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植物带毒的检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金岭 罗晶 +3 位作者 牛小义 成巨龙 陈德鑫 安德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个烟草样品以及烟田周边7科23种植物的279个植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烟草样品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5种病毒。其中C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达74.34%;PVY、TMV、TEV、TVBM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16%,47.29%,21.59%和18.87%。在156个烟草阳性样品中,有28个样品受CMV、TMV、PVY或TVBMV单独侵染,其检出率分别为4.78%,10.09%,1.66%和1.18%,未检测出TEV单独侵染;其余样品均受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总检出率为82.05%。烟田周边279个植物样品中,176个植物样品被检测出携带有包括TMV、CMV和PVY等在内的烟草病毒,病毒检出率占63.08%。毒源植物样品中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植物为刺儿菜,其病毒检出率高达92.86%,其次为番茄、茄子、辣椒、蚕豆,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90.91%,87.50%,86.67和78.57%。【结论】CMV取代TMV和TEV已成为当前陕西烟区的优势毒种,PVY检出率在部分烟区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田间烟草病毒复合侵染现象严重,值得高度重视。烟田周围植物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种类 毒源植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臭剂在生猪养殖场的应用及其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英涛 张宗源 +3 位作者 冯印印 岳丹丹 安德荣 陈国参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1,共5页
为了探究生物除臭剂在生猪养殖场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该试验使用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在生猪养殖场以NH_(3)和H_(2)S释放量为指标,进行大气环境和密闭环境试验,并对该除臭剂进行小鼠和家兔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生物除臭剂... 为了探究生物除臭剂在生猪养殖场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该试验使用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在生猪养殖场以NH_(3)和H_(2)S释放量为指标,进行大气环境和密闭环境试验,并对该除臭剂进行小鼠和家兔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生物除臭剂在大气环境下对猪粪中NH_(3)和H_(2)S的去除率可达76.13%和82.61%;在密闭环境试验中去除率可达80.48%和68.42%,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其对昆明种雄、雌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_(50)>40 g/kg体重、对家兔皮肤无刺激。说明该生物除臭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效的除臭能力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NH3 H 2S 急性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Hasp58抑制植物免疫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增菊 王婷 +3 位作者 汤春蕾 赵梦鑫 康振生 王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为明确小麦条锈菌吸器特异表达效应蛋白Hasp58抑制植物免疫的功能,利用PCR获得Hasp58的全长cDNA序列;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asp58的信号肽;将Hasp58构建到pGR106载体用于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明确H... 为明确小麦条锈菌吸器特异表达效应蛋白Hasp58抑制植物免疫的功能,利用PCR获得Hasp58的全长cDNA序列;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asp58的信号肽;将Hasp58构建到pGR106载体用于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明确Hasp58抑制细胞坏死的毒性功能;将Hasp58构建到pCambia1302载体用于烟草细胞定位,明确Hasp58定位情况;将Hasp58构建到pEDV6载体用于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介导的小麦瞬时表达系统,对小麦胼胝质、过敏性坏死面积、活性氧、菌丝面积、菌丝长度进行统计分析,明确Hasp58抑制寄主植物PAMPs引发的免疫反应(PTI)和效应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ETI)功能。结果表明,条锈菌Hasp58的cDNA全长为1 026 bp,编码342个氨基酸,N端含26_aa的信号肽;通过农杆菌侵染,在烟草中瞬时表达Hasp58,发现其能够抑制由BAX诱导的细胞坏死,为条锈菌的候选效应蛋白;烟草细胞定位发现,含有信号肽和缺失信号肽的Hasp58与GFP融合表达均定位在细胞质,推测该效应蛋白在胞质作用;利用细菌的三型分泌系统在小麦中瞬时表达Hasp58,发现其能够抑制荧光假单胞杆菌引起的胼胝质积累,导致由无毒性条锈菌小种CYR23引起的小麦过敏性坏死面积和活性氧减少,使菌丝面积和长度增加。推测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Hasp58可抑制寄主植物的PAMPs引发的免疫反应(PTI)和效应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ETI),并促进自身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菌 效应蛋白 PAMPs引发的免疫反应(PTI) 效应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E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PP2-A13基因的表达响应逆境胁迫并与SCF复合体接头蛋白TaSKP1相互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孟钰玉 魏春茹 +6 位作者 范润侨 于秀梅 王逍冬 赵伟全 魏新燕 康振生 刘大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为探究韧皮部蛋白2(Phloem protein 2,PP2)基因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5为材料获得一个小麦韧皮部蛋白2基因TaPP2-A13。该基因编码一个由298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 为探究韧皮部蛋白2(Phloem protein 2,PP2)基因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5为材料获得一个小麦韧皮部蛋白2基因TaPP2-A13。该基因编码一个由298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33.18 kD,等电点为6.36。其N端为F-box结构域,C端具有典型的PP2结构域,属于F-box/PP2(FBP)亚家族成员。TaPP2-A13与禾本科植物中PP2-A13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表明,TaPP2-A13的表达受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的诱导,且感病组合中表达更强。用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甲基茉莉酸(MeJA)处理后,TaPP2-A13总体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利用聚乙二醇(PEG)和H2O2处理后,小麦TaPP2-A13显著下调表达,而NaCl处理后TaPP2-A13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aPP2-A1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分布。以构建的重组载体BD-TaPP2-A13为诱饵筛选酵母文库,获得11种可能与TaPP2-A13互作的蛋白,酵母双杂交(Yeast 2 Hybrid,Y2H)确定其中的5种蛋白TaPP2C5、TaSLY1、TaCHI、TaRbcS和TaSKP1分别与TaPP2-A13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BiFC和Co-IP确认TaSKP1与TaPP2-A13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测TaPP2-A13可能为SCF复合体成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TaPP2-A13蛋白的功能,并探究其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皮部蛋白2 小麦叶锈病 非生物逆境 激素 表达模式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伟 刘鹏 +3 位作者 沈小英 安天赐 成巨龙 安德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从不同烟区健康烟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为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随机从福建龙岩、四川德昌、陕西汉中等地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采集30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 【目的】从不同烟区健康烟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为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随机从福建龙岩、四川德昌、陕西汉中等地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采集30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芽孢杆菌,以烟草青枯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芽孢杆菌,并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的拮抗芽孢杆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拮抗芽孢杆菌的促生作用、定殖能力和抑菌活性。【结果】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抗烟草青枯病菌活性较好的菌株LW-4,经鉴定其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LW-4菌悬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防治效果为70.37%,其可定殖于烟草根际土壤,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LW-4对烟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用饱和度为25%的硫酸铵获得的LW-4抑菌物质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37.82mm。【结论】菌株LW-4在烟草青枯病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拮抗芽孢杆菌 定殖能力 促生作用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叶片营养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28
6
作者 孙广宇 卫小勇 +4 位作者 孙悦 肖云学 商圣平 朱明旗 郭云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2,121,共7页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树体营养之间的关系,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陕西省苹果主产县白水县选取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不同的24个果园,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测定发病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研...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树体营养之间的关系,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陕西省苹果主产县白水县选取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不同的24个果园,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测定发病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研究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叶片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树体营养水平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单因子回归分析显示,当叶片K含量<9mg/g时,叶片K含量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P、K元素间平衡与腐烂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病情指数与N/K和P/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增施钾肥能提高叶片钾含量,使病斑扩展明显变慢,表明提高钾含量能够提高寄主抗腐烂病菌扩展能力。【结论】从控制苹果树腐烂病角度认为,果园叶片钾含量至少应该≥9mg/g,氮钾比小于2.5,磷钾比小于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红富士 钾元素 营养平衡 叶片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混合菌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甘良 蓝星杰 +3 位作者 戴蓬博 刘继红 王阳 宗兆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6-523,共8页
本研究开展生防放线菌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皿内防效初筛,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菌复配,变单一菌剂为放线菌混合菌剂使用,以期提高生防菌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采用皿内抑菌试验、单一菌株的盆栽促生及定殖试验等筛选出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 本研究开展生防放线菌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皿内防效初筛,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菌复配,变单一菌剂为放线菌混合菌剂使用,以期提高生防菌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采用皿内抑菌试验、单一菌株的盆栽促生及定殖试验等筛选出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防效较好的生防菌;制成混合菌剂并探究其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西瓜幼苗的促生效果。单一菌株S C 1 1、1 5 3、S F 6及其混合菌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2 5.8 7%、2 0.6 1%、1 6.7 2%和4 7.5 0%,且对西瓜幼苗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对植株鲜重的提升幅度分别达9 9.2 6%、1 2 4.4 4%、1 4 4.4 4%和1 6 2.2 2%,无论是防病方面还是促生方面,均以组合S C 1 1+1 5 3+S F 6效果最为理想。生防放线菌混合菌剂的防病促生作用明显优于单个菌株,混合菌剂各菌株间通过协同作用达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生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混合菌剂 防效 西瓜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拮抗芽孢杆菌LW-6-1的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伟 宋双 +3 位作者 沈小英 安天赐 牛小义 安德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3-79,共7页
【目的】从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芽孢杆菌。【方法】随机采集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芽孢杆菌,以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轮... 【目的】从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芽孢杆菌。【方法】随机采集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芽孢杆菌,以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芽孢杆菌;检测拮抗芽孢杆菌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73株芽孢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芽孢杆菌LW-6-1,LW-6-1菌株无菌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34%和92.56%,EC50分别为10.18和10.84mL/L;对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3.98%和92.09%,EC50分别为2.03和2.67mL/L。经鉴定,LW-6-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结论】筛选到的拮抗芽孢杆菌LW-6-1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拮抗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双 张鑫 +2 位作者 罗晶 段军娜 安德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5,141,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以筛选出适合于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杀菌剂。【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30%醚菌酯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目的】比较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以筛选出适合于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杀菌剂。【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30%醚菌酯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29mg/L,其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4.29%;25%乙嘧酚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88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1.57%;对照药剂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15.49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只有31.76%;其他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醚菌酯和乙嘧酚,但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结论】醚菌酯和乙嘧酚均能有效地防治烟草白粉病,且效果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为生产提供了更高效可供替代的化学药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白粉病菌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志远 李金岭 +4 位作者 冯志珍 段军娜 李晶 成巨龙 安德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5,共9页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抗菌作用。【方法】从陕西、云南、湖北和河南4省烟区采集烟草根际土壤和烟叶,从中分离筛选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并对拮抗性最强的1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生...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抗菌作用。【方法】从陕西、云南、湖北和河南4省烟区采集烟草根际土壤和烟叶,从中分离筛选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并对拮抗性最强的1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鉴定及粗提物抑菌作用测定。【结果】从烟草表面及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中有10株对烟草赤星病有拮抗效果,将其中效果最好的1株芽孢杆菌定名为M-07C2F,其抑菌条带宽度达14.2mm;通过16SrDNA测序并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显微观察发现,M-07C2F菌株使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出现畸形,菌丝体内部细胞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部分菌丝内原生质有流出形成空壳的现象。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得其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为12.82mg/L;在活体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得当M-07C2F菌株粗提物质量浓度为80mg/L时,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6.0%。【结论】菌株M-07C2F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该菌株通过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来抑制病菌对植株的侵染,且菌株粗提物质量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拮抗芽孢杆菌M-07C2F 生物防治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与化肥和杀菌剂混用对棉花枯萎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继红 甘良 +3 位作者 蓝星杰 张秋丽 王阳 宗兆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株的促生作用。【结果】放线菌Sc11和153的发酵液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皿内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为67.5%和5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单因素处理,菌株Sc11和菌株Fo47分别与多菌灵溶液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4.99%和57.10%。【结论】杀菌剂、化肥与生防菌结合提高了生防菌的防病促生效果,体现了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应用防治植物病害的优越性,为植物病害有效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生物防治 放线菌 菌药结合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陕西省小麦区试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金娟 杨鹏 +4 位作者 巢凯翔 刘欢 杨金叶 李强 王保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5-1198,共4页
为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区试的137份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水平,以当前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菌株、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对区试品种(系)进行成... 为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区试的137份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水平,以当前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菌株、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对区试品种(系)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37份区试材料中,有2份材料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1.5%,分别为西农238和西农928;6份材料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4.4%;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材料(含免疫/近免疫)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4.3%、2.9%和0.7%,中抗品种分别占35.0%、4.4%、33.6%,中感品种分别占21.9%、8.0%、30.7%,高感品种分别占8.6%、84.7%、35.0%。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整体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试品种 条锈病 白粉病 赤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中梁21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东方 王海鸽 +5 位作者 唐明双 袁喜丽 白耀博 周新力 宋建荣 井金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45-2151,共7页
用7个我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评价中梁21的苗期条锈抗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对我国优势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采用CYR30小种对中梁21与铭贤169杂交的F1、BC1、F2及F3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作图,发现中梁21... 用7个我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评价中梁21的苗期条锈抗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对我国优势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采用CYR30小种对中梁21与铭贤169杂交的F1、BC1、F2及F3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作图,发现中梁21对CYR30的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zhong21。该基因与位于小麦5AL染色体上的10个SSR位点Xgwm186、Xbarc165、Xwmc795、Xbarc40、Xgwm156、Xgwm617、Xwmc415、Xbarc151、Xwmc338和Xgwm666连锁,其中最近的侧翼位点为Xgwm186和Xbarc165,其遗传距离分别是7.5cM和2.7cM。系谱分析结合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来自Ciemenp。与已定位于5A染色体上的抗条锈病基因的比较表明,Yrzhong21可能是一个抗条锈病的新基因。用标记Xgwm186和Xbarc165检测中梁系列品种,其中仅17%扩增到与中梁21相同的位点,表明该基因在抗条锈病育种中可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梁21 小麦条锈病 抗病基因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烟草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单宏英 沈小英 +3 位作者 陈德鑫 袁治礼 牛俞德 安德荣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为挖掘香菇多糖(Lentinus,LTN)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块接种法检测了香菇多糖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影响及对烟草灰霉病(Tobacco grey mould)的温室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为挖掘香菇多糖(Lentinus,LTN)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块接种法检测了香菇多糖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影响及对烟草灰霉病(Tobacco grey mould)的温室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7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1%香菇多糖对烟草灰霉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达39.45 mm。香菇多糖能致使烟草灰霉病原菌菌丝分支增多,膨大畸形等异常生长现象,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7.63%,孢子致畸率为53.68%。且香菇多糖对烟草种子萌发有较明显的促生作用。盆栽试验表明1%香菇多糖溶液对烟草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真菌多糖 烟草灰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峭 马金娟 +2 位作者 杨立军 李强 王保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为了明确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构成以及变化动态,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对2015年采自湖北省6个地(市)的102份条锈病标样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鉴定到已知条锈菌小种(类型)19个,其中CYR33和CYR32是湖北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居第一位(... 为了明确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构成以及变化动态,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对2015年采自湖北省6个地(市)的102份条锈病标样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鉴定到已知条锈菌小种(类型)19个,其中CYR33和CYR32是湖北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居第一位(40.2%)和第二位(17.65%),其他小种(类型)以水源11类群、Hybrid 46类群以及贵农22类群为主,首次从湖北省标样中监测到贵农22菌系,其出现频率为17.64%。群体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条锈病标样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1,表明湖北省小麦条锈菌毒性多样性比较丰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95~0.99,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小,群体之间交流广泛,并且毒性遗传结构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群体结构 毒性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春莲 万楚军 +3 位作者 龚雪 赵方杰 陈荣信 胡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作为药食同源特色植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西洋参为常异交植物,生产周期长,目前农家栽培西洋参多为异质混杂群体,商品参品质退化极其严重,且西洋参多年生草本...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作为药食同源特色植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西洋参为常异交植物,生产周期长,目前农家栽培西洋参多为异质混杂群体,商品参品质退化极其严重,且西洋参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性致使常规育种困难重重,难以选育出优良品种,造成目前西洋参品种资源极为缺乏。因此,培育出优良西洋参新品种,已成为当前西洋参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从西洋参遗传特性、种质资源收集及品种选育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探索西洋参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及瓶颈,以期为西洋参品种选育及改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种质资源 遗传特性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Argonaute基因鉴定及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浩 刘洋洋 +4 位作者 董茹青 许铭 韩青梅 高小宁 黄丽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2,共6页
Argonaute(AGO)蛋白作为沉默复合体RISC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小RNA分子的调控功能。为了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AG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小RNA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苹果树腐烂病菌基因组中比对出... Argonaute(AGO)蛋白作为沉默复合体RISC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小RNA分子的调控功能。为了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AG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小RNA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苹果树腐烂病菌基因组中比对出2个AGO蛋白的编码基因VMAGO1和VMAGO3,序列分析发现其均具有Argonaute的标志性功能结构域PAZ和PIWI,并与粗糙脉孢菌和构巢曲霉的AGO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基于同源重组原理成功获得了VMAGO1和VMAGO3的基因单缺失突变体,其菌落、菌丝形态及菌落生长速率与野生型03-8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VMAGO1和VMAGO3的缺失不影响病菌对盐离子胁迫的响应,而VMAGO3能够参与病菌对pH、H2O2胁迫的响应,且VMAGO3的缺失能够影响病菌的致病力,其具体调控机理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菌 ARGONAUTE 致病性 功能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华 成玉林 康振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5-1779,共5页
从小麦条锈菌吸器cDNA文库中鉴定到一个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Ubiquitin-ribosomal protein S27a,UBRS27a)基因,命名为PsUBRS27a。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480bp,编码包含15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含有典型的UBRS27a蛋白所具有的u... 从小麦条锈菌吸器cDNA文库中鉴定到一个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Ubiquitin-ribosomal protein S27a,UBRS27a)基因,命名为PsUBRS27a。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480bp,编码包含15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含有典型的UBRS27a蛋白所具有的ubiquitin和Ribosomal_S27结构域;序列比对发现UBRS27a蛋白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但PsUBRS27a蛋白在进化上与柄锈菌属的UBRS27a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种内多态性分析发现PsUBRS27a基因在不同小麦条锈菌菌系中的序列非常保守,无核苷酸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sUBRS27a基因在条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呈上调表达趋势,高峰期为接种后16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 PsUBRS27a 小麦条锈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关联SNP位点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蒲乐凡 任慧 +5 位作者 欧杨晨 任慧莉 曾庆东 胡小平 李春莲 韩德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0-788,共9页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镰孢菌引起的两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为筛选对CR和FHB的优异抗源、发掘抗病基因,从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小麦种质中筛选了311个核心种质,对其进行CR苗期和成株期抗性...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镰孢菌引起的两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为筛选对CR和FHB的优异抗源、发掘抗病基因,从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小麦种质中筛选了311个核心种质,对其进行CR苗期和成株期抗性及FHB抗性鉴定和评价,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与CR和FHB抗性相关位点。结果筛选出4个种质(Cimrmanova、济南13、GHABAGHEB、秃芒麦)具有优良的CR抗性;12个种质(陇春8号、中麦175、鲁麦5号、潍麦6号、皖麦50、Reeves、石家庄8号、西农928、山麦、SAFI-1/ZEMAMRA-1、平阳181和石家庄54)具有优良的FHB抗性;5个种质(山前麦、陇春8号、内江31、聊麦16和淮麦22)对CR和FHB均表现一定的抗性,尤其是陇春8号对CR成株抗性和FHB抗性水平均达到R级,表明该种质对两种病害兼具优良抗性。通过GWAS分析发现,在1A和6B染色体上有6个SNPS与CR-SR抗性显著相关;在1A、1B、3A、3B、6A、6B和6D染色体上有15个SNPS与CR-APR抗性显著相关;在5A、7A和7B染色体上有13个SNPS与FHB抗性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CR和FHB基因的定位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 茎基腐病 赤霉病 抗源筛选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8年陕西省小麦区试品种(系)抗主要病害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娟 王文立 +4 位作者 王峭 靳鹏飞 巢凯翔 李强 王保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43-1449,共7页
为了解2009-2018年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三种主要病害的抗性变化趋势,对来自陕西省各育种单位提供的120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三种病害的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200份材料中,879份材料对条锈病表现抗病... 为了解2009-2018年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三种主要病害的抗性变化趋势,对来自陕西省各育种单位提供的120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三种病害的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200份材料中,879份材料对条锈病表现抗病,303份材料对白粉病表现抗病,295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抗病,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73.25%、25.25%和24.58%。其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近免疫)、高抗和中抗的分别有136份、223份和520份,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1.33%、18.58%和43.33%;对白粉病表现免疫(近免疫)、高抗、中抗的分别有7份、111份和185份,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0.58%、9.25%和15.42%;对赤霉病表现高抗、中抗的分别有107份和188份,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8.92%和15.67%,没有发现对赤霉病免疫的品种(系)。供试材料除抗条锈病频率10年间保持基本平稳外,抗白粉病和赤霉病以及兼抗频率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西农837、XC-29、西农223、9916、9925、陕943、惠麦286等20个品种(系)对1~3种病害具有较好抗性,可作为抗病品种推广或作为抗源材料。鉴定结果表明,2009-2018年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水平整体较高,对赤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整体较差,应当加强综合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区试品种 条锈病 白粉病 赤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