24.760 1;物种丰富度、树高平均生长量、灌木盖度、草本盖度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乔木蓄积量与对照相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无论阳坡还是阴坡,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辽东栎林分质量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是其最佳间伐强度。
关键词
辽东栎
抚育间伐
林分质量评价
层析分析法
Keywords
Quercus wutaishanica
tending thinning
forest stand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庆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耀
王乃江
裴乔
薛满学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镇原县
林业
局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3-03)
文摘
【目的】研究陇东地区甘肃省庆阳市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情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庆阳市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下属7县选取63块样地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从油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放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质种源保存4种功能中筛选11项评价指标,结合调查数据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各样地的多功能贡献总分,采用正态等距划分将处于不同地区的油松林多功能评价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庆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水平最高的是水源涵养功能,其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固碳放氧功能和优良种源保存功能发挥水平偏低。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发挥高效、较高效、中效、较低效和低效的比例分别为12.7%、25.4%、31.75%、25.4%和4.76%,总体多功能发挥一般,发挥最好的地区是正宁县,最差的地区为镇原县。【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进行森林多功能评价,应采取经营抚育措施提高庆阳市森林多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庆阳市
油松
森林多功能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Keywords
Qingyang City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multi-fun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山林区麻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
58
10
作者
叶权平
张文辉
于世川
薛文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林业
综合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65-3174,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
文摘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对桥山林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落中重要值前17位的乔木种群进行种间联结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桥山林区麻栎群落17个主要乔木种群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各物种趋于独立,群落整体不稳定;χ2检验结果显示17个主要种136个种对中,正联结占44.85%,负联结占55.15%,绝大多数呈不显著关联,说明群落种间关联较弱,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联结系数AC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分析结果都表明17个主要种总体上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各种对同时出现几率小;点相关系数Ф测定结果显示正联结种对62个,占总对数45.59%,负联结种对74个,占总对数54.41%;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结果及生态习性,把17个主要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关键词
桥山林区
麻栎群落
种间联结
生态种组
Keywords
Qiaoshan forest area
Quercus acutissima community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下枯落物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曹旭平
于世川
张文辉
刘舒宇
机构
陕西省
延安桥山
林业
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247-251,257,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创新统筹项目"陕西珍贵用材树种质资源培育关键技术研究"(20150210169)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30204)
文摘
[目的]对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抚育间伐与对照设置试验样地,研究其林下枯落物持水效应特征,为该地区森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度(间伐35%)、中度(间伐25%)、轻度(间伐15%)抚育间伐,通过典型取样法、烘干法、浸泡法等开展研究。[结果]枯落物总储量大小依次表现为:CK(23.500±0.780)>轻度(22.950±1.012)>中度(22.708±0.365)>重度(20.725±1.041),只有CK与重度有显著性;枯落物总持水量大小依次表现为:轻度(9.37)>CK(8.29)>中度(7.61)>重度(6.39),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最大;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变化,R2均在0.93以上,具有显著相关性;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变化,R2均在0.99以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持水性,轻度间伐下枯落物持水性较好,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性
辽东栎
间伐
Keywords
litte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Quercus wutaishanica
thinning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S715.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谢欢
王中堂
李明玥
李新岗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000607)
陕西省科技创新课题(2021XYF-11)
新疆枣产业体系课题(XJCYTX-01-2021)。
文摘
【目的】为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冬枣’ב金丝4号’杂交F1代103个株系为材料,研究其果实14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枣果实表型性状中,果实纵径、横径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均呈现趋低亲遗传;果核表型性状中,单核质量符合正态分布特点,果核纵径、核形指数呈现趋低亲遗传;后代可食率和含仁率分布均较为集中;果实营养成分性状中,可溶性糖、有机酸、总黄酮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有机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呈现趋高亲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大小与果核大小密切相关,可食率与含仁率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4个果实性状中提取出6个主成分,归纳为4个综合性状,即果实大小、核形指数、可食率和果实营养成分。综合评价中得分排名前5位的单株编号分别为J-48、J-26、J-23、J-47、J-2,这5个株系在果实大小、可食率、核形指数、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均相对优于亲本。【结论】枣杂交后代部分性状呈现出较广泛的分离,果实大小、核形指数、可食率、果实营养成分可作为枣杂交后代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性状指标。
关键词
枣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jujube
hybrid offspring
fruit traits
genetic tendency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刘小军
刘平宇
赵苗苗
谭佳伟
杨斌
张文辉
机构
延安市桥山
林业
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林业
综合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79,共5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SLTG[2016])
桥山水保型栎林目标树近自然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
文摘
麻栎林在桥山林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析木法对林区内的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5种生长经验方程拟合其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麻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持续升高,且在59a内,各项生长均未达到数量成熟。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速生期在4~12a,年均生长量为0.51m;胸径的速生期在10~42a,年均生长量为0.56cm;材积的速生期在42~59a,年均生长量为6.67×10^(-3) m^3。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规律。生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考夫(Korf)模型为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为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和理查德(Richard)模型为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关键词
麻栎
解析木
天然次生林
生长方程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stem analysis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growth equation
分类号
S792.1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间伐强度下桥山麻栎林土壤渗透特性
被引量:
13
14
作者
陈永华
叶权平
张文辉
刘小军
机构
陕西省
延安市黄龙山
林业
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陕西省
延安桥山
林业
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1692016-03)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水分渗透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对照,10%,20%,30%)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5年后麻栎林的土壤入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土壤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cm土层中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间伐30%>间伐20%>间伐10%>对照;林地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随着间伐强度增强而增大,间伐达到2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容重则随间伐降低;在10—20cm土层中,间伐对土壤入渗及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并无显著影响;土壤根系结构指标随间伐强度增强而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孔隙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渗透性的关键因素;Philip模型能准确描述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间伐对土壤表层(0—10cm)的渗透性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较深层(10—20cm)土壤的渗透性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土壤渗透性
麻栎林
间伐强度
根长密度
Keywords
soil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Quercus acutissima forest
thinning intensity
root length density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山林区不同坡向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15
作者
徐凤玲
刘小军
马建全
张文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
延安市桥山
林业
局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黄土高原松栎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作业法及其效益监测研究
文摘
为研究天然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应用Levins(LB)、Hurlbert(HB)和Pianka公式,对桥山林区24个400m^2天然麻栎林群落内10种乔木、25种灌木和5种草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和茶条槭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狼牙刺、胡枝子和南蛇藤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苔草为草本层的优势种群,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较充分,坡向对其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小;2)乔木层的杜梨、灌木层的卫矛、南蛇藤、胡枝子、鼠李,对光照与水分的要求较苛刻,其生态位宽度受到坡向的影响,而草本层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并未受坡向影响;3)阳坡麻栎林乔灌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阴坡偏大,阳坡存在种间竞争使得物种丰富度降低,阴坡应对辽东栎、茶条槭等伴生树种和狼牙刺、胡枝子等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进行适当间伐,增大林窗面积,提高植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生态位
麻栎
坡向
桥山
Keywords
niche
Quercus acutissima
aspect
Qiaoshan
分类号
S792.18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境下桥山林区麻栎种群有性生殖特性
被引量:
2
16
作者
叶权平
张文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林业
综合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经营基础研究项目(1692016-03)
文摘
为阐明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种群有性生殖特性,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下麻栎种群的生殖年龄、开花物候、单株结实及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种群的初始生殖年龄为阳坡(7a)<半阳坡(9a)<半阴坡(11a)<阴坡(12a),而最大生殖年龄、平均生殖年龄及生殖年龄期限都为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阴坡。2)麻栎种群的始花时间阳坡最早,由始花期到开花盛期再到终花期的时间间隔各生境下基本相似,花期持续时间阴坡最短,与其他3个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3)麻栎种群单株结实量为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4)麻栎结实总体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阳坡和半阳坡在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的结实占比都比半阴坡和阴坡低。在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管理中,通过经营措施,改善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生境条件,促进麻栎种群的繁殖更新。
关键词
麻栎种群
有性生殖特性
开花物候
生殖年龄
结实规律
Key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population
sexual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flowering phenology
re-productive age
fruiting regularity
分类号
S792.18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尤健健
张文辉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木形质的影响
于世川
张文辉
尤健健
邓磊
黄财智
邢忠利
樊蓉蓉
何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龙山林区不同郁闭度对辽东栎种群结构的影响
于世川
张文辉
李罡
杨斌
余碧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桥山林区麻栎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薛文艳
杨斌
张文辉
于世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邓磊
关晋宏
张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麻栎橡子单宁脱除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薛文艳
张文辉
杨斌
叶权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庆阳市油松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黄耀
王乃江
裴乔
白黎琼
张晓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抚育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分质量的影响
于世川
张建国
叶权平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庆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研究
黄耀
王乃江
裴乔
薛满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桥山林区麻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叶权平
张文辉
于世川
薛文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间伐对黄龙山辽东栎林下枯落物持水性的影响
曹旭平
于世川
张文辉
刘舒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谢欢
王中堂
李明玥
李新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刘小军
刘平宇
赵苗苗
谭佳伟
杨斌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间伐强度下桥山麻栎林土壤渗透特性
陈永华
叶权平
张文辉
刘小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桥山林区不同坡向麻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
徐凤玲
刘小军
马建全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不同生境下桥山林区麻栎种群有性生殖特性
叶权平
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