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罗金关于城乡社会学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占锋 李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0,共8页
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通过城乡制度、文化、组织结构与人口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城乡分化多源于人们思维的建构。起初,城乡的差异较小,之后二者差异出现短暂性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乡村城市化,最终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融为一体。... 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通过城乡制度、文化、组织结构与人口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城乡分化多源于人们思维的建构。起初,城乡的差异较小,之后二者差异出现短暂性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乡村城市化,最终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融为一体。因此,他将发展"城乡连续体"作为城乡发展的目标。索罗金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中国的城乡关系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入手,分别从国家体制、社区组织与个人行动出发来探索构建"城乡连续体"的具体策略,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包容性增长与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罗金 城乡社会学 城乡发展 中国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发型发展论”与中国乡村振兴——对《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森 郭占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7,共3页
1985年-1988年期间,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内发型发展论",对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与中国小城镇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共同思考中日农村发展问题。中日两国的农村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但日本更侧重"以农为心"... 1985年-1988年期间,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内发型发展论",对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与中国小城镇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共同思考中日农村发展问题。中日两国的农村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但日本更侧重"以农为心"地发展村庄产业经济,并以"平等自主"的意识处理城乡关系,而中国更偏向在"以工促农"和"城乡二元结构"下推进农村建设。两种历史实践各具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兼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发型发展论 历史实践 中日比较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空间整合:易地搬迁社区工厂的发展路径——以陕西省Z县为例
3
作者 郭占锋 张岳芬 周静 《学习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86-97,共12页
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其政策环境、发展目标,以及驱动因素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社区工厂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以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物理-社会-文化-心理”四重空间分析框架,对陕西Z县社区工厂不同历... 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其政策环境、发展目标,以及驱动因素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社区工厂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以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物理-社会-文化-心理”四重空间分析框架,对陕西Z县社区工厂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实践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其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社区工厂通过综合利用四重空间,在激发经济效益、实现关系联结、彰显价值引导和凝聚主体动力中找到了多元化发展路径,发挥了就业保障的社会功效。但在目前阶段,社区工厂面临着空间分离、断裂、失衡等发展困境,亟需通过统合多重空间类型、再造空间联结机制、把控空间发展重心等空间整合手段,推动社区工厂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社区 乡村振兴 社区工厂 空间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