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
穆兴民
李朋飞
刘斌涛
赵广举
高鹏
孙文义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36
|
|
2
|
土壤侵蚀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述评 |
穆兴民
李朋飞
高鹏
赵广举
孙文义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3
|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典型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邹惠杰
刘刚
舒成博
孙波
刘亚
张琼
郭珍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黄土高原作物C因子新方法 |
谢欣利
李晴岚
王林华
张晖
吴发启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土壤−植被系统恢复力及协同/权衡关系 |
陈浮
朱燕峰
骆占斌
常媛媛
杨永均
马静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6
|
黄土高原旱地不同种植系统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碳氮分布的影响 |
魏艳春
马天娥
魏孝荣
王昌钊
郝明德
张萌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7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壤质量演变 |
马博虎
刘毅
李世清
邵明安
张宝文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8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高质量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 |
邓蕾
王凯博
汪晓珍
李继伟
上官周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9
|
黄土高原不同纬度下刺槐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
张向茹
马露莎
陈亚南
杨佳佳
安韶山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0
|
|
10
|
黄土高原典型植物根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基础呼吸的影响 |
李国辉
陈庆芳
黄懿梅
安韶山
郑粉莉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6
|
|
11
|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封育后土壤碳氮矿化特征 |
王玉红
马天娥
魏艳春
魏孝荣
邵明安
程积民
张兴昌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8
|
|
12
|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两种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王宝荣
曾全超
安韶山
张海鑫
白雪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5
|
|
13
|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环境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杨佳佳
安韶山
张宏
陈亚南
党廷辉
焦菊英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0
|
|
14
|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表层土壤水分状态空间模拟 |
贾小旭
邵明安
魏孝荣
李学章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15
|
黄土高原南北样带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变异分析与模拟 |
易小波
邵明安
赵春雷
张晨成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0
|
|
16
|
黄土高原关键带全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
乔江波
朱元骏
贾小旭
黄来明
邵明安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17
|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全氮和微生物氮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
党亚爱
李世清
王国栋
邵明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0
|
|
18
|
黄土高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酶活性研究 |
马瑞萍
安韶山
党廷辉
戴相林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2
|
|
19
|
黄土高原南北样带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与模拟 |
贾小旭
邵明安
张晨成
赵春雷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20
|
黄土高原西部针叶林植物器官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孙美美
关晋宏
岳军伟
李国庆
杜盛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