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胎期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月茂 徐永平 +2 位作者 卿素珠 蒲鹏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 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 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 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 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 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基膜-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胎 上皮细胞 上皮 内质网 线粒体 核糖体 胎儿 胞质 山羊 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山羊体细胞核移植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凤军 安志兴 +5 位作者 高立功 张玉玲 张晶晶 何小宁 郑月茂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6,共5页
以乳腺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供体细胞类型、细胞冷冻及核移植的重建方法(胞质内注射、电融合)对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乳腺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能力(囊胚率7.14%)显著低于成纤维细胞(16... 以乳腺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供体细胞类型、细胞冷冻及核移植的重建方法(胞质内注射、电融合)对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乳腺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能力(囊胚率7.14%)显著低于成纤维细胞(16.19%)和颗粒细胞(19.01%)(P<0.05),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2)乳腺上皮细胞构建重组胚时电融合法的效率(69.52%)极显著高于胞质注射法(59.20%)(P<0.01);成纤维细胞的重组成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在两种方法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颗粒细胞,胞质注射法重组成功率(82.17%)显著高于电融合法(50.99%)(P<0.05),其囊胚率也稍高于电融合法,但无显著差异(P>0.05);(3)上述3种供体细胞在冻融后支持重组胚发育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山羊体细胞核移植中,上述3种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力以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较好;细胞冷冻对其无显著影响;在构建重组胚方法上,乳腺细胞以电融合法为宜,颗粒细胞是胞质注射法优于电融合法,而成纤维细胞两种方法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体细胞 山羊 胞质内注射 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羰秋水仙碱(DM)辅助去牛卵母细胞核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向臣 吴月红 +2 位作者 马毅 山灵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7-541,共5页
受体细胞去核是核移植关键步骤之一。利用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M)显示牛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去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浓度、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时间及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 受体细胞去核是核移植关键步骤之一。利用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M)显示牛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去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浓度、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时间及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熟牛卵母细胞用离子霉素激活5 min,DM孵育2 h完全诱导去核,结果没有见到完全去核的卵母细胞;(2)挑选有第一极体的成熟牛卵母细胞,在浓度为0.5μg/mL的DM中孵育2 h显示率可达76.54%;(3)牛卵母细胞在成熟18 h可以获得73.86%的显示效果。(4)在没有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中添加DM取得了更好的显示效果(80.82%),囊胚的发育率也较其它组高,可达18.60%,说明未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添加DM更有利于显示染色体的位置,而且更有利于囊胚的发育。利用DM显示染色体的位置不仅可以高效快速的去核,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去核时荧光对卵母细胞的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去核 脱羰秋水仙碱(Demecolcine DM) 核移植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核移植法获得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克隆山羊妊娠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凤军 张玉玲 +4 位作者 杨自军 陈兴启 孙达权 王国华 张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20-12723,共4页
[目的]探讨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发育阶段、数量及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转染人乳铁蛋白基因hLF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和乳腺上皮细胞(GMGE)移植到MII期去核卵母细胞内,经电融合、... [目的]探讨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发育阶段、数量及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转染人乳铁蛋白基因hLF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和乳腺上皮细胞(GMGE)移植到MII期去核卵母细胞内,经电融合、激活、体外培养后,2-8细胞期克隆胚被移植到同期发情山羊的输卵管内,囊胚被移植到子宫角内。[结果]GFF与GMGE的妊娠率相近(输卵管移植妊娠率分别为26.47%及20.00%);在GFF,输卵管移植的妊娠率与子宫角内移植妊娠率接近(分别为26.47%及25.00%),输卵管移植胚胎平均数为21.2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5.93组和9.64组(40.00%及26.67%,21.43%)。[结论]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的发育阶段及移植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不大,但对于输卵管移植,受体羊移植胚胎数量对妊娠率有明显的影响。此外,该研究还提示了利用成年羊乳腺上皮细胞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核移植 转基因 人乳铁蛋白基因 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月茂 刘凤军 +1 位作者 何小宁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82-1286,共5页
利用脂质体包裹含人乳铁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导入到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经G418及PCR筛选获得阳性细胞;转染细胞增殖后经激素诱导,培养液上清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转染细胞表达并分泌出人乳铁蛋白,其分子质量为58 ku。
关键词 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提高牛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文 李向臣 +1 位作者 安志兴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5-1138,共4页
体外生产的牛孤雌胚胎用添加了VE,VE+VC的CR1aa培养液,置38.5℃、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胚泡进行荧光染色,检测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 VE时,与对照组相比,扩... 体外生产的牛孤雌胚胎用添加了VE,VE+VC的CR1aa培养液,置38.5℃、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胚泡进行荧光染色,检测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 VE时,与对照组相比,扩张囊胚发育率和胚泡的细胞总数显著提高(P<0.01);当VE与VC联用时,发育到早期囊胚、扩张囊胚、孵化囊胚的数量和胚泡的总细胞数均低于单独使用VE的培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E 孤雌胚 体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思怀 乔宪凤 张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7-49,共3页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IAV)引起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综合症.不仅对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高致病性AI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1].AI的防治倍受全球关注.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为疫苗预防与药物防...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IAV)引起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综合症.不仅对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高致病性AI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1].AI的防治倍受全球关注.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为疫苗预防与药物防治.由于禽流感病毒(AIV)血清型众多(16种H亚型,9种N亚型),故无论传统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都不能对所有AIV实现交叉保护;也因为AIV抗原漂移或抗原转变常使疫苗免疫失败,因此对AIV的药物防治也倍受关注,研究日益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药物防治 A型流感病毒 公共卫生安全 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预防 抗原漂移 AIV 呼吸系统 高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万头无角道塞特杂交肥羔生产体系研究
8
作者 任智慧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17-18,25,共3页
利用小尾寒羊多胎性好、存栏量大等优势 ,设计了利用无角道塞特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 ,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的肉羊杂交肥羔生产模式 。
关键词 无角道塞特 杂交 肥羔 生产体系 肉羊生产 饲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鉴定和诱导分化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轶敏 代阳 +4 位作者 刘新峰 刘中伟 李吉霞 郭宏 丁向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和鉴定,采用胶原酶和胰酶联用的酶消化法分离肌卫星细胞,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观察卫星细胞及诱导分化后肌管的形态结构,并利用标志基因的反转录PCR(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本研究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和鉴定,采用胶原酶和胰酶联用的酶消化法分离肌卫星细胞,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观察卫星细胞及诱导分化后肌管的形态结构,并利用标志基因的反转录PCR(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分化前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肌卫星细胞呈梭形生长,生长状态良好,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肌卫星细胞Pax7和MyoD呈阳性表达,纯化后的肌卫星细胞纯度大于93%;诱导分化后,卫星细胞融合生长,形成的肌管状态良好,分化标志基因MyoG和MHC呈阳性表达。本研究建立了一套从牛肌肉组织中分离和鉴定肌卫星细胞的方法,可以为肌肉的发育分化和肉牛肉质改良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体外发育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琇 李雪峰 +2 位作者 安志兴 郭继彤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2-614,共3页
从卵巢采集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经体外成熟培养24h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孤雌激活与体外受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率和发育速度。结果表明:将牛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分别置于mSOFaa和mBECMa... 从卵巢采集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经体外成熟培养24h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孤雌激活与体外受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率和发育速度。结果表明:将牛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分别置于mSOFaa和mBECMaa培养液中培养,卵裂率(89.3%vs.80.1%;83.2%vs.82.5%)、囊胚发育率(27.5%vs.24.0%;28.9%vs.21.9%)和孵化率(58.7%vs.56.7%;51.5%vs.53.3%),均无显著差异(P>0.05);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在体外发育的速度基本相同。对孤雌生殖胚胎进行培养可以代替体外受精胚胎筛选最佳体外培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雌生殖 体外受精胚胎 体外发育 囊胚发育率 发育速度 孵化率 孤雌激活 体外培养系统 复合体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精原干细胞的分离和纯化及体外培养的一般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毕聪明 张仕强 +2 位作者 彭树英 李吉霞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7-981,共5页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制备5月龄的牛生殖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原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结果5月龄牛的曲细精管主要包含细胞为精...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制备5月龄的牛生殖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原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结果5月龄牛的曲细精管主要包含细胞为精原细胞、Sertoli细胞,每克睾丸实质收获生精上皮细胞总数平均为3.18×10^6个细胞,精原细胞纯化后纯度达69.27%,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27%~35%的Percoll梯度中。牛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6~7d后开始分裂,20d后精原干细胞形成小集落。结果表明用两步酶消化、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的精原细胞能满足体外培养的需要,可以存活并发生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分离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A处理供体细胞对组蛋白乙酰化和核重编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东 杨鹭 +4 位作者 王勇胜 刘根胜 刘利杰 万敏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7-1012,共6页
克隆胚胎基因组的不完全重编程是克隆动物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试验中以第5代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核,以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胞质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用75 nmol.L-1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分别处理供体细胞6、12和24 h,通过... 克隆胚胎基因组的不完全重编程是克隆动物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试验中以第5代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核,以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胞质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用75 nmol.L-1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分别处理供体细胞6、12和24 h,通过核移植检测克隆胚胎发育率,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细胞和克隆囊胚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随着TSA处理时间的延长,供体细胞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不断提高;以75 nmol.L-1TSA处理供体细胞12 h的克隆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23.5%vs 15.7%,P<0.05);供体细胞经TSA处理的克隆囊胚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5);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G0/G1期和S期比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SA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存在时间效应,75 nmol.L-1TSA处理12 h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更易被卵母细胞重编程,显著提高了克隆胚的体外发育能力,初步证实TSA是通过提高供体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来促进供体细胞重编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曲古抑菌素A 重编程 激光共聚焦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_2蛋白在酵母中分泌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雪清 刘湘涛 +3 位作者 任芳丽 冯卫权 张涌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7-572,共6页
影响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很多,除了基因序列本身的内在特性外,表达条件对外源基因的表达量的高低也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本文对猪瘟病毒E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诱导型、不同的pH、不同的诱导剂量等方面表达量的... 影响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很多,除了基因序列本身的内在特性外,表达条件对外源基因的表达量的高低也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本文对猪瘟病毒E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诱导型、不同的pH、不同的诱导剂量等方面表达量的差异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后72~96h,重组E2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与单纯甲醇诱导相比,甘油/甲醇诱导后的表达量明显提高。在pH7 5和pH8 0表达E2蛋白是比较合适的。甲醇浓度在3%左右时E2蛋白的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分泌 表达 外源基因 毕赤酵母 时间 诱导型 pH值 诱导剂量 甲醇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牛精原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与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仕强 毕聪明 +2 位作者 彭树英 吕宁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2-547,共6页
探索血清浓度以及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牛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鉴定。试验1:以高糖DMEM为基础培养液,添加浓度为0%、2.5%、5%和10%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 探索血清浓度以及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牛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鉴定。试验1:以高糖DMEM为基础培养液,添加浓度为0%、2.5%、5%和10%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分为4个试验组。结果表明,血清浓度影响牛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添加2.5%的FBS比较合适。试验2: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及GDNF,可增加精原干细胞的数量,其中加入20μg/L SCF、80μg/L GDNF、10μg/L LIF后,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提高精原干细胞数(P<0.05)。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对牛精原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弱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ntegrinβ1阳性、c-kit阳性;经RT-PCR扩增,获得了120 bp的Gfrα1序列和280 bp的c-kit序列,与预期的产物大小一致。因此,培养液中添加2.5%FBS、20μg/L SCF、80 ng/mL GDNF、10μg/L LIF对精原干细胞的增殖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SCF LIF G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钠”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凤军 张玉玲 +2 位作者 杨自军 王国华 张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272-12274,共3页
[目的]为提高山羊卵母细胞及胚胎体外培养的效率,探索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目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培养所用的常规培养液中添加1%ITS(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钠)或以1%ITS分别替代2种培养液中FBS,对山羊卵母细胞及孤雌激活胚胎... [目的]为提高山羊卵母细胞及胚胎体外培养的效率,探索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目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培养所用的常规培养液中添加1%ITS(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钠)或以1%ITS分别替代2种培养液中FBS,对山羊卵母细胞及孤雌激活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检测ITS对其发育率的影响。[结果]添加ITS到卵母细胞成熟液中,对卵母细胞成熟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显著提高了其激活后孤雌胚胎的囊胚率(58.06%vs.48.19%);以ITS替代成熟液中FBS,取得了与FBS组相似的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添加ITS到胚胎培养液中,显著提高了山羊孤雌胚胎的囊胚率(68.30%vs.56.82%);以ITS替代胚胎培养液中FBS,卵裂率与FBS组无显著差异,囊胚率显著低于FBS组(42.33%vs.56.82%)。[结论]ITS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早期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另外,ITS可以替代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的血清,作为无血清培养体系用于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钠 无血清培养 卵母细胞 胚胎 孤雌激活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俊平 安志兴 张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109-110,125,共3页
用核荧光染料 Hoechst3 3 3 42对 5组牛成熟卵母细胞染色后 ,以紫外线 ( UV)分别照射0 ,10 ,2 0 ,3 0 s和 40 s。观察和分析对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卵裂及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 UV照射 0 ,10 ,2 0 ,3 0 s和 40 s的卵母细... 用核荧光染料 Hoechst3 3 3 42对 5组牛成熟卵母细胞染色后 ,以紫外线 ( UV)分别照射0 ,10 ,2 0 ,3 0 s和 40 s。观察和分析对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卵裂及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 UV照射 0 ,10 ,2 0 ,3 0 s和 40 s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分别为 80 .8% ,77.9% ,72 % ,61.4%和 45 % ,囊胚发育率分别为 3 9.2 % ,3 6.4% ,19.4% ,14 .5 %和 11.1% ;UV照射 2 0 s以上的囊胚发育率都极显著低于UV未照射和照射 10 s的卵母细胞 ( P <0 .0 1) ,UV照射卵母细胞超过 2 0 s降低了孤雌激活胚胎的体外发育潜力 ;体外受精胚胎中 ,UV照射2 0 s以上与未照射和照射 10 s组相比 ,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显著差异 ( P >0 .0 5 ) ,U V照射卵母细胞超过 2 0 s时 ,显著降低了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潜力。由此可知 ,卵母细胞经染色后 ,UV照射时间应控制在 2 0 s以内 ,并以照射 10 s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时间 孤雌生殖 胚胎激活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体细胞核移植 卵母细胞 去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胚胎肝脏组织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蒲鹏 徐永平 +3 位作者 卿素珠 郑月茂 张涌 刘方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86-88,共3页
运用常规光镜技术对关中奶山羊胚胎期肝脏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结果表明 :早在 50日胚龄的肝组织中 ,就已经形成血管、窦状隙、幼稚型血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随着胎龄的增长 ,窦状隙先增大 ,然后减小。小叶间胆管在大约 6 0日胚龄... 运用常规光镜技术对关中奶山羊胚胎期肝脏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结果表明 :早在 50日胚龄的肝组织中 ,就已经形成血管、窦状隙、幼稚型血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随着胎龄的增长 ,窦状隙先增大 ,然后减小。小叶间胆管在大约 6 0日胚龄形成。小叶间动脉在大约 6 6日胚龄形成 ,并且此时造血灶的数量最多。肝板在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脏脏组织发生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提取液对绵羊同异种核移植重构胚的激活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赛务加甫 彭新荣 +4 位作者 李向臣 安志兴 郑月茂 权富生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3-1348,共6页
应用绵羊精子提取物体外激活绵羊体细胞核移植胚和山羊-绵羊异种核移植胚,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同种和异种重构胚的激活作用,并与传统的化学激活方法对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绵羊精子... 应用绵羊精子提取物体外激活绵羊体细胞核移植胚和山羊-绵羊异种核移植胚,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同种和异种重构胚的激活作用,并与传统的化学激活方法对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绵羊精子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激活绵羊体细胞核移植胚和山羊-绵羊异种核移植胚,每一重构胚注射3 pL浓度为5 mg/mL的绵羊精子提取物,对同种和异种胚的发育效果均为最好,并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注射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山羊异种核移植胚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与离子霉素联合6-DAMP激活法差异不显著(P>0.05)。注射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同种核移植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与离子霉素联合6-DAMP激活法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精子提取物注射法的绵羊核移植胚的囊胚细胞数显著(P<0.05)高于化学激活法的细胞数(72.4 vs 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精子提取物 重构胚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绵羊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建 安志兴 +4 位作者 李学斌 王清华 范彩云 杨丽芬 张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120-14121,14132,共3页
[目的]为绵羊克隆试验中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去核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盲吸法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查,对绵羊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去核的效率及其后续重构胚的发育进行对比。[结果]体外成熟培养19~21h的绵羊卵母细胞在成熟率上显著... [目的]为绵羊克隆试验中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去核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盲吸法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查,对绵羊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去核的效率及其后续重构胚的发育进行对比。[结果]体外成熟培养19~21h的绵羊卵母细胞在成熟率上显著高于体外成熟培养16~18h(P〈0.05),在去核成功率上显著高于体外成熟培养22~24h(P〈0.05);3个试验组在卵裂率、囊胚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体外成熟培养19~21h的试验组囊胚平均细胞数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体外成熟培养19-21h的卵母细胞较适于作为受体细胞进行绵羊核移植,可以显著提高囊胚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成熟时间 绵羊核移植 去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体外受精囊胚获得ICR小鼠ES细胞 被引量:3
20
作者 时伟红 安志兴 +3 位作者 董婉维 秦英 王碌增 王太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97-99,共3页
收集鼠卵母细胞和精子 ,采用体外受精技术 ,获得早期胚胎。体外培养胚胎至囊胚 ,分离内细胞团 ,获得 ICR小鼠的 ES细胞。结果不但获得了来自体外受精囊胚的 ICR小鼠 ES细胞 ,而且表明用体外受精方法获得的小鼠早期胚胎的数量明显大于常... 收集鼠卵母细胞和精子 ,采用体外受精技术 ,获得早期胚胎。体外培养胚胎至囊胚 ,分离内细胞团 ,获得 ICR小鼠的 ES细胞。结果不但获得了来自体外受精囊胚的 ICR小鼠 ES细胞 ,而且表明用体外受精方法获得的小鼠早期胚胎的数量明显大于常规方法 ,且比较稳定。ICR小鼠 ES细胞的获得 ,为研究小鼠的 ES细胞分化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囊胚 ES细胞 小鼠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