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量:32
1
作者 靳亚亚 赵凯 肖桂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赤字25.972×104 hm2,人均赤字0.007 hm2;耕地生态赤字49.162×104 hm2,人均赤字0.013 hm2。(2)在同时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将陕西省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区(西安、杨凌、铜川、汉中、安康、商洛)、4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榆林、延安、渭南、宝鸡)和1个平衡区(咸阳)。研究结论:应增强公众对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且补偿支付额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耕地赤字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补偿分区 粮食供需平衡法 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兼业程度与农户减贫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8,共8页
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1223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讨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对减贫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的增收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兼业程度与农户家庭减贫的... 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1223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讨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对减贫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的增收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兼业程度与农户家庭减贫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转入对农户家庭增收和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并不显著;农地转出和兼业程度能够增加农户家庭纯收入、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劳动力数、家庭负担和非农就业等因素同时显著影响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兼业程度 增收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减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研究综述及其取向 被引量:19
3
作者 毕影 赵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2,共4页
根据国内现有的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研究文献,从实行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难点、影响因素、模式、运行机制、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机制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 影响因素 模式 补偿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关键要素分析——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认知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晶晶 牛影影 赵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88,共3页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新时期我国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认知视角,结合河南省焦作市459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度较...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新时期我国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认知视角,结合河南省焦作市459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度较高,但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认知程度偏低;对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愿望较强;其受偿主体为农户,给付主体分别为中央政府、耕地占用者及地方政府;补偿标准为12004.8元/hm2(800.32元/亩);补偿资金应以县为单位,按农户个人账户按年发放;补偿资金的管理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督主体分别为中央、地方政府及村民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 粮食主产区 补偿标准 补偿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 被引量:61
5
作者 曹慧 石宝峰 赵凯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5-1222,共8页
从界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在初步构建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共线性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并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 从界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在初步构建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共线性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并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运用共线性-变异系数指标筛选模型所构建的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其信息贡献率高达99.74%;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绿色发展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省级绿色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整体水平偏低。根据绿色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聚类成五大类,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别位于前3名,河北、河南和贵州依次为最后3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能力 指标筛选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偏好与“两型技术”补贴政策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2 位作者 乔丹 姚柳杨 颜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农户"两型技术"采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表现。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设计由设备补贴形式、工时补贴标准、耕地整理与技术指导4个属性构成的多种补贴政策情境,结合... 农户"两型技术"采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表现。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设计由设备补贴形式、工时补贴标准、耕地整理与技术指导4个属性构成的多种补贴政策情境,结合调研数据运用RPL模型,估计了反映农户政策偏好的效用函数。结果表明:受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所限,农户更偏好于不参与补贴政策;农户更偏好于较高的工时补贴标准,以及补贴政策与耕地整理项目的配套实施,两者对农户政策参与均有正向影响;农户对设备补贴形式与技术指导存在异质性偏好,且这种偏好差异可能表现为"反向性",并导致两者系数均值不显著。据此建议:注重技术适应性的提升与保险机制的完善;技术采用的学习成本与额外劳动力投入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不仅仅是设备成本;尝试与耕地整理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有机结合;根据农户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偏好 补贴政策 “两型技术” 选择实验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中转出户的福利效应——基于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夏显力 贾书楠 +1 位作者 蔡洁 贾亚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采用非实验评价策略识别农地转出户流转福利效应及两种流转模式下的福利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后,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效应远高于市场... 基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采用非实验评价策略识别农地转出户流转福利效应及两种流转模式下的福利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后,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效应远高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而进一步运用两期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控制区域特征后发现,政府主导型农地转出户福利增加值要低于市场主导型农地转出户。因此,应在坚持市场在农地流转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户人力资本,增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福利效应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转出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加入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凯 魏珊 毕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3-58,共6页
结合在陕西杨凌及其周边地区131个农户的调查样本,设定农户参与"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2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 结合在陕西杨凌及其周边地区131个农户的调查样本,设定农户参与"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2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满意程度、劳动力的农业技能培训和服务频数、农户的专业化程度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政府的支持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认识程度对其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并提出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对农户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合作知识的普及,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意愿 农业产业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营模式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收益、政策认知对农牧户禁牧补助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升强 赵凯 张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6-744,共9页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北方农牧交错区188份农牧户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成本收益、政策认知等因素对农牧户禁牧补助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本收益显著影响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补助对家庭经济状况改善...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北方农牧交错区188份农牧户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成本收益、政策认知等因素对农牧户禁牧补助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本收益显著影响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补助对家庭经济状况改善的作用越大,对养殖成本上升的弥补越有效,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越高;政策认知显著影响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农牧户对政策的支持度、补助标准合理性评价、当地生态环境总体变化情况和政府贯彻执行政策的力度均会显著影响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增强补助弥补养殖成本上升的有效性;提高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切实发挥政策保护草原生态的作用,以此提高农牧户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收益 政策认知 禁牧补助政策 满意度 农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滑县农户政策认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牛影影 邓俊锋 +1 位作者 赵凯 孙晶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8-656,共9页
以河南省滑县为粮食主产区代表县,结合426个农户调研数据,从分析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入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定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农户政策认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 以河南省滑县为粮食主产区代表县,结合426个农户调研数据,从分析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入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定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农户政策认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比较薄弱,整体耕地保护行为现状不佳;农户政策认知与其耕地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否为村干部、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值以及农业保险购买情况对其耕地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总收入对其耕地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增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宣传,提高农户的耕地保护政策认知水平和耕地保护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户行为 政策认知 粮食主产区 河南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5年中国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井睿 张蚌蚌 +1 位作者 赵敏娟 张济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8,365,共7页
为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索耕地集约度变化关键节点,利用198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17项指标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 为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索耕地集约度变化关键节点,利用198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17项指标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耕地集约度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在国家尺度上,耕地集约度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迅速增加'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东部地区耕地集约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3)在省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度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较大,区域差异明显;(4)随着耕地集约度增速变缓、生产要素集约度降低和国家政策调整,'产量—生态'平衡下的可持续集约化将是耕地利用的发展方向。因此,未来应关注耕地集约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及风险,更好地促进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特征 变化趋势 主成分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视角的粮食直补政策评价:以四川省乐至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梅 赵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4-207,213,共5页
以四川省乐至县22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整体判断、补贴标准、资金支付方式、政府在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政策实施时效性以及粮食直补政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的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 以四川省乐至县22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整体判断、补贴标准、资金支付方式、政府在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政策实施时效性以及粮食直补政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的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达90.18%;在粮食直补标准、资金支付方式和政府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等方面基本满意及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97%、98.22%和79.47%;政策实施时效性较及时及其以上的比例为91.97%;粮食直补作用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67.86%;农户期望提高粮食直补标准的幅度主要集中在50~100元/667m2,维持"一卡通"的粮食直补资金支付方式和实施多元化的粮食直补补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粮食直补政策 评价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杨竟慧 赵凯 +1 位作者 谢昕昕 张永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18-3222,共5页
农用地流转是当今农村改革政策中的重点和热点。关于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多以规范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较少。利用2011年在陕西关中地区调查的221份样本,结合修正的C-D生产模型,分析了农用地流转对单位... 农用地流转是当今农村改革政策中的重点和热点。关于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多以规范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较少。利用2011年在陕西关中地区调查的221份样本,结合修正的C-D生产模型,分析了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不规范的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效应;各类农用地投入要素对粮食单产均有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流转 粮食产量 影响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