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明艳 杨学义 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6-440,共5页
分别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山羊毛囊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来比较2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毛囊干细胞的效率。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第1、3、7代K19阳性率分别为52.0%±1.62%6、8.4%±1.82%、7... 分别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山羊毛囊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来比较2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毛囊干细胞的效率。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第1、3、7代K19阳性率分别为52.0%±1.62%6、8.4%±1.82%、72.0%±2.42%,integrin-β1分别为52.5%±2.12%、66.3%±1.98%、73.0%±2.16%,而消化法获得的细胞第1、3、7代K19阳性率分别为56.2%±3.12%、61.7%±1.17%、64.0%±3.02%,integrin-β1分别为56.0%±1.12%、63.0%±1.12%、68.0%±2.32%;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第1、3、7代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8.4%±0.77%、31.3%±0.88%、44.7%±1.03%,而消化法获得细胞第1、3、7代克隆形成率为22.6%±2.30%、26.9%±0.86%、32.8%±1.05%;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可体外传19代,而消化法可传12代。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并进行传代,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克隆形成率以及传代能力均显著高于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干细胞 组织块 酶消化 克隆形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松 高佩安 +2 位作者 江新泉 窦忠英 苗增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6期64-66,共3页
作者探讨了从原始生殖细胞(PGCs)中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的优势、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的PGCs获取方法及其向胚胎干细胞转化的能力。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分离克隆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春荣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7-40,共4页
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遗留在机体的各个部位、保持着原始状态的一些细胞。在临床上,干细胞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概述了利用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现状、发展、原理和优点等,以为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干细胞 转基因动物 基因转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法分离山羊皮肤干细胞研究
4
作者 史明艳 杨学义 +2 位作者 赵清梅 韩雅婷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组织块法从表皮和真皮中分离山羊皮肤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两种来源的皮肤干细胞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从表皮和真皮中均能分离得到皮肤干细胞;表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体外可传11代,真皮来... 采用组织块法从表皮和真皮中分离山羊皮肤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两种来源的皮肤干细胞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从表皮和真皮中均能分离得到皮肤干细胞;表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体外可传11代,真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体外可传17代;表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第1代K 19和in tegrin-β1阳性细胞率及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4.0±1.62)%,(37.5±2.12)%,(19.4±1.77)%,而真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分别为(29.2±3.12)%,(33.0±1.12)%,(16.6±2.60)%;表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第3代K 19和in te-grin-β1阳性细胞率及克隆形成率分别为(46.4±1.82)%,(55.3±1.98)%,(25.3±1.08)%,真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分别为(53.7±1.17)%,(63.0±1.12)%,(30.9±2.16)%;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真皮来源的干细胞的体外活力以及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克隆形成率均极显著高于表皮来源的皮肤干细胞(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块 山羊 皮肤干细胞 表皮 真皮 克隆形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法分离山羊表皮干细胞研究
5
作者 史明艳 徐照学 +1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采用组织块法从山羊耳部皮肤基底层分离表皮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山羊表皮干细胞在DMEM/F12和F12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中的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DMEM/F12是一种适合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 采用组织块法从山羊耳部皮肤基底层分离表皮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山羊表皮干细胞在DMEM/F12和F12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中的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DMEM/F12是一种适合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培养基,在此培养体系中细胞可传代至11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块 山羊 表皮干细胞 克隆形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横向诱导分化研究
6
作者 冯若鹏 张慧茹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其横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成骨、神经细胞的潜能。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在传代过程中该细胞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改变,并始终表达导管源胰腺干细胞的标... 对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其横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成骨、神经细胞的潜能。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在传代过程中该细胞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改变,并始终表达导管源胰腺干细胞的标志CK-19,PDX-1;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经诱导可分化为心肌、神经和成骨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显示,心肌样细胞表达-αactin、神经样细胞表达NF-200而不表达GFAP、成骨样细胞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证明该细胞具有多潜能性,是一种亚全能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兔 胰腺干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肺间质干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研究
7
作者 孙亚东 华进联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0,共4页
研究了人胎儿肺间质干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5代细胞培养44 h,第15代细胞培养42 h,经终浓度0.025μg/mL秋水仙素作用2 h,0.075 mol/L KCl低渗25 min,正常核型比率最高,分别达到85.1%(171/201)和80... 研究了人胎儿肺间质干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5代细胞培养44 h,第15代细胞培养42 h,经终浓度0.025μg/mL秋水仙素作用2 h,0.075 mol/L KCl低渗25 min,正常核型比率最高,分别达到85.1%(171/201)和80.0%(172/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儿肺间质干细胞 核型分析 染色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EGF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史明艳 林峰 +1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8,共3页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 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并检测4种不同浓度(0、10、15和20 ng/mL)的EGF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EGF对...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 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并检测4种不同浓度(0、10、15和20 ng/mL)的EGF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EGF对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效果明显,最适EGF浓度为15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干细胞 克隆形成率 EGF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史明艳 高雪 +1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9-1683,共5页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用自制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探讨毛囊...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用自制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探讨毛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细胞具备毛囊干细胞特征: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立体感强,呈现未分化细胞特征;K19、integrin-β1以及p6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第3、5、7代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6%±2.6%、31.8%±1.9%和27.0%±3.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角质细胞克隆形成率(P<0.01)。采用配制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可使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维持未分化状态并传代至19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干细胞 毛囊隆突部 克隆形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勇 沈文正 +1 位作者 杨春荣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了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细胞因子对NSCs分化的影响,试验对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并研究了10,50和100ng/mL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 为了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细胞因子对NSCs分化的影响,试验对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并研究了10,50和100ng/mL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uotrophic factor,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NSCs的定向诱导分化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胎儿NSCs可在体外增殖并形成典型的神经球,指数增长期在传代后的第4~5天;10和50ng/mL的NGF、BDNF和GDNF对NSCs的诱导分化作用不明显,100ng/mL的NGF、BDNF和GDNF可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说明NGF和BDNF可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GDNF诱导其向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胎儿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3
11
作者 屈雷 杨学义 +2 位作者 王馨 赵明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5,共5页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失病理模型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处理后4周,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1mol/LNaOH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全部血管化、结膜化,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基质胶原纤维完整未见溃疡、穿孔等病变,细胞印迹学检查为结膜表型,可作为实验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病理模型;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有2只为结膜表型,另3只为角膜表型,观察期内结果不稳定;半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透明,全部为角膜表型;直接用1mol/LNaOH擦除角膜缘和中央角膜上皮的试验家兔,有4只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断裂、溶解,并伴有严重的溃疡、穿孔、睑球粘连等病变,不能用于移植试验,另1只角膜表面透明,未见结膜和新生血管长入,细胞印迹学检查为角膜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 病理模型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IGF-1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明艳 高雪 +1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7-129,共3页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 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并检测了不同浓度的IGF-1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IGF-1对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 采用2.4 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 mg/mL胰酶+0.2 mg/mL 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并检测了不同浓度的IGF-1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IGF-1对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作用很明显,并且最适IGF-1浓度是10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干细胞 克隆形成率 IGF-1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毛囊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及移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明艳 高雪 +2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许尚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7-2104,共8页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到山羊体内(试验组,同时以羊膜代替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移植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其对受损皮肤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经体外培养25d后,发现有毛囊结构形成;人工皮肤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皮细胞出现角质化;移植30、60、90d后的瘢痕面积显示,试验组创面恢复平整,瘢痕面积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移植270d后,活体组织切片检测发现,试验组真、表皮结构已发生重建,可见分化明显的基底层、毛囊结构,而对照组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综上表明,本研究首次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毛囊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成功构建了具有毛囊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 干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延敏 杨学义 +3 位作者 段艳萍 杨春荣 雷安民 冯秀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3,共5页
为探索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分离大鼠表皮干细胞(ESCs)的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大鼠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筛选大鼠表皮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5、P63、β1-integrin和α6-integrin表达情况... 为探索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分离大鼠表皮干细胞(ESCs)的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大鼠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筛选大鼠表皮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5、P63、β1-integrin和α6-integrin表达情况;同时,测定ESCs单细胞克隆与克隆形成率及表皮干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分离得到大鼠表皮干细胞,获得的细胞生长良好,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率,前者可传至第6代,而后者传至3代~4代便分化;干细胞标记物CK15、P63、β2-integrin和α6-integrin均呈阳性;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均能成功地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组织块法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分离 培养 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洪锋 师娟子 +2 位作者 刘金萍 周寒鹰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2-36,共5页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辅助生殖的基础,提高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可为胚胎移植病人提供更多优质的胚胎。影响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体外培养时间及体外培养系统等。文章对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机理、影响卵母细胞体...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辅助生殖的基础,提高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可为胚胎移植病人提供更多优质的胚胎。影响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体外培养时间及体外培养系统等。文章对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机理、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培养 成熟机理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对山羊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赵清梅 王建礼 窦忠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比较完整羊膜和去上皮羊膜、不同冻存时间的羊膜对山羊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羊膜最适处理方法。将山羊角膜缘组织块分别接种于完整羊膜、去上皮羊膜、新鲜去上皮羊膜、冻存30d去上皮羊膜、冻存90d去上皮羊膜、冻存180d... 比较完整羊膜和去上皮羊膜、不同冻存时间的羊膜对山羊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羊膜最适处理方法。将山羊角膜缘组织块分别接种于完整羊膜、去上皮羊膜、新鲜去上皮羊膜、冻存30d去上皮羊膜、冻存90d去上皮羊膜、冻存180d去上皮羊膜上,比较在完整羊膜和去上皮羊膜及不同冻存时间羊膜上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生长特性和组织结构。试验结果显示,在去上皮羊膜上角膜缘组织块贴壁和细胞增殖能力较完整羊膜强,角膜缘上皮细胞在2组羊膜上均能形成多层结构,但完整羊膜上形成的组织表层角质化较严重;在冻存30d羊膜上角膜缘组织块贴壁和细胞增殖能力较新鲜羊膜、冻存90d羊膜、冻存180d羊膜强,角膜缘上皮细胞在各组羊膜上均形成多层结构,其结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冻存30d去上皮羊膜是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角膜最适的羊膜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角膜缘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17
作者 赵明 杨学义 +2 位作者 屈雷 王馨 窦忠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88-90,共3页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面的切痕深浅不一;“一剪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痕迹不显且不规整,而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且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是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病理模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活力检测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志全 沈文正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探讨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规律,采用2.5 mg/mL胰蛋白酶+0.4 mg/mL EDTA分别以20,30,40 min消化子宫内膜,结合刮取法,对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规律,采用2.5 mg/mL胰蛋白酶+0.4 mg/mL EDTA分别以20,30,40 min消化子宫内膜,结合刮取法,对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所获得的细胞数目也增多,但细胞活力下降(噻唑兰法检测);消化30min所获得的细胞活力高、数目多,细胞比较单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活力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噻唑兰 活力检测 孕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嘧啶、三价因子和ATP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洪锋 王晓磊 +4 位作者 于海生 雷安民 贾文文 黄伟伟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研究了尿嘧啶、三价因子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尿嘧啶和三价因子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提高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及8~16细胞率;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率影... 研究了尿嘧啶、三价因子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尿嘧啶和三价因子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提高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及8~16细胞率;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线粒体 尿嘧啶 三价因子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秀国 徐小明 +2 位作者 华进联 杨继建 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5-1280,共6页
以牛胎儿为材料,从原始生殖细胞(PGC)分离培养出胚胎生殖细胞(EG),并进行传代和鉴定,对影响胚胎生殖细胞分离与培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以共培养方式培养牛原始生殖细胞时,原代培养都可以出现大量形态较好的EG细胞集落,说明同源... 以牛胎儿为材料,从原始生殖细胞(PGC)分离培养出胚胎生殖细胞(EG),并进行传代和鉴定,对影响胚胎生殖细胞分离与培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以共培养方式培养牛原始生殖细胞时,原代培养都可以出现大量形态较好的EG细胞集落,说明同源的体细胞可以很好地支持PGC的生长和增殖,组织块培养细胞克隆数目较少,PGC很难增殖,不能形成典型的集落,传代也不理想,只传了一代。同时比较了不同传代方法对牛胚胎生殖细胞细胞传代的影响,发现消化+机械分离法和消化+吹打法都可以用于EG细胞的传代。消化+吹打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也能够很好的保持细胞的增殖活力。原代培养的牛原代胚胎生殖细胞进行了细胞表面标志抗原SSEA-1,3,4鉴定,呈弱阳性。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和类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