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量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熠 孟坤杰 +2 位作者 赵红琼 米克热木.沙衣布扎提 张小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9-243,共5页
为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量,评估基于卵黄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恩诺沙星的可行性,用活性脂法将恩诺沙星同卵清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和包被抗原并用紫外光谱进行验证。用聚乙二醇-6000提取卵黄抗体。五免之后效价达... 为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量,评估基于卵黄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恩诺沙星的可行性,用活性脂法将恩诺沙星同卵清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和包被抗原并用紫外光谱进行验证。用聚乙二醇-6000提取卵黄抗体。五免之后效价达到峰值1∶32 000。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包被原质量浓度、卵黄抗体的稀释倍数和IC_(50)分别为38 ng/m L、1∶64 000和18.207 ng/m L,回归曲线方程为y=0.891 1-0.016 5x(R^2=0.990)。结果表明,制备的抗恩诺沙星卵黄抗体为进一步建立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的残留的免疫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卵黄抗体 药物残留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添加剂与动物福利相结合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汤建立 吴永继 +1 位作者 王树中 赵善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由散养式到集约化模式的转变,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动物疫病不断暴发、畜禽产品品质严重下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养殖场滥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菌...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由散养式到集约化模式的转变,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动物疫病不断暴发、畜禽产品品质严重下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养殖场滥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甚至出现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也向人类发出了严峻的挑战。论文主要阐述通过合理使用中药添加剂改善动物福利,从而促进畜牧产业良性发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添加剂 动物福利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黎 郭抗抗 +4 位作者 王静 刘伟 曹伟伟 吕其壮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31,共7页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序列,分别选取各自的保守区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PPV、PR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部分猪场的286份病料及血样进行检...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序列,分别选取各自的保守区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PPV、PR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部分猪场的286份病料及血样进行检测,从对临床健康猪全血样品中PPV、PRV和PCV-2的检测结果看,PCV-2在正常猪群中有一定比例的存在,同时在个别猪场也存在PRV和PCV-2双重感染的现象;从临床患病猪病料中检测发现,PRV和PCV-2混合感染较严重,并有PPV+PRV+PCV-2三重感染发生;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项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9%以上,说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NS2 3′端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幼聪 张彦明 +3 位作者 康恺 向华 汤智慧 张三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7,共4页
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S2中克隆得到猪瘟病毒(CSFV)NS2 3′端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克隆了大小为363 bp NS2 3′端的基因,重组载体pET-NS2-C363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 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S2中克隆得到猪瘟病毒(CSFV)NS2 3′端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克隆了大小为363 bp NS2 3′端的基因,重组载体pET-NS2-C363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大小为33.84 ku,与预期结果一致。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S2蛋白与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材料及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NS2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剑 王萌 +2 位作者 周兆祥 陈琛 张小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224-3229,共6页
目的建立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方法将重氮化后的2-氨基-5-磺基苯甲酸与2-萘酚经偶氮反应合成带羧基基团酸性橙Ⅱ,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酸性橙Ⅱ人工抗原。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合成的... 目的建立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方法将重氮化后的2-氨基-5-磺基苯甲酸与2-萘酚经偶氮反应合成带羧基基团酸性橙Ⅱ,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酸性橙Ⅱ人工抗原。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合成的酸性橙Ⅱ半抗原进行结构分析,并用紫外光谱扫描法和蛋白质电泳法鉴定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并计算偶联比。结果通过偶氮反应及碳二亚胺法最终得到纯化后的酸性橙Ⅱ半抗原约47 mg,核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酸性橙Ⅱ半抗原。经SDS-PAGE、N-PAGE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均显示酸性橙Ⅱ人工抗原蛋白分子质量大于BSA,所带负电荷大于BSA,且合成后的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具有吸收峰叠加效应,均表明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偶联比为20.9:1。结论此方法能够成功合成酸性橙Ⅱ半抗原和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特异性酸性橙Ⅱ抗体和建立酸性橙Ⅱ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橙Ⅱ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子伴侣Jiv9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幼聪 郭抗抗 +5 位作者 张彦明 李宇立 张倩 程媛媛 张三东 彭维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3,共5页
克隆到猪Jiv90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从猪血管内皮细胞中克隆到Jiv90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为693 bp的基因,重组质载体pET-32a-Jiv90... 克隆到猪Jiv90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从猪血管内皮细胞中克隆到Jiv90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为693 bp的基因,重组质载体pET-32a-Jiv90所表达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大小为46 ku,与预期结果一致。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制备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v90 pET-32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轶敏 张琬 +5 位作者 张蔚然 代阳 刘新峰 李新 郭宏 丁向彬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为探究microRNA-139(miR-139)在体内对小鼠失神经腓肠肌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模型,然后将10 nmol miR-139 inhibitors注射至小鼠失神经腓肠肌组织中,14 d后qRT-PCR检测miR-139的表达量,比较肌肉湿重和... 为探究microRNA-139(miR-139)在体内对小鼠失神经腓肠肌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模型,然后将10 nmol miR-139 inhibitors注射至小鼠失神经腓肠肌组织中,14 d后qRT-PCR检测miR-139的表达量,比较肌肉湿重和肌纤维直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HC的表达量,研究miR-139表达改变对肌肉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miR-139 inhibitors注射后显著增加失神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纤维直径,说明miR-139对体内肌肉的发育分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失神经 肌萎缩 microRNA-1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葡萄球菌素基因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检测及转基因核供体细胞的制备
8
作者 上官陶 张勃伟 +2 位作者 孙薇薇 黄欣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4-137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EPB),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制备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提供核供体细胞。本研究以pEGFP-C1为载体骨架,通过PCR扩增牛2.6kb的β-酪蛋白5′调控区及0.6kb的3′侧翼区(poly... 本研究旨在构建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EPB),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制备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提供核供体细胞。本研究以pEGFP-C1为载体骨架,通过PCR扩增牛2.6kb的β-酪蛋白5′调控区及0.6kb的3′侧翼区(poly A)序列作为调控序列,制备成含有绿色荧光和新霉素筛选标记的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转染试剂FuGene HD反复转染牛pEPB乳腺上皮细胞3~5次,用催乳素诱导后,经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用电转染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后,把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并提取其基因组,因为溶葡萄球菌素基因是外源基因,经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上。结果表明,溶葡萄球菌素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并整合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得到了转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的核供体细胞。结果显示,本研究所获得的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可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细胞进行转基因克隆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素基因 乳腺特异表达 牛乳腺上皮细胞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转基因核供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胞周期蛋白A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9
作者 范丽 唐青海 +2 位作者 张彦明 刘伟 仝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7,共9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猪细胞周期蛋白A基因(CyclinA),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中表达,以验证其功能。以人的CyclinA基因为信息探针,经电子克隆得到猪CyclinA基因,通过RT-PCR和DNA测序验证电子克隆结果并对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用RT-PCR... 本研究旨在克隆猪细胞周期蛋白A基因(CyclinA),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中表达,以验证其功能。以人的CyclinA基因为信息探针,经电子克隆得到猪CyclinA基因,通过RT-PCR和DNA测序验证电子克隆结果并对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用RT-PCR、Westernblot研究它在SUVEC中的表达情况。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它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以及用MTS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如下:核酸测序证明RT-PCR产物同电子克隆结果相符。该cDNA包含129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32个氨基酸,经NCBIBLAST分析,该基因定位于猪的8号染色体上。Westernblot结果显示CyclinA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稳定表达该基因的细胞,其G1期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细胞增加了15%~20%,而S期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细胞减少了约18%;MTS法检测显示细胞株SUVEC-CycAGFP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作者成功克隆到新基因猪源细胞周期蛋白A,并验证了其生物学功能,为今后开展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周期蛋白A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胞周期蛋白A基因 克隆 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真核表达 细胞周期 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