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满足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予林 房玉林 +2 位作者 袁春龙 郭安鹊 王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544-2546,共3页
根据葡萄酒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构建了以满足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行业需求 实验课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继红 来疆文 邱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335-337,共3页
该文结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特色,依据课程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目前存在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研究构建该课程体系,加强了学... 该文结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特色,依据课程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目前存在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研究构建该课程体系,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改革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产量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和花色苷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岳泰新 迟明 +2 位作者 李梅花 孟江飞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94-200,共7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对卢龙县2种产量(7 500和10 500 kg/hm2)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和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检测出32种香气物质(包括高级醇、酯类、脂肪酸、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对卢龙县2种产量(7 500和10 500 kg/hm2)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和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检测出32种香气物质(包括高级醇、酯类、脂肪酸、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挥发性酚类等)和16种花色苷类物质(包括5种基本花色苷及其乙酰化和香豆酰化衍生物)。结果表明,7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赤霞珠葡萄酒中拥有较高含量的高级醇、酯类、脂肪酸、挥发性酚类及香气总量,其中异戊醇、2-苯基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辛酸含量显著高于10 500 kg/hm2产量,而10 500 kg/hm2产量葡萄酒中萜烯类和降异戊二烯类物质含量略高。10 500 kg/hm2产量处理的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总量高于7 500 kg/hm2产量处理的葡萄酒中花色苷总量,但花色苷单体中除花翠素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外,其余花色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幼果膨大期疏穗降低产量对葡萄酒香气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大于对花色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赤霞珠 香气 花色苷 葡萄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4
作者 刘丽媛 刘延琳 李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0-316,共7页
葡萄酒的整体香气主要取决于气味物质之间以及气味物质与非芳香基质成分的复杂反应。对葡萄与葡萄酒香气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风味起作用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葡萄品种、种植区和年份引起的变化。本文对葡萄酒中香气成... 葡萄酒的整体香气主要取决于气味物质之间以及气味物质与非芳香基质成分的复杂反应。对葡萄与葡萄酒香气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风味起作用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葡萄品种、种植区和年份引起的变化。本文对葡萄酒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香气 影响因素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华 李勇 +1 位作者 吴莹 王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0-96,共7页
【目的】确定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方法】应用福林肖卡比色法(FC)测定36种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Total phenol index,TPI),从中选出9种总酚含量具代表性的葡萄酒样品,并采用ABTS.+法... 【目的】确定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方法】应用福林肖卡比色法(FC)测定36种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Total phenol index,TPI),从中选出9种总酚含量具代表性的葡萄酒样品,并采用ABTS.+法测定反应不同时间和稀释不同倍数葡萄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5min;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0.2∶10~0.4∶10,桃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0~4∶10,白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3∶10~7∶10。【结论】得到了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且无需事先测定总酚含量,简化了试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抗氧化活性 ABTS^·+法 反应时间 稀释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酵母菌的种类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泽举 刘延琳 +1 位作者 刘爱国 韩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4-667,共4页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的408株酵母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被归入8个属的9个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的408株酵母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被归入8个属的9个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mucilaginos和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分别占到了分离总菌株的44.12%、19.36%、8.09%、13.73%、4.66%、3.43%、4.17%、2.21%和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酵母鉴定 自然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分析及仪器分析在葡萄酒香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糜川清 郭安鹊 王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51-355,共5页
香气是葡萄酒重要的感官特性,具有区域性特点,被认为是葡萄酒原产地保护的地理标志主要依据之一。仪器分析在葡萄酒香气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辨别葡萄酒是否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及精神满足还需靠人的嗅觉。感官分析是目前仪器分析... 香气是葡萄酒重要的感官特性,具有区域性特点,被认为是葡萄酒原产地保护的地理标志主要依据之一。仪器分析在葡萄酒香气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辨别葡萄酒是否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及精神满足还需靠人的嗅觉。感官分析是目前仪器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本文对影响葡萄酒感官评价的主要香气物质、感官分析及仪器分析单独和结合使用在葡萄酒香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分析 仪器分析 葡萄酒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葡萄酒中4种合成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予林 马静远 王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的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法,为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葡萄酒样品分别用液-液萃取法、...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的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法,为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葡萄酒样品分别用液-液萃取法、聚酰胺吸附法、直接进样法进行前处理,对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葡萄酒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进行前处理,优化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A液为甲醇,流动相B液为醋酸铵溶液(0.02 mol/L),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变波长检测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的检测波长分别为430 nm(0-2.2 min),230 nm(2.50-3.95 min),480 nm(3.95-5.00 min)和480 nm(3.95-5.00 min),柱温35℃,检测时间为5 min,进样量为20μL。对葡萄酒样进行的精密度及加标试验表明,以上4种人工色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3%-1.51%,回收率为87.83%-107.42%。【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葡萄酒中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酒 合成色素 色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及葡萄酒质量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9
作者 宁鹏飞 贺艳楠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8,共4页
研究避雨栽培对酿酒葡萄果实采收期、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蛇龙珠(Vitis viniferaL cv.Cabernet Gernischt)为材料,采用简单避雨方式和露地栽培(对照),在果实转色期后监测果实糖酸... 研究避雨栽培对酿酒葡萄果实采收期、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蛇龙珠(Vitis viniferaL cv.Cabernet Gernischt)为材料,采用简单避雨方式和露地栽培(对照),在果实转色期后监测果实糖酸变化,并测定成熟果实还原糖、总酸、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采用小容器酿造工艺酿制蛇龙珠干红葡萄酒,测定葡萄酒的颜色、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推迟了蛇龙珠果实的成熟期;(2)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花色素、葡萄果皮中单宁含量影响极显著,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3)避雨栽培对蛇龙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含量及颜色影响极显著,对总酚和单宁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蛇龙珠 果实品质 葡萄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宁鹏飞 贺艳楠 +1 位作者 张军贤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及非花色苷酚的种类和含量,获得如下结果:(1)避雨栽培降低了赤霞珠葡萄酒总酸、总酚和单宁含量,但差异不显著。(2)避雨栽培对一些单体非花色苷酚类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黄烷醇类总量,但对黄酮醇和类黄酮酚总量无显著影响;极显著降低了苯甲酸、芪类和非类黄酮酚,增加了肉桂酸类含量。(3)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种类无影响,降低了非花色苷酚类总量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赤霞珠葡萄转色期采取避雨措施,对干红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赤霞珠 葡萄酒 非花色苷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S法监控葡萄酒发酵进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春晓 江璐 刘延琳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
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葡萄酒发酵醪中还原糖的检测效果,以期为葡萄酒发酵过程的监控提供新的方法依据。以直接滴定法为对照,比较了DNS法对Triple M、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发酵醪中还原糖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DNS能够准确指示葡... 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葡萄酒发酵醪中还原糖的检测效果,以期为葡萄酒发酵过程的监控提供新的方法依据。以直接滴定法为对照,比较了DNS法对Triple M、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发酵醪中还原糖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DNS能够准确指示葡萄酒发酵醪中还原糖的消耗趋势,对发酵中后期还原糖的测定和发酵终点的判断与直接滴定法一致,同时检测过程快速简便,因此适用于实时监控批量红、白葡萄酒及模拟汁的发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DNS) 葡萄酒 TripleM模拟发酵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蔓扇形不同结果部位葡萄酒多酚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晔 张军贤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以新疆玛纳斯县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特(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和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为试材,分析了多主蔓扇形距离地面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的花色素苷、单宁和总酚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1)不... 以新疆玛纳斯县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特(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和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为试材,分析了多主蔓扇形距离地面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的花色素苷、单宁和总酚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酿造葡萄酒中多酚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2)赤霞珠与梅鹿特干红葡萄酒中的总花色素含量均随果实结果部位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3)供试四个品种葡萄酒中总酚与单宁含量均随果实结果部位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结论:为了保证树体不同结果部位葡萄酒的质量,建议在酿酒葡萄的栽培中采用结果部位等高的整形方式,并适当提高结果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蔓扇形 结果部位 葡萄酒 多酚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甲贵 王亚宾 +1 位作者 杨和财 李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62-265,共4页
从个人特征、葡萄酒认知水平、消费动机、产品特征、参照群体、产品涉入水平、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学者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葡萄酒消... 从个人特征、葡萄酒认知水平、消费动机、产品特征、参照群体、产品涉入水平、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学者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青年消费者群体为主,对其他消费群体的研究较少;大多是针对某一城市或地区的研究,缺乏地区之间的比较;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多因素模型的系统研究。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及酒文化作为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的前置影响因素;可以开展固定样本连续调查研究,以探析我国葡萄酒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把握其行为变化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消费者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多丽不同成熟度干白葡萄酒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振文 唐虎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41,共5页
针对新疆酿酒葡萄完全成熟后果实品质存在的问题,2008年对新疆玛纳斯的霞多丽(Chardonnay)分3个时期(CH-1:2008-09-02;CH-2:2008-09-08;CH-3:2008-09-14)进行采收,研究干白葡萄酒的质量。结果表明:(1)异戊醇、2-苯乙醇、2-甲基丙醇、乙... 针对新疆酿酒葡萄完全成熟后果实品质存在的问题,2008年对新疆玛纳斯的霞多丽(Chardonnay)分3个时期(CH-1:2008-09-02;CH-2:2008-09-08;CH-3:2008-09-14)进行采收,研究干白葡萄酒的质量。结果表明:(1)异戊醇、2-苯乙醇、2-甲基丙醇、乙酸乙酯是霞多丽葡萄酒的主导香气成分。成熟度不同,葡萄酒中含量在前10位的挥发性物质排序略有差异。CH-1干白葡萄酒位于前10位的香气物质依次为2-甲基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2-苯乙醇、1-丙醇、1-丁醇、乙酸异戊酯、1-己醇、己酸乙酯和苯甲醇,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9.64%;CH-2为异戊醇、2-甲基丙醇、乙酸乙酯、2-苯乙醇、1-丙醇、1-己醇、1-丁醇、乙酸异戊酯、苯甲醇和己酸乙酯,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8.77%;CH-3为异戊醇、2-苯乙醇、2-甲基丙醇、乙酸乙酯、1-丁醇、癸酸乙酯、辛酸乙酯、1-壬醇、琥珀酸二乙酯和己酸乙酯,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7.28%。(2)感官品尝分析认为,外观、香气、口感、平衡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CH-3、CH-2、CH-1。(3)2008年新疆玛纳斯霞多丽的最佳采收成熟度指标为:含糖量234.4 g/L,含酸量6.62 g/L,糖酸比35.41,总酚0.157 mg/g,单宁0.38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多丽 不同成熟期 干白葡萄酒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司令不同成熟度干白葡萄酒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振文 唐虎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126,133,共7页
【目的】针对新疆酿酒葡萄完全成熟后果实品质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成熟度果实对"雷司令"(Ries-ling)干白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方法】分3个时期(R-1:2008-08-25;R-2:2008-08-31;R-3:2008-09-06)采收果实,按照小容器酿造工艺加... 【目的】针对新疆酿酒葡萄完全成熟后果实品质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成熟度果实对"雷司令"(Ries-ling)干白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方法】分3个时期(R-1:2008-08-25;R-2:2008-08-31;R-3:2008-09-06)采收果实,按照小容器酿造工艺加工干白葡萄酒,利用GC/MS重点研究干白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品尝评价。【结果】(1)"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的主导香气成分有2-甲基丙醇、异戊醇、2-苯乙醇、乙酸乙酯。成熟度不同,葡萄酒中含量在前10位的挥发性物质排序略有差异,"雷司令"R-1干白葡萄酒位于前10位的香气物质依次为2-甲基丙醇、异戊醇、2-苯乙醇、乙酸乙酯、1-己醇、1-丁醇、1-丙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丙酸乙酯,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9.45%;R-2为2-甲基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2-苯乙醇、1-丁醇、1-丙醇、乙酸异戊酯、1-己醇、3-甲硫基-1-丙醇和己酸乙酯,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9.57%;R-3为2-甲基丙醇、异戊醇、2-苯乙醇、3-甲硫基-1-丙醇、乙酸乙酯、1-丁醇、1-丙醇、1-己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占香气物质总量的98.68%。(2)感官品尝分析认为,外观、香气、口感、平衡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R-2、R-3、R-1。【结论】果实成熟度对葡萄酒品质有较大影响,2008年新疆玛纳斯"雷司令"的最佳采收期为R-2(2008-08-31),果实成熟度指标为:总糖含量212.2g/L,总酸含量7.30g/L,糖酸比29.07,总酚0.371mg/g,单宁0.28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司令 成熟度 干白葡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葡萄酒风格的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亚宾 李甲贵 杨和财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针对目前葡萄酒产品风格相似、葡萄酒企业之间竞争同质化、中国葡萄酒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现状,结合葡萄酒产业的特点,分析了葡萄酒风格的来源和新旧世界的葡萄酒风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葡萄酒风格选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 针对目前葡萄酒产品风格相似、葡萄酒企业之间竞争同质化、中国葡萄酒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现状,结合葡萄酒产业的特点,分析了葡萄酒风格的来源和新旧世界的葡萄酒风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葡萄酒风格选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葡萄酒企业应结合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确定企业葡萄酒的特色和风格的对策和建议,作者认为这是中国葡萄酒风格发展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风格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产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予林 王华 张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0-322,32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食品行业所面临的安全卫生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葡萄酒行业自身特点,分析了影响葡萄酒产品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因素,提出了建立葡萄酒生产企业安全体系以及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确保葡萄酒产品的... 针对目前国内食品行业所面临的安全卫生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葡萄酒行业自身特点,分析了影响葡萄酒产品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因素,提出了建立葡萄酒生产企业安全体系以及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确保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酵母筛选过程中菌株产硫化氢特性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捷 王磊 刘延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2,共5页
为了建立简便而准确的用于菌株筛选的酿酒酵母产硫化氢特性的评价方法,从中国野生的酿酒酵母中筛选出低产硫化氢菌株。采用BiGGY琼脂培养基显色鉴定的方法对酵母产硫化氢进行定性分析,然后用醋酸铅检测管法对模拟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硫... 为了建立简便而准确的用于菌株筛选的酿酒酵母产硫化氢特性的评价方法,从中国野生的酿酒酵母中筛选出低产硫化氢菌株。采用BiGGY琼脂培养基显色鉴定的方法对酵母产硫化氢进行定性分析,然后用醋酸铅检测管法对模拟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进行半定量测定。选取12株酿酒酵母进行干白葡萄酒发酵试验,并使用氢氧化铬吸收法定量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分别将53株酿酒酵母分为高产、中产、低产和不产硫化氢4类,但两种分析结果相差很大;定量测定得到4株低产硫化氢的菌株,且未发现不产硫化氢的菌株。可见,在评价酿酒酵母产硫化氢特性时,可以先通过醋酸铅检测管对菌株进行大致的分类,并去除高产和中产的菌株,再通过氢氧化铬吸收法来定量测定入选菌株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硫化氢产量,进行低产菌株的进一步筛选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硫化氢 BiGGY琼脂 醋酸铅检测管 氢氧化镉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套袋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总酚和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睿 张振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158,共7页
【目的】研究套袋对葡萄酒总酚和色度的影响,为套袋技术在酿酒葡萄中的应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对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共设8个处理: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OO)... 【目的】研究套袋对葡萄酒总酚和色度的影响,为套袋技术在酿酒葡萄中的应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对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共设8个处理: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OO),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OT),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VO),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VT),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OO),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YOT),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VO),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收前2周除袋(YVT),以不套袋为对照,于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总酚和总花色素含量及其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和色度。【结果】(1)套袋处理降低了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和总花色素的含量,不同纸袋、套袋时间和除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白色单层纸袋优于黄色单层纸袋。YOO、YOT、YVO、YVT处理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47%,24.63%,32.03%和37.20%;总花色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26%,16.10%,65.02%和47.37%。(2)使用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处理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6%和15.65%;白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与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的处理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色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5%和17.17%。【结论】在赤霞珠葡萄幼果期(果粒黄豆大小时)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于采收前2周除袋,可以提高干红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套袋 干红葡萄酒 总酚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用葡萄酒品尝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0
作者 梁艳英 魏冬梅 +1 位作者 张莉 王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233,240,共3页
通过对比一般葡萄酒品尝室和教学用葡萄酒品尝实验室的异同,提出了建设教学用葡萄酒品尝实验室的必要性。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酒品尝实验室为例,说明教学用葡萄酒品尝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基本构成和管理要点。
关键词 葡萄酒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品尝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