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园协同”模式下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杨宏博
冯永忠
刘耀斌
高永强
路金平
|
《中国种业》
|
2025 |
0 |
|
|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多组学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
路田
刘子辉
赵鹏
邱四春
王晓明
郑炜君
韩德俊
毛虎德
宋卫宁
陈新宏
奚亚军
王中华
吉万全
康振生
许盛宝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黄龙山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效应 |
杜姚瑶
格桑曲珍
李向阳
张琦
刘涵宇
韩新辉
|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陕西省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农林复合生产模式能值评价及可持续性分析 |
梁悦琪
李硕
刘俊
路梦妍
韩新辉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基于主成分投影模型的西北农村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及应用 |
魏红英
王兰英
邱凌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6
|
《西北农业学报》30年科研报道之变迁 |
成敏
潘学燕
史亚歌
顾玉兰
丁秀梅
陈利芳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7
|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 |
李胄
唐保善
|
《中国棉花》
|
2012 |
0 |
|
|
8
|
高产优质广适多用彩色小麦品种—稷麦8号 |
奚亚军
孙风丽
张超
晁漫宁
祁皓天
刘曙东
李宏斌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高产优质抗叶锈病小麦新品种—西农599 |
杨明明
董剑
高翔
赵万春
李晓燕
郑新
崔超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作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孟敏
袁伟斌
李论
李金丽
杜晓倩
张朝阳
|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西农719 |
谢彦周
王成社
李立群
杨辉
简俊涛
刘耀斌
李学军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氮、钾肥减量对沙地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
王雯
吴腾帅
刘梦圆
白海庆
刘柏林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3
|
彩色小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应开
孟天琪
高旺南
玉应罕
田汉钊
武军
张正茂
刘玉秀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4
|
小麦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影响研究 |
张玉燕
周红伟
叶皓炫
张晓科
郭波莉
赵海燕
张影全
|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
马本兴
崔赫
赵海波
王营
郑豫川
高翔
杨明明
赵万春
李晓燕
董剑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6
|
陕西省和山西省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
李佳琪
王彩叶
奚柳芸
夏富丽
张嘉乐
李春莲
谢飞舟
尹祥杰
祁伟亮
朱艳天
袁凤平
康振生
韩德俊
曾庆东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7
|
高温胁迫下冷型小麦的抗逆性评估及其生理响应研究 |
李培华
李杰
孟祥宇
孙玉晨
冯永佳
李云丽
刁邓超
赵雯
吴玮
韩德俊
张嵩午
郑炜君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陕西关中地区带状间作模式下夏播玉米品种筛选 |
万其鑫
张洋
杨艺恒
杨永军
李得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9
|
基于LCA方法的“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
赵至琛
冶会锋
陈飞
聂园军
王威雁
廖允成
温晓霞
|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0
|
人工刺槐恢复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王美璇
察心雨
张硕弘
赵雨晴
王珺
韩新辉
杨改河
任成杰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