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夏季鸟群种类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田瑞 李琼华 +1 位作者 田锋 陈炜 《家畜生态学报》 2008年第6期94-97,共4页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群种类 校园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拉平 武瑜 +3 位作者 王玉堂 张晓荣 刘朝霞 李爱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9-446,共8页
建立了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 S)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0.6 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提取、C18固相萃取柱过滤净化、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FMOC-Cl)柱前衍生,以乙腈和5 mmol/L的乙酸铵为流... 建立了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 S)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0.6 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提取、C18固相萃取柱过滤净化、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FMOC-Cl)柱前衍生,以乙腈和5 mmol/L的乙酸铵为流动相,C18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H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1.6-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以信噪比S/N=3计)分别为0.80和0.94μg/kg,定量限(以S/N=10计)分别为2.6和3.0μg/kg;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两种目标物3个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4%-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7.5%。应用本方法对部分供试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检样品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9%和61.1%,两种物质土壤残留行为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草甘膦 代谢物 氨甲基膦酸(AM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被引量:68
3
作者 张林森 梁俊 +4 位作者 武春林 段敏 王西玲 赵政阳 赵锁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对陕西省8个县86个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分别为(12.20±4.64)mg/kg,(14.04±3.80)mg/kg,(0.067±0.067)mg/kg,(59.45±12.63)mg/kg,(0.062... 对陕西省8个县86个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分别为(12.20±4.64)mg/kg,(14.04±3.80)mg/kg,(0.067±0.067)mg/kg,(59.45±12.63)mg/kg,(0.062±0.029)mg/kg,(25.83±7.41)mg/kg,均没有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无公害项目示范县老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今后监控的重点是砷和铬,结果可为无公害苹果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重金属 土壤 无公害果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HG-AFS法测定小麦中硒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锁劳 段敏 +2 位作者 孙新涛 王波 温瑞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探讨小麦中硒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本文考察了酸消解体系、微波功率、消解时间、酸用量等因素对利用微波消解HG—AFS法测定小麦中硒含量结果的影响,优选出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并以最佳样品消解条件和仪器工作条件测定5种小麦样品... 为了探讨小麦中硒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本文考察了酸消解体系、微波功率、消解时间、酸用量等因素对利用微波消解HG—AFS法测定小麦中硒含量结果的影响,优选出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并以最佳样品消解条件和仪器工作条件测定5种小麦样品和国家小麦标准物质(GBW08503)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小麦标准物质中硒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5种小麦样品中硒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44%~8.21%之间,本法的检出限为0.052ng·ml-1,浓度在0~200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污染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含量测定 微波消解 HG-AFS法 原子荧光 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乐 元超 +2 位作者 秦宝福 苗芳 刘拉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46-2349,共4页
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 ,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两个具有广谱性杀菌活性的物质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 B和狼毒色原酮 .生测结果表明 ,两个化合物在 2 2 0 0 m g· L- 1浓度对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蕃茄早疫病菌... 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 ,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两个具有广谱性杀菌活性的物质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 B和狼毒色原酮 .生测结果表明 ,两个化合物在 2 2 0 0 m g· L- 1浓度对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蕃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抑菌活性 新狼毒素B 狼毒色原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66
6
作者 杨江龙 刘拉平 李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0-372,共3页
以西安市为例 ,研究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问题 ,分析了不同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特征以及不同品种蔬菜、不同类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特征 。
关键词 蔬菜 有机磷 农药残留量 食品安全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往校 周乐 +1 位作者 段敏 孙新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8-180,共3页
 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郊区蔬菜批发市场及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的汞、砷、铅、铬、镉的含量,并与1996~1997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汞、砷、铬、镉的含量较1996~1997年有明...  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郊区蔬菜批发市场及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的汞、砷、铅、铬、镉的含量,并与1996~1997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汞、砷、铬、镉的含量较1996~1997年有明显降低,而铅仍是主要的污染元素,有85.0%蔬菜中的铅含量超出国家卫生标准,最高超标8.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污染 西安市 原子荧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维霞 周乐 +1 位作者 耿会玲 秦宝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235-2240,共6页
龙胆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多数为药用植物,其多数种属的药用植物,至今其化学成分尚未被系统研究.综述了目前龙胆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一般提取方法,对近年来发现的环烯醚萜及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为本科... 龙胆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多数为药用植物,其多数种属的药用植物,至今其化学成分尚未被系统研究.综述了目前龙胆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一般提取方法,对近年来发现的环烯醚萜及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为本科药用植物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科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锁劳 段敏 +1 位作者 马往校 孙新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2-115,162,共5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铜、锌、汞、砷、铅、铬和镉含量。结果表明,蔬菜中铜、锌、汞、砷、铅、铬、镉含量分别为(0.982±0.680)mg/kg,(3.049±1.185)mg/kg,(0.00196±0.00248)mg...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铜、锌、汞、砷、铅、铬和镉含量。结果表明,蔬菜中铜、锌、汞、砷、铅、铬、镉含量分别为(0.982±0.680)mg/kg,(3.049±1.185)mg/kg,(0.00196±0.00248)mg/kg,(0.045±0.061)mg/kg,(0.409±0.280)mg/kg,(0.092±0.124)mg/kg,(0.00059±0.00109)mg/kg,其中分别有2.5%,75.0%,2.5%的蔬菜样品中汞、铅、铬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中的允许量,10种蔬菜总体合格率为86.6%。铅仍为西安市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进一步摸清了西安市蔬菜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蔬菜 重金属污染 含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新岗 刘惠霞 +1 位作者 刘拉平 马养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8,共8页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梢斑螟 寄主选择 植物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乳及其制品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葛武鹏 李元瑞 +2 位作者 陈瑛 杨静 刘拉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3-178,共6页
【目的】分析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脂肪酸组成及变化特点,并进行特性评价。【方法】将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分析比较。【结果】①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的脂肪酸均... 【目的】分析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脂肪酸组成及变化特点,并进行特性评价。【方法】将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分析比较。【结果】①牛、羊乳及其酸乳、奶酪的脂肪酸均包括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大类,其中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的含量之和均超过60%;②牛、羊初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高达36.91%和33.06%,牛初乳、羊奶酪和羊初乳的SFA∶MUFA∶PUFA分别为5.58∶2.86∶1,9.20∶3.77∶1,9.34∶3.93∶1;③羊乳的特征脂肪酸是辛酸(C8∶0)和癸酸(C10∶0),其含量明显高于牛乳,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羊乳及其制品的脂肪酸质量优于牛乳及其制品;牛、羊乳加工后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短链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羊乳 酸乳 奶酪 脂肪酸 毛细管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硫法测定大蒜中大蒜素含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12
作者 马往校 段敏 +1 位作者 孙新涛 李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2-23,共2页
本文采用定硫法测定了苍山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研究了氧化剂用量、酸度及称样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优选出定硫法测定大蒜素含量的最佳条件。用硝酸汞法进行比对 ,经t检验 ,两方法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定硫法 大蒜 大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新岗 杨立军 +1 位作者 刘拉平 刘惠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81,共7页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G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G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此产卵期晚上的球果(枝)挥发物更有意义。油松和华山松球果的触角电位(EAG)测试表明:虫害球果与健康球果相比,梢斑螟(雌雄蛾)对油松虫害球果的EAG反应更明显;而对华山松虫害球果和健康球果的EAG反应差异不明显。Y-型嗅觉仪的趋向试验表明: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明显高于雄虫,油松球果提取液的引诱作用高于华山松球果,而当年生针叶提取液、虫害球果及其提取液挥发物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均高于健康球果;挥发物标准品测试显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组合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虫害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可显著刺激雌成虫产卵,表明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组分中存在着雌成虫的产卵刺激物;华山松球果提取液的存在明显抑制了雌虫在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滤纸上的产卵,表明华山松球果提取液中可能有产卵拒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梢斑螟 寄主选择 产卵选择 虫害球果 萜类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蔬菜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彭玉魁 赵锁劳 王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对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菜园 1 4类 1 5 2份蔬菜样品中 1 2种矿质营养元素和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1 2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水平为钾 >钙 >钠 >磷 >镁 >铁 >锰 >锶 >锌 >硼 >钡 >铜 ,各元素含... 对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菜园 1 4类 1 5 2份蔬菜样品中 1 2种矿质营养元素和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1 2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水平为钾 >钙 >钠 >磷 >镁 >铁 >锰 >锶 >锌 >硼 >钡 >铜 ,各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间有较大差异 ;5种重金属污染元素在不同地区有含量超标现象 ,特别是铅含量超标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城市郊区 蔬菜 矿质元素 重金属元素 测定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中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和分离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欣 周乐 +1 位作者 季春燕 刘拉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0,124,共4页
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A)、液固比(B)和超声时间(C)3个因素对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D101大孔树脂对粗提液中生物碱的吸附和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用9倍量的90%的... 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A)、液固比(B)和超声时间(C)3个因素对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D101大孔树脂对粗提液中生物碱的吸附和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用9倍量的90%的乙醇超声提取45 min.D101大孔树脂能从博落回的pH2~3的盐酸提取液中以游离碱形式全部吸附其生物碱,分别采用50%乙醇和丙酮洗脱能有效地将极性和弱极性生物碱分离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超声提取 生物碱 D101大孔树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HPLC-MS/MS测定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拉平 刘朝霞 +2 位作者 武瑜 张晓荣 李爱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建立了以乙腈-水(84:16,v/v)为提取溶剂、正己烷萃取和HLB固相萃取(SPE)净化、水和乙腈C18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时测定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2种物质含量的HPL... 建立了以乙腈-水(84:16,v/v)为提取溶剂、正己烷萃取和HLB固相萃取(SPE)净化、水和乙腈C18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时测定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2种物质含量的H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ZEN和DON检出限(以信噪比S/N:3计)依次为0.1μg/kg和2μg/kg,定量限(以信噪比S/N=10计)依次为0.3μg/kg和6μg/kg;两者线性范围分别为0.20~25μg/L(相关系数r=1.0000)和4.0~500μg/L(相关系数r=0.9999);不同样品2种目标物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8.7%~10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4%~7.3%之间。应用该方法对所检小麦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均发现严重污染样品的2种目标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HPLC-MS/MS 玉米赤霉烯酮(ZEN)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松球果挥发性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新岗 马养民 +3 位作者 刘拉平 侯慧波 马江平 肖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72-2076,共5页
选择7月份的华山松球果,用GC-M S分析了健康果和受害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25种,其中单萜17种,倍半萜8种,7种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组分,它们是a-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和异松油... 选择7月份的华山松球果,用GC-M S分析了健康果和受害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25种,其中单萜17种,倍半萜8种,7种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组分,它们是a-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和异松油烯。球果受害后,单萜、倍半萜种类没有变化,除β-蒎烯含量减少外,单萜总量和各组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β-非兰烯/4-侧柏烯含量增加最多;而倍半萜各组分相对含量变化很小。同时,比较了水蒸气蒸馏和二氯甲烷浸提的分析结果,认为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球果 挥发性萜类成分 球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香气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郝丽宁 陈书霞 +3 位作者 刘拉平 陈巧 孟焕文 王聪颖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08,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旨在研究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风味的组成及特征,并依据果实主要香味物质含量对不同基因型黄瓜进...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旨在研究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风味的组成及特征,并依据果实主要香味物质含量对不同基因型黄瓜进行划分,为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戊烯-3-醇、樟醇、1-戊醇、(Z)-3-壬烯-1-醇、乙醛、1-壬醇、(Z)-2-庚烯醛、丙醛、(E)-2-戊烯醛、(E,Z)-2,6-壬二烯醛、(E)-2-壬烯醛、(E)-4-壬烯醛、壬醛、石竹烯等23种物质为黄瓜果实香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次,1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按风味特征分为4大类型:第1类包括基因型Q23、24-6、6、27、29、3、14-1,黄瓜味、清香味淡;第2类包括基因型16、4、26;第3类包括基因型1-2,黄瓜味、清香味浓;10-1自成一类,为第4类,果实果香味浓,清香味淡。可见,不同基因型黄瓜香气物质种类、含量的差异导致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的风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香气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夏季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拉平 杨江龙 +1 位作者 李岚 张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西安市10种夏季蔬菜80个样品中7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蔬菜中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含量分别为未检出~2.44mg/kg,未检出~2.58mg/kg,未检出~0.05mg/kg,未检...  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西安市10种夏季蔬菜80个样品中7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蔬菜中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含量分别为未检出~2.44mg/kg,未检出~2.58mg/kg,未检出~0.05mg/kg,未检出~1.46mg/kg,未检出~0.02mg/kg,未检出~0.07mg/kg,未检出~0.23mg/kg,超标率依次为10.0%,35.0%,3.8%,11.3%,0.0%,10.0%,7.5%,10种蔬菜总体合格率为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夏季 蔬菜 农药残留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测定小麦中铅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往校 孙新涛 温瑞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为了选择一种简便快速测定小麦铅含量的实验方法,选用小偃22、陕150、陕160、陕225和N9628等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别以HNO_3-H_2O_2、HNO_3-HClO_4、HNO_3-H_2SO_4为氧化剂,密封式压力罐消解小麦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 为了选择一种简便快速测定小麦铅含量的实验方法,选用小偃22、陕150、陕160、陕225和N9628等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别以HNO_3-H_2O_2、HNO_3-HClO_4、HNO_3-H_2SO_4为氧化剂,密封式压力罐消解小麦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小麦中的铅含量。考察了小麦样品消解过程中采用混合酸的种类及用量、试样用量、还原剂硼氢化钠浓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HNO_3-H_2O_2作为氧化剂有利于消解试样,试样用量为0.5~1g,NaBH_4浓度为2%。用此方法对实际小麦样品的回收率及方法的精度进行测定,回收率在89.8%~10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0%,在0~200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02 ng·ml^(-1),可满足实际样品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原子荧光法 含量测定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