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青梅 康振生 段双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44,共5页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的戊唑醇(3.15mL/L)、6%的羟菌唑(3.75mL/L)可有效控制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小穗之间的扩展,防效高于多菌灵常规用量。田...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的戊唑醇(3.15mL/L)、6%的羟菌唑(3.75mL/L)可有效控制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小穗之间的扩展,防效高于多菌灵常规用量。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前2d喷药与接种后2d喷药,2001年,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分别减少80.32%和70.64%,产量增加12.95%与8.74%;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0.5%和68.0%,产量增加11.41%和11.45%;2002年,在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戊唑醇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和78.67%,羟菌唑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2.06%和81.89%,产量增加极显著。说明这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效果 羟菌唑 戊唑醇 小麦产量 病情指数 田间药效试验 三唑类杀菌剂 2001年 2002年 试验结果 温室盆栽 赤霉病菌 有效控制 测定结果 替代品种 多菌灵 喷药 接种 小穗 穗部 防效 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韩青梅 康振生 +1 位作者 段双科 黄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5,共5页
2001~2003年,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2,3 d和接种后2,3,5 d喷施三唑类杀菌剂,与接种未喷药对照相比,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78.67%,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64.19%~81.39%,增... 2001~2003年,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2,3 d和接种后2,3,5 d喷施三唑类杀菌剂,与接种未喷药对照相比,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78.67%,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64.19%~81.39%,增产10.81%~21.15%;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4.64%~82.06%,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42.43%~88.01%,增产11.01%~13.35%;大田示范试验中,处理区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比对照区平均减少91.92%;对照药剂多菌灵与利德隆对小麦赤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化学防治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戊唑醇 羟菌唑 多菌灵 利德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绿豆组合覆盖的增产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开宝 白永红 张国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针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的特点,连续3 a对绿豆进行不同组合覆盖对比试验,对旱作绿豆组合覆盖的土壤水分、温度、养分等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组合覆盖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含... 针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的特点,连续3 a对绿豆进行不同组合覆盖对比试验,对旱作绿豆组合覆盖的土壤水分、温度、养分等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组合覆盖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可降解地膜覆盖在绿豆生长后期的土壤温度明显低于常规地膜,降解膜侧播种措施较对照增产66.2%,居各措施之首。阐述了不同组合覆盖措施下绿豆的增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绿豆 组合覆盖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素类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青梅 孟颢光 曹丽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从过敏素类蛋白的结构、性质、诱导抗病反应的特点、及其在植物抗病反应信号传导和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过敏素类蛋白 结构 性质 诱导抗病性 信号传导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冷藏条件对连香树定芽细胞存活率及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旭昌 程利红 +1 位作者 张国云 孙宝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1-397,共7页
选择6种保护剂、2种玻璃化方式和2种低温处理方式对连香树定芽的冷藏条件进行筛选,用TTC还原法测定冷藏定芽的细胞存活率,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定芽细胞冷冻时的受损情况,以优选连香树定芽的冷藏技术条件。结果表明:(1)保护剂、玻璃化方... 选择6种保护剂、2种玻璃化方式和2种低温处理方式对连香树定芽的冷藏条件进行筛选,用TTC还原法测定冷藏定芽的细胞存活率,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定芽细胞冷冻时的受损情况,以优选连香树定芽的冷藏技术条件。结果表明:(1)保护剂、玻璃化方式、冷藏温度均对莲香树定芽的细胞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冷藏处理的定芽组织细胞内冰晶形状、数量不同,细胞破裂数也不同。(2)连香树定芽的最佳冷藏条件为:用含甘油35.0mL、乙烯乙二醇20.0mL、DMSO 15.0mL、甘氨酸1.0mg和3%蔗糖脱氨MS液体培养基组成的100mL保护剂于真空下浸泡30min,再经-20℃预冻处理6h后,于液氮中玻璃化和冷藏60d,其定芽细胞的存活率最高,相对存活率达95%。(3)细胞微结构观察显示,在该优选条件下明显抑制了连香树定芽细胞内冰晶体的形成,消除了冰晶对细胞的涨破和刺伤,其细胞结构完整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定芽 种质资源 玻璃化冷藏 细胞存活率 细胞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麦胚芽中的β-胡萝卜素
6
作者 简利茹 李哲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56,67,共3页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麦胚芽中β-胡萝卜素,以Waters Symmetry300TM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乙腈-正己烷(20+70+10)为流动相进行三元等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2487检测器进行外标法检测,检测波长450 nm,方法平...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麦胚芽中β-胡萝卜素,以Waters Symmetry300TM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乙腈-正己烷(20+70+10)为流动相进行三元等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2487检测器进行外标法检测,检测波长450 nm,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相关系数为0.999 8(n=6)。用该方法测定小麦胚芽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Β-胡萝卜素 小麦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