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优良抗逆葡萄酒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酿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浩楠 唐雅利 +4 位作者 邱子轩 赵雨竹 管雪强 刘树文 石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17,I0001,共10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与风土特征,但其产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待开发,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处于自然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葡萄酒为来源,筛选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良抗逆葡萄...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与风土特征,但其产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待开发,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中部产区处于自然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葡萄酒为来源,筛选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良抗逆葡萄酒乳酸菌。通过胁迫酸性番茄(acid tomato juice medium,ATB)培养基筛选及种属特异性PCR鉴定得到乳酸菌,对这些乳酸菌进行苹果酸降解试验、菌株安全性分析及酿造试验,分析其苹果酸代谢能力及对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最终获得8株具有优良抗逆性及安全性的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其中O.oeni XMN18和BM68代谢苹果酸的速率显著快于O.oeni 31-DH与SD-2a,在发酵的第3天完成MLF,酒样中的残糖、挥发酸等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O.oeni XMN18发酵酒样的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菌株。所筛选的菌株均可完成MLF且具有安全性,尤其是O.oeni XMN18对葡萄酒的香气品质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菌株筛选 酒类酒球菌 苹乳发酵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泡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和起泡特性的变化及其关联分析
2
作者 孙娜 申家鑫 +3 位作者 刘爱国 苏龙 刘树文 石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308,共9页
葡萄酒酚类化合物与其在陈酿过程中的稳定性直接相关,其组成和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葡萄酒品质。以白和桃红起泡葡萄酒为实验酒种,探究陈酿18个月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与感官品质的关联。分别采用HPLC-MS、CIElab法和泡沫分析仪来进行陈酿过... 葡萄酒酚类化合物与其在陈酿过程中的稳定性直接相关,其组成和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葡萄酒品质。以白和桃红起泡葡萄酒为实验酒种,探究陈酿18个月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与感官品质的关联。分别采用HPLC-MS、CIElab法和泡沫分析仪来进行陈酿过程中单体酚、颜色参数和起泡参数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桃红起泡葡萄酒的单体酚整体含量是白起泡葡萄酒的1.71~1.97倍,而白起泡葡萄酒的起泡参数显著高于桃红起泡葡萄酒。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酒体颜色加深,黄色色调显著增多,起泡参数显著降低。酚类化合物整体与起泡特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中龙胆酸与泡沫最大高度(r=-0.61,0.01<P<0.05)与泡沫稳定高度(r=-0.70,P<0.01)的相关性显著。在适当范围内抑制酚类化合物含量,使得总酚含量约为0.30 g/L,可能更有助于酿造颜色饱满、泡沫绵密稳定的起泡葡萄酒,从而为酿造优质起泡葡萄酒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葡萄酒 酚类化合物 颜色参数 起泡特性 相关性分析 陈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胶酶处理对户太八号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萃异 刘辉 +3 位作者 张碧颖 黄佳骏 石侃 刘树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探究不同果胶酶种类和添加量对户太八号葡萄酒整体品质的影响,以户太八号为原料酿造干红葡萄酒,研究3种商业果胶酶(HC、EX-V、RF)在不同添加量(20 mg/L、40 mg/L、60 mg/L和80 mg/L)下对户太八号葡萄出汁率、葡萄酒澄清度、理化指标... 为探究不同果胶酶种类和添加量对户太八号葡萄酒整体品质的影响,以户太八号为原料酿造干红葡萄酒,研究3种商业果胶酶(HC、EX-V、RF)在不同添加量(20 mg/L、40 mg/L、60 mg/L和80 mg/L)下对户太八号葡萄出汁率、葡萄酒澄清度、理化指标、甲醇含量、颜色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果胶酶EX-V添加量为20 mg/L时,葡萄酒整体品质较好,葡萄酒的pH值、酒精度、挥发酸等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且甲醇含量满足GB/T 15037—2006《葡萄酒》标准要求,同时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出汁率、葡萄酒的澄清度(P<0.05);由于总花色苷含量的提高,显著改善了葡萄酒颜色,具体表现在显著提高了色彩饱和度(C^(*)_(ab)值)、红色调(a^(*)值)(P<0.05),显著降低了黄色调(b^(*)值)(P<0.05);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基于重要挥发性香气物质(OAV>0.1)可以区分不同果胶酶处理葡萄酒样。研究表明,添加20 mg/L果胶酶EX-V能显著提高户太八号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太八号葡萄酒 果胶酶 香气成分 颜色 出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乳酸菌苹果酸-乳酸发酵对“户太十一号”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张嘉璇 张萃异 +4 位作者 刘辉 张碧颖 贾苇鹏 石侃 刘树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为研究不同乳酸菌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户太十一号”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该研究比较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XJ25、XJA2)和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SD-2a、144-46、PreAc450)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L-苹果酸含... 为研究不同乳酸菌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户太十一号”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该研究比较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XJ25、XJA2)和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SD-2a、144-46、PreAc450)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L-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葡萄酒基础理化指标、颜色、酚类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其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所选菌株均能代谢“户太十一号”葡萄酒中的L-苹果酸(含量<0.1 g/L)完成发酵,菌株XJ25发酵葡萄酒样品质较好,理化指标(pH为3.82、总酸4.58 g/L、挥发酸0.29 g/L)符合国标要求,颜色差异小(ΔE<3);总单宁、总黄酮醇和总酒石酸酯含量分别为123.61 mg/L、790.50 mg/L、81.11 mg/L;能显著提高醛酮类物质及香茅醇、橙花醇等萜烯类物质含量(P<0.05),含量分别达到17.77 mg/L,4.49 mg/L和5.55 mg/L;酒样花香浓郁,酒体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余味;基于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PCA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酒样。结果显示,可以有效区分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不同酒样。综合考虑,菌株XJ25更有利于改善“户太十一号”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太十一号”葡萄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植物乳杆菌 酒酒球菌 葡萄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品种葡萄酒中苹果酸乳酸发酵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文轩 张碧颖 +2 位作者 巴旦加布 石侃 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9,96,共9页
近年来,优良的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为评价本土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品种葡萄酒中的发酵性能,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XJ-25、XJ-14和XJA-2为研究对象,选择赤霞珠、西拉、美乐、蛇龙珠葡萄酒为发酵原... 近年来,优良的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为评价本土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品种葡萄酒中的发酵性能,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XJ-25、XJ-14和XJA-2为研究对象,选择赤霞珠、西拉、美乐、蛇龙珠葡萄酒为发酵原料,监测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的菌密度、苹果酸、乳酸的动态变化,并检测发酵结束时的还原糖、酒精度、花色苷和CIELAB颜色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中,XJ-25和XJ-14的菌密度均能保持10^(6) CFU/mL以上;XJ-14表现出最强的降酸能力,苹果酸降解率最高可达92.20%,平均为89.34%。经XJ-14发酵后的西拉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总含量提高了4.81倍,CIELAB颜色参数表明发酵后的酒样颜色最亮。因此,植物乳杆菌XJ-14具有成为商业发酵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降酸 色泽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接种时序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辉 张嘉璇 +5 位作者 张碧颖 李进 周鹏辉 管雪强 石侃 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8-87,共10页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接种发酵,通过监测MLF过程中生物量及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分析发酵结束后酒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顺序接种能够显著提升苹果酸降解速率、丰富葡萄酒香气物质。各顺序接种发酵组最终的苹果酸降解量均高于同时接种组(蛇龙珠葡萄酒中最高98.21%,赤霞珠葡萄酒中最高99.24%),(0 h)OeSD2a+(24 h)LpXJ25的接种顺序在香气物质合成方面表现最优,发酵结束后获得了最高的香气化合物总量(蛇龙珠葡萄酒中为486.72 mg/L,赤霞珠葡萄酒中为504.24 mg/L),显著提升了壬酸乙酯、月桂酸乙酯、α-萜品醇等的含量,改善了酒样香气表现。因此,共发酵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接种顺序对提高MLF效率和葡萄酒香气品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乳酸发酵 酒酒球菌 植物乳杆菌 共接种 葡萄酒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酒球菌高密度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贺 张嘉璇 +3 位作者 王楠 张萃异 石侃 刘树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2,共6页
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主导的苹果酸-乳酸(MLF)发酵是优质葡萄酒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制备高活菌数的酒酒球菌发酵剂是保障该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一。研究发现,一定量的L-苹果酸可以有效促进酒酒球菌的生长,并通过高密度培养条... 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主导的苹果酸-乳酸(MLF)发酵是优质葡萄酒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制备高活菌数的酒酒球菌发酵剂是保障该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一。研究发现,一定量的L-苹果酸可以有效促进酒酒球菌的生长,并通过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提高酒酒球菌菌体密度。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高密度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5.1、接种量3%、L-苹果酸添加量1 g/L。在此优化条件下,酒酒球菌ES-1的菌体密度较高,为(7.33±0.40)×10^(9) CFU/mL;进一步结合化学中和法和半连续培养法,可使最终菌体密度达(1.67±0.11)×10^(10) CFU/mL,是对照组的11倍。该研究获得的高密度培养优化方案可为制备优质本土酒酒球菌发酵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酒球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L-苹果酸 高密度培养 菌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