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侯鸿敏 李慧娥 +1 位作者 肖欢 王西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4-158,共5页
以起源于中国的野葡萄12个种23个株系、欧美杂种6个品种、河岸葡萄3份、15个欧洲葡萄品种共47份材料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对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52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16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获得DNA条带... 以起源于中国的野葡萄12个种23个株系、欧美杂种6个品种、河岸葡萄3份、15个欧洲葡萄品种共47份材料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对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52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16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获得DNA条带258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86个,DNA条带大小介于100~3 500 bp之间。应用STATISTICA获得了47份葡萄材料树谱图,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欧洲葡萄、欧美葡萄杂种、河岸葡萄与中国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在中国野葡萄中,山葡萄与其他种亲缘关系较远,刺葡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RAPD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66
2
作者 孙亚东 梁燕 +2 位作者 吴江敏 张飞 闫见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7-301,共5页
为了解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50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番茄育种材料的22个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06%~62.26%之间,最大的是成熟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为62.26%,其次是单果质量,为42.13%... 为了解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50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番茄育种材料的22个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06%~62.26%之间,最大的是成熟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为62.26%,其次是单果质量,为42.13%,最小的是第二花序节位,为12.06%。50份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的商品果纵径、商品果横径、首花节位、果梗洼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第Ⅱ类群的首花节位最低,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番茄红素含量最小;单果质量最大;第Ⅲ类群的叶片长、叶片宽、第二花序节位、果肉厚、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等性状表现最高;第Ⅳ类群的叶片长、叶片宽、果柄长度、果肉厚、果梗洼大小、心室数、单果质量最小,果形指数和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发现,29号、30号、22号、7号4个材料性状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用于番茄品种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orf22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爱丽 张鲁刚 +2 位作者 惠麦侠 张明科 张战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6-1302,共7页
为了创制新的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双酶切重组质粒pMD18-T-CMS7311-orf224和表达载体pWR306后,将CMS7311-orf224基因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CMS7311-orf224的植物表达载体pWR-CMS7311-orf224,... 为了创制新的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双酶切重组质粒pMD18-T-CMS7311-orf224和表达载体pWR306后,将CMS7311-orf224基因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CMS7311-orf224的植物表达载体pWR-CMS7311-orf224,通过酶切和PCR验证pWR-CMS7311-orf224载体构建正确.采用快速冻融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转化大白菜材料06J28,对转化植株的GUS、PCR和RT-PCR检测表明,获得了2个大白菜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orf224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静 张鲁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 对21份芥蓝(Brassica oleraceavar.alboglabra Bailey)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侧枝位置、叶柄颜色、花瓣颜色、花蕾颜色等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1.95%、57.24%、58.97%和54.76%,花蕾颜色的极差高达6;最特殊的花蕾颜色是绿紫相间,最淡的颜色是黄绿色。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颜色、果荚长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7.61处,把21份芥蓝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类群G1包括14份材料,其植株的生长势中等,株型较为一致,花瓣颜色均为白色,花薹粗细较为适中,平口时期较早,在遗传距离5.98处自然形成2个亚类,分别以Ba39和Ba35为代表;类群G2包括2份材料,即Ba27、Ba3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花薹很细,平口时期相对居中,代表材料为Ba27;类群G3包括4份材料,即Ba05、Ba09、Ba38、Ba43,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弱,子叶颜色、叶柄颜色、花茎颜色、花蕾颜色均为黄绿色,花瓣颜色为黄色,花薹较细,平口时期较晚,代表材料为Ba43;类群G4包括1份材料,即Ba41,其植株的生长势较强,平口时期很晚,并且叶片数很多。由此可见,21份芥蓝种质资源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为芥蓝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遗传转化中农杆菌抑制的研究
5
作者 孙伟生 王跃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913-9914,共2页
以农杆菌GV3101侵染预培养的无菌烟草叶方块,共培养2d后,外植体通过5种表面脱菌处理后转接在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和筛选培养。结果表明,共培养后的材料先用无菌水冲洗6~8遍,以脱去材料表面大部分农杆菌,再用2%(V/V)NaClO漂洗10mi... 以农杆菌GV3101侵染预培养的无菌烟草叶方块,共培养2d后,外植体通过5种表面脱菌处理后转接在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和筛选培养。结果表明,共培养后的材料先用无菌水冲洗6~8遍,以脱去材料表面大部分农杆菌,再用2%(V/V)NaClO漂洗10min,然后无菌水冲洗5遍,捞出后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水分,转接在抑菌和筛选培养基Ms+BA2.0mg/L+NAA0.1mg/L+Cef500mg/L+HygB20mg/L上的抑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 农杆菌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卓祖闯 万恩梅 +2 位作者 张鲁刚 张明科 惠麦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3-928,共6页
以大白菜易抽薹自交系06S1703和耐抽薹自交系06J32形成的P1、P2、F1、F2、B1和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大白菜抽薹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抽薹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 以大白菜易抽薹自交系06S1703和耐抽薹自交系06J32形成的P1、P2、F1、F2、B1和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大白菜抽薹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抽薹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中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5758和-13.619,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7552和-2.2577.B1、B2和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95%、95.13%和96.25%,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多基因效应,遗传率仅为1.39%,说明大白菜的抽薹性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可以进行早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抽薹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抗逆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8
7
作者 徐伟荣 王跃进 +2 位作者 王西平 郝炜 孙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1-857,共7页
将质粒pSB166中包含ED35s启动子、Omega元件及TNOS终止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到质粒pCAMBIA1303,构建了中间表达载体pWR306;以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白河35-1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葡萄芪合成酶基因(STS)、醛脱氢酶基因(ALDH),与... 将质粒pSB166中包含ED35s启动子、Omega元件及TNOS终止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到质粒pCAMBIA1303,构建了中间表达载体pWR306;以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白河35-1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葡萄芪合成酶基因(STS)、醛脱氢酶基因(ALDH),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GEM-TEasy-STS和pGEM-TEasy-ALDH;双酶切重组质粒及表达载体pWR306,将STS、ALDH基因片段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及醛脱氢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R-STS、pWR-ALDH,并用改进冻融法导入农杆菌GV3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葡萄芪合成酶基因 葡萄醛脱氢酶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植物长柄扁桃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罗树伟 郭春会 +1 位作者 张国庆 张应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的】研究长柄扁桃的光合能力,为长柄扁桃资源的利用及大面积栽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毛乌素沙漠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长柄扁桃野生种质资源地进行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 【目的】研究长柄扁桃的光合能力,为长柄扁桃资源的利用及大面积栽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毛乌素沙漠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长柄扁桃野生种质资源地进行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①长柄扁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主峰值在12:00且具有明显"午休"现象。②长柄扁桃幼龄树生态因子日变化幅度较大,2年生长柄扁桃叶片Pn峰值提前。③在长柄扁桃叶片Pn影响因子中,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作用呈显著直接正效应。④在导致光合"午休"的原因中,气孔限制因素占主导地位,各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⑤长柄扁桃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分别为25.69和2 175.53μmol/(m2.s)。CO2补偿点(CCP)、CO2饱和点(CSP)分别为57.30和1 085.19μmol/mol。【结论】长柄扁桃具有广泛的光强利用范围以及强大的光合潜能,综合表现出喜光且高效的光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 CO2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PGI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番茄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石玉 张军科 +2 位作者 张毅 洪晓娟 马锋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了验证苹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表达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获得转基因植株,培育抗病新品种,本研究用限制性内切酶SalⅠ、BamHⅠ将已克隆的苹果PGIP基因从克隆载体pMD-18T上切下,定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WR306的ED... 为了验证苹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表达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获得转基因植株,培育抗病新品种,本研究用限制性内切酶SalⅠ、BamHⅠ将已克隆的苹果PGIP基因从克隆载体pMD-18T上切下,定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WR306的ED35s启动子和TNOS终止子中间,成功构建了苹果PGI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WR306-PGIP及工程农杆菌,以番茄中蔬四号叶片及茎段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获得了8株PCR检测阳性的番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裂球性状的遗传与RAPD标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娜 郑晨光 +3 位作者 张鲁刚 胥宇建 张立志 付文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44-48,共5页
以有裂球现象的杂交一代大白菜单株自交构建的F2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大白菜裂球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标记。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延长生育期20d为大白菜裂球性状的最佳分析时期,其F2群体中不裂球与裂球植株符合3∶1分离比例,说明裂球性状是... 以有裂球现象的杂交一代大白菜单株自交构建的F2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大白菜裂球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标记。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延长生育期20d为大白菜裂球性状的最佳分析时期,其F2群体中不裂球与裂球植株符合3∶1分离比例,说明裂球性状是受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的,同时发现分离后代单株间裂球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差异,说明裂球性状还受到微效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以06J31×92S24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BSA法进行裂球性状RAPD标记,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与裂球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15-222。连锁分析发现,标记S15-222与裂球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8.876cM,可用于大白菜耐裂球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裂球性 遗传规律 RAPD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me Seedless葡萄胚珠、胚乳及胚发育与败育的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小宁 王跃进 +1 位作者 张剑侠 江淑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47-1953,共7页
对Flame Seedless葡萄胚珠、胚乳及胚的发育和败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并以有核葡萄品种北醇为对照对Flame Seedless的胚珠重量及纵横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Flame Seedless内、外珠被及珠孔发育异常,20%~30%的子房未出现... 对Flame Seedless葡萄胚珠、胚乳及胚的发育和败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并以有核葡萄品种北醇为对照对Flame Seedless的胚珠重量及纵横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Flame Seedless内、外珠被及珠孔发育异常,20%~30%的子房未出现受精现象,受精的胚珠重量和纵横径随着胚珠的发育,先呈增加趋势,在某一时期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最终退化为痕迹.(2)大约有30%的胚乳核能够进行正常分裂,形成胚乳组织,胚乳在花后30 d开始退化,其余胚乳核分裂异常.合子在盛花后第19天进行第一次分裂,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球形胚,此后胚开始退化;也有的合子始终不发生分裂,最终退化.(3)由于胚乳分裂异常和提早退化,胚缺乏营养致使其发育中止和败育.(4)Flame Seedless胚挽救的最佳接种时期在花后第3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无核 胚珠 胚乳 发育 败育 细胞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基质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薛书浩 孟焕文 +3 位作者 程智慧 彭婧 谢之春 于艳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112,119,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发酵后的部分农业有机废弃物替代草炭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棚朝冠"为试材,采用金宝贝基质营养土发酵助剂发酵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与自然腐熟的牛粪和河沙按体积比组配... 【目的】初步探讨发酵后的部分农业有机废弃物替代草炭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棚朝冠"为试材,采用金宝贝基质营养土发酵助剂发酵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与自然腐熟的牛粪和河沙按体积比组配成4种复合基质(基质A:60%玉米秸秆+20%河沙+20%牛粪;基质B:50%玉米秸秆+10%玉米芯+20%河沙+20%牛粪;基质C:50%玉米秸秆+10%稻壳+20%河沙+20%牛粪;基质D:40%玉米秸秆+10%玉米芯+10%稻壳+20%河沙+20%牛粪,以上均为体积分数),并配施烘干鸡粪和三元复合肥,以50%草炭+25%珍珠岩+25%蛭石(CK1)、常规土壤栽培(CK2)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对春夏季大棚番茄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栽培前,已添加等量基肥的4种复合基质,其容重、总孔隙度、pH值和EC值都在番茄无土栽培适宜的理想基质范围之内;在番茄定植后的整个生育期内,4种复合基质中只有基质B番茄的株高和茎粗接近于CK1和CK2;拉秧时基质B中番茄的根冠比最大;基质B的栽培效果在4种复合基质中最优,番茄产量仅比CK1和CK2分别减少1.1%和1.9%,番茄果实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与CK2相比分别提高72.3%和13.0%,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CK2相比极显著降低26.1%。【结论】复合基质B可以代替草炭用于大棚番茄的无土栽培,从而达到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解决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问题及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复合基质 无土栽培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品质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晓静 梁燕 +2 位作者 徐加新 孙亚东 闫见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108,共6页
番茄品质性状包括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3个主要方面。对3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17个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番茄红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达到95.42%,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7.43%,17... 番茄品质性状包括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3个主要方面。对3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17个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番茄红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达到95.42%,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7.43%,17个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32.83%;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的果形指数,果梗洼大小,果肩有无等外观商品品质与内在营养品质呈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7个主成分归纳为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0.99%;基于材料因子得分值将30份材料划分为6大类群。研究结果为品质性状的评价及这些种质材料在番茄品质改良方面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质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胚败育机理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跃进 江淑平 +1 位作者 刘小宁 张剑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87-1993,共7页
以Flame Seedless、大粒红无核和京可晶3个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对其胚和胚乳的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初步探索了胚败育机理.结果表明:Flame Seedless、大粒红无核和京可晶3个无核葡萄品种胚乳开始败育的时期分别为花后29、4... 以Flame Seedless、大粒红无核和京可晶3个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对其胚和胚乳的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初步探索了胚败育机理.结果表明:Flame Seedless、大粒红无核和京可晶3个无核葡萄品种胚乳开始败育的时期分别为花后29、42、34 d,胚开始大量败育的时期分别为花后39、51、45 d;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胚的败育是由于胚乳败育、胚缺乏营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 胚败育 细胞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丽 刘雅莉 +1 位作者 王跃进 徐伟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3-936,共4页
以东方百合“索邦”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序列全长1 307 bp,经BLA ST分析,与鸢尾、玉米、水稻等植物的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70%以上;与已经克隆的... 以东方百合“索邦”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序列全长1 307 bp,经BLA ST分析,与鸢尾、玉米、水稻等植物的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70%以上;与已经克隆的CHS cDNA序列相比,CHS DNA序列中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全长82 bp,符合TG-AG特征.将得到的序列提交G enB ank,序列号为DQ 471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CHS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9
16
作者 付文婷 张鲁刚 +2 位作者 胥宇建 张立志 牛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9-143,共5页
以15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Lour.) Olsson]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影响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2个品种的游离小孢子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出胚;各品... 以15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Lour.) Olsson]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影响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2个品种的游离小孢子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个花蕾产胚在0.25~65.4个之间;将成熟的子叶形胚及时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上,对提高植株获得率至关重要;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附加0.2mg.L-1的6-BA对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B5+0.2 mg.L-16-BA+0.02 mg.L-1NAA的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发育成植株;1/2 MS+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生根最适宜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小孢子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粉菌在不同抗病性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军科 罗世杏 +1 位作者 李小伟 王跃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5,170,共6页
【目的】探明葡萄白粉病侵染过程中病原与植物互作的关键时期。【方法】以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感病欧洲葡萄品种佳丽酿及其F1代抗病株系6-12-4和感病株系6-12-2为材料,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和解剖观察统计叶片的自然... 【目的】探明葡萄白粉病侵染过程中病原与植物互作的关键时期。【方法】以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感病欧洲葡萄品种佳丽酿及其F1代抗病株系6-12-4和感病株系6-12-2为材料,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和解剖观察统计叶片的自然带菌率。采集田间白粉病发病葡萄叶片,人工接种试验叶片,于接种后0,1,3,5和7d分别采集接种叶片,制片后显微观察,研究白粉菌在葡萄叶片表面的生长和侵染过程。【结果】田间自然条件下和田间人工套袋隔离2周后,葡萄抗、感白粉病植株的新稍叶片均存在自然带菌现象,但抗病植株带菌率较低。人工压片接种后,菌丝和分生孢子成功附着在感病和抗病植株的叶片表面。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不同抗病性葡萄叶片表面白粉菌的数量均增加,接种3 d后感病植株叶片表面的菌丝数量快速增加,并表现出白粉症状;抗病葡萄植株叶片表面的菌丝数量增加较慢,不表现白粉症状。感病材料上葡萄白粉病的侵染过程为: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然后在芽管顶端萌发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下方长出侵染丝并侵入叶片,完成侵染过程。【结论】葡萄白粉病菌与寄主识别反应的关键时期在接种后3 d内。白粉病人工接种前,葡萄叶片保持至少2周的隔离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白粉病 人工接种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子叶段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爱丽 张鲁刚 +3 位作者 武云霞 屈会玲 张明科 惠麦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1-586,共6页
为获得大白菜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6-BA和NAA浓度、供体苗态、外植体切割和接种方式对6种大白菜子叶段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白菜苗期为两片子叶绿色将展平、第一片真叶未露出、小苗直立生长时(播种5~6 d)为最佳苗态... 为获得大白菜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6-BA和NAA浓度、供体苗态、外植体切割和接种方式对6种大白菜子叶段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白菜苗期为两片子叶绿色将展平、第一片真叶未露出、小苗直立生长时(播种5~6 d)为最佳苗态;以保留单片子叶,在生长点处(即子叶柄基部和下胚轴交接处)先横切,然后纵切,去除顶芽,切除子叶顶端1/3竖直插入培养基为最佳切割和接种方式;在MS+7.0mg/L 6-BA+0.5mg/L NAA培养基上启动培养2~3d,再转入MS+5.5mg/L 6-BA+0.5mg/LNAA芽诱导培养基培养时再生频率最高;在供试的6种基因型材料中,橙色大白菜06J28子叶段再生频率最高,为90.4%,每块外植体再生芽数最高达1.14个,这一研究结果为大白菜转基因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子叶段 离体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基因枪转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师守国 梁东 +1 位作者 王顺才 马锋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682,共6页
以兰州百合试管苗鳞片叶为受体,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DHAR)转入兰州百合,并用GUS染色、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株系的检测.结果表明:以兰州百合鳞片叶为受体材料,在轰击压力1 100 psi、轰击距离6 c... 以兰州百合试管苗鳞片叶为受体,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DHAR)转入兰州百合,并用GUS染色、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株系的检测.结果表明:以兰州百合鳞片叶为受体材料,在轰击压力1 100 psi、轰击距离6 cm时,抗性率高达14%,转化率为1.5%;10 mg/L的潮霉素对鳞片叶具有很好筛选作用.GUS分析发现,转化株系叶片为蓝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抗性株系为转基因植株,且为单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遗传转化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亚东 梁燕 +2 位作者 吴江敏 罗雷 王晓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76,共3页
运用DPS软件对5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梗洼大小、果柄长度和单果质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形... 运用DPS软件对5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梗洼大小、果柄长度和单果质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番茄红素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硬度、果肉厚、商品果纵径与番茄红素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数量性状 番茄红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