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初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湿地景观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丁锐 张锦林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6期93-94,共2页
高校作为开放的教育机构,不仅科技实现与社会、城市共享,校内资源也将适时融入到社会中去,绿地、景观不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应为更多的市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校园湿地景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优美舒适的外部... 高校作为开放的教育机构,不仅科技实现与社会、城市共享,校内资源也将适时融入到社会中去,绿地、景观不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应为更多的市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校园湿地景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优美舒适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资源与社会共享,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担当着维系一定范围内的生态平衡、改善小气候的重要作用,同时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传递文化信息的责任。本文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探索在高校进行湿地景观建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 景观规划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宋籽霖 郭燕 +3 位作者 杨改河 任广鑫 冯永忠 周小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4-1629,共6页
为探索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玉米秸秆和鸡粪混合物为原料,在20、25、30、35、40℃下按不同干物质配比及初始发酵浓度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分析... 为探索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玉米秸秆和鸡粪混合物为原料,在20、25、30、35、40℃下按不同干物质配比及初始发酵浓度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分析不同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对发酵过程中pH值、累积产气量和TS产气量的影响,并对影响沼气发酵的各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初始发酵浓度和发酵温度是影响产气量的重要因子,鸡粪与玉米秸秆2∶1、初始发酵浓度为20%时沼气产量最大;发酵温度在35℃左右时,各处理均能达到最优发酵效果;各因子对沼气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温度>初始发酵浓度>配比。因此,适当调整发酵温度以及初始发酵浓度将会有效提高沼气发酵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玉米秸秆 沼气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猪粪、牛粪厌氧发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尹冬雪 刘娟娟 +5 位作者 季艳敏 刘伟 杨改河 任广鑫 冯永忠 周小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8-434,共7页
研究光照强度对猪粪、牛粪厌氧发酵的影响,为沼气池的改进、提高产气量提供参考。试验以猪粪、牛粪为发酵原料,设置0、6、12、24h4组光照梯度处理,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结果显示,不同光照强度下同... 研究光照强度对猪粪、牛粪厌氧发酵的影响,为沼气池的改进、提高产气量提供参考。试验以猪粪、牛粪为发酵原料,设置0、6、12、24h4组光照梯度处理,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结果显示,不同光照强度下同一发酵原料的产气量差别较大,猪粪、牛粪在12h光照条件下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是0h光照条件下的(黑暗)1.80、2.34倍;相同的光照强度不同发酵原料产气量存在差别,0h光照条件下(黑暗)猪粪的累积产气量为8136mL,牛粪的累积产气量为3282.5mL;光照条件改变发酵料液的理化性质,使累积产气量与发酵料液的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pH值、氨态氮的相关性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牛粪 厌氧发酵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植物景观生态设计浅析
4
作者 折小园 邵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通过对现代农业概念的解读,结合相关实例,简要概括了现代农业植物景观的内容及生态的设计手法,提出了现代农业植物景观生态设计应遵循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最终目的,结合不同现代农业景观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植物景观 生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夜景观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晶 范崇辉 张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7-199,共3页
通过对植物夜景观重要性与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介绍了不同植物材料的照明技术,阐明应将植物与灯光有机结合,以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夜间环境。
关键词 植物 设计 夜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陕西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卿明华 海江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85-188,共4页
通过对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陕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业单产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升级缓慢,劳动力转移水平低;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存在弊端。通过研究提出实现陕西农民增收... 通过对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陕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业单产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升级缓慢,劳动力转移水平低;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存在弊端。通过研究提出实现陕西农民增收的途径为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生产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构筑农业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制约因素 增收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