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微肥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琴 韩清芳 贾志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8-411,共4页
通过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微肥,研究了硼、钼、锌、铁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叶面喷用质量分数为0.25%的硼砂,粗蛋白含量提高了8.44%,粗纤维含量降低了10.8%;喷用质量分数为0.06%的钼酸... 通过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微肥,研究了硼、钼、锌、铁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叶面喷用质量分数为0.25%的硼砂,粗蛋白含量提高了8.44%,粗纤维含量降低了10.8%;喷用质量分数为0.06%的钼酸铵,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3.07%,粗纤维降低了3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全磷含量提高了28.5%,与对照差异显著;喷用质量分数为0.2%的硫酸锌,粗蛋白、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1.9%、8.5%、7.1%和49.4%,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喷用质量分数为0.6%的硫酸亚铁,粗蛋白含量提高了7.2%,全磷、全钾、粗灰分分别提高10.7%、21.1%和7.6%。在苜蓿返青和分枝初期单独喷施硼、钼、锌、铁肥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牧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肥 紫花苜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任小龙 贾志宽 +3 位作者 陈小莉 韩娟 韩清芳 丁瑞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845,共8页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RFPRH)系统被逐步推行,以改善农田水分状况,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为了探索该种植方式的适宜降雨量,在人工模拟不同降雨量下,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沟垄集雨种植...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RFPRH)系统被逐步推行,以改善农田水分状况,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为了探索该种植方式的适宜降雨量,在人工模拟不同降雨量下,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沟垄集雨种植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含量、功能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0mm和340mm降雨量下,集雨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分别提高17.7%和13.9%,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9%和10.1%,籽粒产量增加75.4%和36.7%。在440mm降雨量条件下,集雨处理的Fm、Fv/Fm、Fv/Fo、qP和SPAD值在拔节期显著增加,Gs在抽雄期显著增加,Pn在抽雄期和孕穗期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在全生育期比对照平均低13.2%,其他各生育时期光合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说明沟垄集雨种植在偏旱的年份,可显著提高玉米光合效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其全生育期适宜雨量上限可能是4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沟垄集雨种植 光合特性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2
3
作者 王昕 贾志宽 +2 位作者 韩清芳 杨保平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6-202,共7页
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旱作春玉米播前设置了4种不同秸秆覆盖量(0、0.45、0.9、1.35万kg/hm^2)处理,分析了该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年定点试验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存在季节... 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旱作春玉米播前设置了4种不同秸秆覆盖量(0、0.45、0.9、1.35万kg/hm^2)处理,分析了该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年定点试验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存在季节性、层次性差异;0.9 kg/hm^2覆盖量处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对保持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效果(P&lt;0.05),较对照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14.2%;秸秆覆盖量达到1.35万kg/hm^2时,土壤含水量不再显著增加。0.9-1.35万kg/hm^2覆盖量处理较对照增产显著(P&lt;0.01),幅度达16.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增加了4.3-5.6 kg/(mm.hm^2),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l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覆盖量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节水战略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猛 韩清芳 贾志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9-822,共4页
西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该地区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农业节水势在必行。从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着手,分区对宁蒙... 西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该地区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农业节水势在必行。从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着手,分区对宁蒙引黄灌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陇中宁南海东黄土丘陵区、陕北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陕西关中平原等不同区域的农业节水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各区的农业节水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 水资源 农业节水 战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99
5
作者 韩清芳 李崇巍 贾志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用0.3%、0.7%和1.0%的Nacl溶液分别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0.7%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 用0.3%、0.7%和1.0%的Nacl溶液分别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0.7%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根长及其幼苗高可作为苜蓿品种种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在0.7%、1.0%NaCl溶液处理下,通过测定第4天和第6天各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可以鉴定出苜蓿品种间耐盐力的大小.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幼根长和幼苗高4个耐盐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超级13R和中苜1号种子耐盐性最强,其次为射手和牧野,全能+Z和牧歌401+Z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耐盐性 发芽势 发芽率 苗高 根长 种子萌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旱区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苏秦 贾志宽 +3 位作者 韩清芳 李永平 王俊鹏 杨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6-1469,共4页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1%、10%和5%,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30%、29%和11%;在第2年种冬小麦,成熟期的贮水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6%、14%和7%,冬小麦产量比对照处理高18%、25%和13%,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4%、15%和6%。由两年结果看出,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土壤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有机培肥 水分动态 作物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不同叶位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韩清芳 贾志宽 +3 位作者 王俊鹏 万素梅 杨保平 董志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8-563,共6页
为了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冠层同化能力的差异及影响因子,为其品种改良和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2006年观测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现蕾期苜蓿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为了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冠层同化能力的差异及影响因子,为其品种改良和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2006年观测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现蕾期苜蓿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现"三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叶位之间Pn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高低表现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且胞间CO2浓度(Ci)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下叶位>中位叶>上位叶,气孔限制值(Ls)与Ci表现出相反趋势,即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Tr差异不显著;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苜蓿上、中、下叶位光合速率的下降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达到全天最大值之前受气孔因素限制,之后受非气孔因素限制;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具有分层的特点:上层强光区为高光合速率层,下层弱光区为低光合速率维持层,中层为中光区,光合速率介于上层与下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位 日变化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胞间CO2浓度 气孔限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旱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7
8
作者 任小龙 贾志宽 +1 位作者 丁瑞霞 韩清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9,共7页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同雨量区根域微集水种植的应用效果和水保效应,同时应进一步规范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作者认为该技术在深化试验研究与广泛示范的基础上,在旱农区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旱区降水资源化效率及作物增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微集水种植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旱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氮素消耗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万素梅 韩清芳 +2 位作者 胡守林 贾志宽 杨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年限分别为4 a、6 a、10 a、12 a、18 a及26 a苜蓿草地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0—1000 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全氮及碱解氮含量...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年限分别为4 a、6 a、10 a、12 a、18 a及26 a苜蓿草地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0—1000 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全氮及碱解氮含量下降,350 cm土层以下,变化趋势平缓。在0—200 cm土层,26 a苜蓿草地全氮、碱解氮含量低于4 a、6 a苜蓿草地,高于10 a、12 a苜蓿草地;在200—1000 cm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在不同生长年限之间差异不大,表明苜蓿生长超过一定年限,土壤氮素有一定恢复,但受土壤氮素累计消耗的影响,只能使土壤上层的氮素逐步得到恢复,而深层土壤氮素难以恢复;苜蓿草地有机碳与全氮、碱解氮及C∶N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苜蓿生长6 a以后,应对苜蓿草地进行合理施肥,以维持苜蓿草地的氮素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碱解氮 苜蓿草地 半湿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产流蓄墒扩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永平 贾志宽 +1 位作者 刘世新 韩清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90,共5页
在宁南不同生态区的旱作农田,对秋作物和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设置不同微集水种植带型。系统测定生长期和非生产期不同时段和不同部位的土壤蓄水增墒效应、产流效率、蓄墒效率、垄沟系统产流入渗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秋作物和苗蓿... 在宁南不同生态区的旱作农田,对秋作物和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设置不同微集水种植带型。系统测定生长期和非生产期不同时段和不同部位的土壤蓄水增墒效应、产流效率、蓄墒效率、垄沟系统产流入渗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秋作物和苗蓿牧草采用微集水种植,能显著提高农田蓄水增墒保墒作用;作物生长期微集水种植较辱地种植方式0~2m土层多增蓄水分78.0~136.7mm,其中非生产(休闲)季节同层多贮水量24.8~49.2mm;土壤蓄墒期微集水种植蓄墒率达到43.3%~62.4%,提高蓄墒效率51.0%~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集水种植 产流效率 蓄墒率 入渗特征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刘沛松 贾志宽 +2 位作者 李军 李永平 刘世新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1-39,共9页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g/cm^3,孔隙度增加8.0...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g/kg和11.02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725.95,1485.80和1560.75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6,8.4325和5.8161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紫花苜蓿 土壤性状 草粮轮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胡守林 万素梅 +1 位作者 贾志宽 王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0-67,共8页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长年限 环境因子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农业旱灾的危害特点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14
13
作者 聂俊峰 韩清芳 +2 位作者 问亚军 贾志宽 蒋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1-178,共8页
总结了建国后50 a我国北方15省区的农业旱灾危害特点,并分析了旱灾对农、林、牧业的主要危害,提出我国北方通过提高灌溉工程效益,有计划扩大灌溉面积、发展灌溉节水农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强化旱作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了建国后50 a我国北方15省区的农业旱灾危害特点,并分析了旱灾对农、林、牧业的主要危害,提出我国北方通过提高灌溉工程效益,有计划扩大灌溉面积、发展灌溉节水农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强化旱作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抗旱服务体系、重视旱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的减灾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旱灾 危害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钙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及采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晋民 王俊鹏 +1 位作者 胡月明 赵之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3,共5页
以西宁市二十里铺村的农田为研究区域,采用5m×5m网格法,选取84个观测点取样,进行室内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不... 以西宁市二十里铺村的农田为研究区域,采用5m×5m网格法,选取84个观测点取样,进行室内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不太明显,速效磷的空间变异性明显;有机质、水解氮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速效磷的空间变异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有机质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球形模型。栗钙土农田采样的密度范围在1~11m之间,将能够满足精确农业生产对这4种土壤养分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半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沼气工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凌 王兰英 +2 位作者 杨鹏 贾洪涛 陈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在总结农村沼气工程故障原因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 ,采用 C/ S(用户 /中间件 /服务器 )三层结构 ,按照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 ,以农村沼气工程故障发生原因进行分类和知识整理抽取 ,并根据数据知识是否用于推理过程 ,分别建立知识库和数... 在总结农村沼气工程故障原因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 ,采用 C/ S(用户 /中间件 /服务器 )三层结构 ,按照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 ,以农村沼气工程故障发生原因进行分类和知识整理抽取 ,并根据数据知识是否用于推理过程 ,分别建立知识库和数据库 ,通过采用人工补充的系统学习机制和正反向混合推理策略 ,研究和构建农村沼气工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代替高级沼气工程专家对农村沼气工程运行中的故障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沼气 故障发生 沼气工程 诊断 知识表示方法 故障原因 知识整理 用户 策略 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浅山旱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作物利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之重 王晋民 王俊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100,共4页
在青海东部浅山地区以裸地为对照进行小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等4种作物的田间土壤水分蓄积消耗试验,研究浅山地区旱地土壤水分给源、贮水量、垂直分布以及作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浅山地区土壤水分主要的给源为大气降水。裸地土壤贮... 在青海东部浅山地区以裸地为对照进行小麦、马铃薯、豌豆、胡麻等4种作物的田间土壤水分蓄积消耗试验,研究浅山地区旱地土壤水分给源、贮水量、垂直分布以及作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浅山地区土壤水分主要的给源为大气降水。裸地土壤贮水量增量仅为62mm,不利于降雨的蓄积;种植作物能够充分利用降雨;0~100cm土层范围土壤水分以20~40cm土层最高;当地主要作物的耗水系数为小麦898.5,马铃薯760.5,豌豆和胡麻高于2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浅山地区 土壤水分状况 山旱地 马铃薯 小麦 胡麻 青海 东部 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地膜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广鑫 杨改河 +1 位作者 张正茂 聂俊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对渭北旱塬地膜小麦的品种、播期、密度和施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旱地地膜小麦应选用耐寒耐旱、分蘖力强、大穗大粒、冬性或半冬性的中矮秆或矮秆品种 ;播期应该与露地同期或稍偏晚 ,最佳播期为0 9- 2 5~ 0 9- 2 7;播量以 2 4 ... 对渭北旱塬地膜小麦的品种、播期、密度和施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旱地地膜小麦应选用耐寒耐旱、分蘖力强、大穗大粒、冬性或半冬性的中矮秆或矮秆品种 ;播期应该与露地同期或稍偏晚 ,最佳播期为0 9- 2 5~ 0 9- 2 7;播量以 2 4 0~ 2 5 5万粒 / hm2最佳 ;等量的氮肥分施与否不影响产量。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为 370 .7~391.3m m,水分利用效率达 10 .35~ 13.6 3kg/ (m m· hm2 ) ,均高于露地条播 ,不同处理间的日均耗水量差异很小 ,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大 ,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农艺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地膜小麦 栽培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地膜小麦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广鑫 杨改河 +1 位作者 张正茂 聂俊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46,共5页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 ,通过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达到某一产量所需的最佳施肥量 ,并根据肥料的产投比得出了经济目标产量。施肥量及比例直接影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WU E...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 ,通过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达到某一产量所需的最佳施肥量 ,并根据肥料的产投比得出了经济目标产量。施肥量及比例直接影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WU E) ,增施肥料特别是磷肥和氮肥能显著提高地膜小麦的 WU E,钾肥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地膜小麦 施肥模型 水平编码值表 试验设计方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激素对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邹养军 王永熙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本文综述了苹果果实生长变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及苹果开花座果、幼果生长和果实成熟受内源激素调控的机理 ,指出了苹果果实在生长前期主要受 GA、CTK、IAA类促进生长型的内源激素调控 ,苹果的成熟主要受 ABA、Eth类促进成熟衰老的激素... 本文综述了苹果果实生长变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及苹果开花座果、幼果生长和果实成熟受内源激素调控的机理 ,指出了苹果果实在生长前期主要受 GA、CTK、IAA类促进生长型的内源激素调控 ,苹果的成熟主要受 ABA、Eth类促进成熟衰老的激素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调控作用 苹果 生长发育 内源激素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起垄覆膜沟播小麦氮磷钾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广鑫 杨改河 聂俊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6-322,共7页
通过对氮磷钾肥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对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不同产量范围下的施肥范围。对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计算得出了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分别为:施氮、磷、钾... 通过对氮磷钾肥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对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不同产量范围下的施肥范围。对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计算得出了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分别为:施氮、磷、钾肥量分别为157.3 kg/hm2、138.0 kg/hm2、135.2 kg/hm2和158.2 kg/hm2、138.9 kg/hm2、137.0 kg/hm2,并根据不同的施肥水平得出了地膜小麦的群体和生物学产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 覆膜 沟播 小麦 施肥模型 渭北旱塬 氮肥 磷肥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