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 被引量:39
1
作者 雷雨 韩德俊 +1 位作者 曾庆东 何东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6-232,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首先利用Hyper 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受条锈菌侵染后不同发病程度的小麦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析叶片区域与背景的光...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首先利用Hyper 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受条锈菌侵染后不同发病程度的小麦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析叶片区域与背景的光谱特征,对555 nm波长的特征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掩膜图像,并用掩膜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膜处理,提取仅含叶片的高光谱图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利于条锈病病斑和健康区域分割的第2主成分(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PC2)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分割出条锈病病斑区域;最后根据条锈病病斑区域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270个不同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的叶片样本中,265个样本可被正确分级,分级正确率为98.15%。该研究为田间小麦条锈病害程度评估提供了基础,也为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病害程度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分析 分级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互补的光伏木耳大棚智慧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琳 张孝存 +2 位作者 韩文霆 陈垚 刘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154,共9页
【目的】针对光伏木耳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现代设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设计光伏农业大棚供能系统和改造传统大棚控制方式。【方法】设计一种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光、水、热、储微能源网络和物联网智慧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能源需求... 【目的】针对光伏木耳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现代设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设计光伏农业大棚供能系统和改造传统大棚控制方式。【方法】设计一种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光、水、热、储微能源网络和物联网智慧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能源需求和供应,同时利用控制系统为木耳生产、管理提供远程客户端服务。【结果】微能源网络系统中,光伏发电量为13654(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92%,直接用于需求侧负荷;水轮机发电量为1108(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8%,用于无光环境下的系统补能;盈余电能为5109(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34.6%,用于相变储热和蓄电池储能,或者送入配电网。控制系统采集点温度正常值设置为20~25℃,预警值设置为15~32℃,采集点空气相对湿度正常值设置为90%~95%,预警值设置为80%~98%,测试过程中通风系统、供热装置和报警系统正常工作。【结论】通过不同状态下微能源网络系统的功率调配,能够提高光伏大棚能源利用率,同时自动调控大棚环境参数,满足了木耳大棚远程遥控和预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微能源网络 木耳大棚 物联网 智慧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