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枝条堆肥化处理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涂倩 丁维康 +5 位作者 黄燕萍 李媛媛 刘世秋 闵旭武 郑长华 袁春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7,共9页
为研究添加不同比例葡萄枝条制成的堆肥施入葡萄园后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选用8 a生‘黑比诺’葡萄为试材,将100%粉碎葡萄枝条(GB)、70%粉碎葡萄枝条+30%羊粪(GM1)、50%粉碎葡萄枝条+50%羊粪(GM2)、30%粉碎葡萄枝条+70%羊粪(GM3)、100%... 为研究添加不同比例葡萄枝条制成的堆肥施入葡萄园后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选用8 a生‘黑比诺’葡萄为试材,将100%粉碎葡萄枝条(GB)、70%粉碎葡萄枝条+30%羊粪(GM1)、50%粉碎葡萄枝条+50%羊粪(GM2)、30%粉碎葡萄枝条+70%羊粪(GM3)、100%羊粪(SM)制成的堆肥施入葡萄园,并以不添加堆肥处理(CK)作为对照。在施肥1 a后取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葡萄和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颜色及香气物质,并对葡萄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使用堆肥1 a后,堆肥处理显著增加了黑比诺葡萄酒的酒精度、总酚、总花色苷、总黄烷-3-醇和总类黄酮的含量,其中酒精度和可滴定酸均表现为GM3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16.5%和24.03%。在颜色上堆肥处理增加了黑比诺葡萄酒的颜色饱和度。对香气物质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堆肥处理的黑比诺葡萄酒中主要的差异香气物质为异戊醇,其次是乙酸乙酯、1-丙醇和苯乙醇,且添加葡萄枝条的堆肥处理提高了黑比诺葡萄酒中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的含量。感官质量表明,堆肥处理的黑比诺葡萄酒的涩感、苦味和甜味强度均增强,在口感和平衡性上优于CK组。本研究为葡萄枝条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提高葡萄酒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条 堆肥 葡萄酒 香气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户太8号”葡萄酒品质及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文栩 王志磊 +2 位作者 袁佳璐 线芷晨 袁春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1-189,共9页
为增加鲜食葡萄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果农的收益,系统研究了“户太8号”酿酒过程中真菌微生物多样性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两种发酵方式(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在不同发酵阶段“户太8号”葡萄酒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葡... 为增加鲜食葡萄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果农的收益,系统研究了“户太8号”酿酒过程中真菌微生物多样性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两种发酵方式(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在不同发酵阶段“户太8号”葡萄酒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葡萄酒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的葡萄酒与接种发酵相比,其葡萄酒乙醇体积分数较低,乙酸含量高;醇类与酯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高于接种发酵,脂肪酸类含量较低。在发酵前期,自然发酵葡萄酒菌群中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占优势地位,发酵中期才出现大量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发酵结束阶段仍含有大量有孢汉逊酵母属。接种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属均占优势地位。乙酸乙酯及部分醇类物质,如苯乙醇、苯甲醇、正己醇、顺-3-壬烯-1-醇与有孢汉逊酵母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枝孢属(Cladosporium)具有相关性。而且,自然发酵“户太8号”葡萄酒存在破败风险,且产生大量乙酸乙酯,会对香气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推荐使用接种发酵酿造“户太8号”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太8号” 发酵方式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的筛选
3
作者 孙鲁星 刘豆豆 +3 位作者 杨涵钰 庞红勋 刘延琳 姜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菌株对脯氨酸的利用特性,于含有不同水平酵母可同化氮(YAN)和脯氨酸的模拟汁中检测菌株发酵后的脯氨酸残留量,计算脯氨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在100 mg·L^(-1) YAN+350 mg·L^(-1)脯氨酸和250 mg·L^(-1) YAN+200 mg·L^(-1)脯氨酸的条件下,与450 mg·L^(-1) YAN相比,酿酒酵母的平均发酵速率减缓了22.98%和12.15%,其中本土酿酒酵母LFP525的脯氨酸利用率达69.42%与62.31%,高出EC1118商业酿酒酵母5.42个百分点与11.29个百分点,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脯氨酸 酒精发酵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新梢密度‘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颉锐 徐国前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7-323,共7页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葡萄酒产区5 a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置4个新梢密度,分别为15、20、25、30个/m,对不同新梢密度葡萄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酚类及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单体花色苷及果实综合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葡萄酒产区5 a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置4个新梢密度,分别为15、20、25、30个/m,对不同新梢密度葡萄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酚类及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单体花色苷及果实综合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新梢密度的果穗、果粒物理指标及果实糖、酸、酚类物质、香气物质等化学指标存在差异(P<0.05),单体花色苷总量及香气物质总量与新梢密度呈负相关,且新梢较低密度(15~20个/m)葡萄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酚类及香气物质综合表现较好。单体花色苷含量的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处理很好区分,新梢密度15个/m的处理对单体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更为明显。果实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新梢密度15、20、30、25个/m的处理。结论:在宁夏青铜峡产区,酿酒葡萄‘赤霞珠’新梢密度设置为15~20个/m时,果实综合品质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 ‘赤霞珠’ 新梢密度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耐乳酸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酿造特性研究
5
作者 杨涵钰 张煜科 +5 位作者 庞红勋 黄平 张玮 宋雪文 郝冬曙 姜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5年第5期87-95,共9页
本研究以商业酿酒酵母CECA为对照,通过测定从新疆石河子产区发酵酒样中分离获得酵母的乳酸耐受性,筛选耐受乳酸优良菌株,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和26S rDNA D1/D2区PCR扩增产物鉴定技术对优良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酒精等胁迫耐受性、定... 本研究以商业酿酒酵母CECA为对照,通过测定从新疆石河子产区发酵酒样中分离获得酵母的乳酸耐受性,筛选耐受乳酸优良菌株,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和26S rDNA D1/D2区PCR扩增产物鉴定技术对优良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酒精等胁迫耐受性、定殖能力及其在葡萄汁中的发酵特性和香气类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B9和B100菌株综合耐受性强,低产挥发酸和酒精。B9菌株为中絮凝性、中产H_(2)S菌株,其发酵的葡萄酒香气分布均匀,复杂度高、酒体饱满、余味长;B100菌株为低絮凝性、低产H_(2)S菌株,所发酵的葡萄酒样含有明显的核果类水果、柑橘、热带水果等果香和浓郁的花香,其香气纯净度、香气浓郁度和口感浓郁度较高,在酿造新鲜的果香型葡萄酒方面潜力较大。综上,B9和B100菌株为解决温暖产区原料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在葡萄酒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乳酸 葡萄酒 发酵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