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旱区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苏秦 贾志宽 +3 位作者 韩清芳 李永平 王俊鹏 杨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6-1469,共4页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1%、10%和5%,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30%、29%和11%;在第2年种冬小麦,成熟期的贮水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6%、14%和7%,冬小麦产量比对照处理高18%、25%和13%,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4%、15%和6%。由两年结果看出,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土壤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有机培肥 水分动态 作物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旱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7
2
作者 任小龙 贾志宽 +1 位作者 丁瑞霞 韩清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9,共7页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同雨量区根域微集水种植的应用效果和水保效应,同时应进一步规范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作者认为该技术在深化试验研究与广泛示范的基础上,在旱农区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旱区降水资源化效率及作物增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微集水种植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旱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不同品种苜蓿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韩清芳 周芳 +2 位作者 贾珺 贾志宽 聂俊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3-14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7年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和单施钾肥对苜蓿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不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生产力影响效果不同。N30P120处理巨人201+Z和牧歌401+Z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7年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和单施钾肥对苜蓿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不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生产力影响效果不同。N30P120处理巨人201+Z和牧歌401+Z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41.1%和74.8%;单施K60处理,路宝比对照增产了76.7%。种植苜蓿可以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生长7年的苜蓿根系固氮在土壤仍有累积。种植苜蓿,不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土壤全磷和全钾略有下降。3个品种苜蓿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30P120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加11.454-1.7 mg/kg;单施钾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3.714-.41 mg/kg,全钾含量增加了0.06-1.6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紫花苜蓿品种 土壤肥力 干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旱区坡地等高条带轮种对谷子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侯贤清 韩清芳 +1 位作者 贾志宽 张罗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1-185,共5页
研究了宁南旱区坡耕地不同条带种植对谷子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休闲轮种能增加谷子产量,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产量分别高出对照50.74、123.33 kg/hm2,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分... 研究了宁南旱区坡耕地不同条带种植对谷子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休闲轮种能增加谷子产量,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产量分别高出对照50.74、123.33 kg/hm2,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10、.79 kg.hm-2.mm-1;条带休闲轮种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P),灌浆期条带种植处理Ⅰ、Ⅱ的Pn分别高出对照1.320、1.794μmol.m-2.s-1,WUEP比对照分别高1.31、1.03μmol.mmol-1。休闲轮种有利于增强谷子干物质积累能力,提高其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处理Ⅰ、Ⅱ拔节期显著高于对照,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对照。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主要生育期谷子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D)均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坡地 条带种植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