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研究
1
作者 罗博文 杨丹丹 罗剑朝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9期7-13,共7页
论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构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亟需从金融支持法规、政策性金融等五个方面健全大学农业科... 论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构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亟需从金融支持法规、政策性金融等五个方面健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2)优先建立政策性金融支持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和商业性金融支持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注重构建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并以担保保险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生态环境机制为辅助机制,进而完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金融支持机制,提升金融对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金融支持机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示范站的科技扶贫模式及其减贫效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郎亮明 张彤 陆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8,共10页
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减贫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其减贫机制,并运用陕西省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4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 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减贫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其减贫机制,并运用陕西省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4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扶贫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具有显著减贫效应,即农户通过参与农业科技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农业信息服务和产业组织化带动4种扶贫方式,不仅能提高其家庭农业收入,也能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的概率;(2)不同科技扶贫方式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业科技培训的减贫效应较为突出,而农业信息服务的减贫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3)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扶贫参与度低于非贫困户。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与组织保障的力度,引导高校优势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借鉴“西农模式”为深入推进区域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示范站 科技扶贫 减贫效应 西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个体响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斐 蔡洁 +1 位作者 李晓静 夏显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9,共8页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在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响应程度尤为关键。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农户响应机理的解析,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二元Logi...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在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响应程度尤为关键。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农户响应机理的解析,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二元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融合认知、融合意愿与融合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农户价值认知、融合意愿直接影响其融合行为,政策认知与风险认知通过融合意愿间接影响融合行为,种植年限对融合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对融合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及地理位置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的融合行为决策。因此,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要在提高农户融合政策认知度的基础上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体的参与能力,并积极引导融合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 个体响应 农户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信任、村庄民主参与与扶贫政策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1 位作者 刘斐 夏显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9,共6页
为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利用2017年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4省632份农户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政治信任、村庄民主参与对农户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被调查农户的政治信任和村庄民主参与状况整体... 为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利用2017年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4省632份农户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政治信任、村庄民主参与对农户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被调查农户的政治信任和村庄民主参与状况整体处于一般水平,政治信任、村庄民主参与对农户扶贫政策满意度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采用Blinder-Oaxaca分解法分解不同类型农户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发现政治信任是影响贫困户的主因,村庄民主参与的主要作用人群为非贫困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村庄民主参与 扶贫政策 满意度 有序PROBIT模型 Blinder-Oaxaca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不确定性、产业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谭永风 陆迁 郎亮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探讨市场不确定性、产业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减贫效果的影响机制,对于管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风险、提高产业扶贫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陕西省秦巴山区776户农户调研数据,借助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市场不确... 探讨市场不确定性、产业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减贫效果的影响机制,对于管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风险、提高产业扶贫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陕西省秦巴山区776户农户调研数据,借助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市场不确定性、产业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在反事实假设的基础上估计了农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平均处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产业扶贫项目参与能有效缓解贫困脆弱性,相较于未参与农户,参与农户贫困脆弱性显著降低26.22%。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不确定性显著抑制农户产业扶贫参与,且加深了农户贫困脆弱性。基于此,从合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搭建有效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得出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不确定性 产业扶贫项目参与 农户贫困脆弱性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感知视角下的科技扶贫减贫绩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郎亮明 陆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7,共16页
利用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农户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扶贫科技资源供给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扶贫主体形象与制度信任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扶贫科技资源供给特征优... 利用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农户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扶贫科技资源供给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扶贫主体形象与制度信任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扶贫科技资源供给特征优化整体上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减贫感知绩效,其中匹配性、可得性与多样性特征对减贫感知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覆盖面特征不具有显著影响;扶贫主体形象在扶贫资源供给特征与农户减贫感知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制度信任在扶贫主体形象的中介作用中具有积极的调节效应,即农户对相关扶贫政策信任程度越高,扶贫主体形象改善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扶贫 减贫感知 扶贫主体形象 制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贫困与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微观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涛 史雨星 +2 位作者 Chien Hsiaoping 乔丹 赵敏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7,共14页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探究不同维度贫困状况对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对于贫困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以及精准脱贫的实现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荞麦种植户微观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探究不同维度贫困状况对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对于贫困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以及精准脱贫的实现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荞麦种植户微观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贫困地区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并在界定和划分不同贫困维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维度贫困状况对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劳动力和化肥投入有较高依赖性,对良种、机械和新技术的采纳明显不足;农户技术效率均值为0. 814,有近1/3的农户低于该值,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均是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且尤以能力贫困更为突出。据此建议: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宜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装备,提高财政补贴的力度和范围;提高杂粮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制定差别化、高质量扶贫政策,挖掘杂粮产业"后发优势"潜力,积极把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注重物质、经济帮扶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脱贫质量,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多维贫困 杂粮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函数 荞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调查统计数据集
8
作者 张丽霞 刘奇 +1 位作者 李绍亭 任彦军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大部分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疾病多发等问题。因此,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陕北、关中、陕南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大部分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疾病多发等问题。因此,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陕北、关中、陕南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方面差异,旨在探索三大区域健康膳食模式及有效干预措施,为解决农村居民营养失衡提供重要参考。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微观调研,共发放问卷540份,有效问卷530份,有效率高达98.14%。本次调查以电子版问卷为主,以纸质版问卷为辅,采取入户一对一现场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调研问卷主要包括村庄和家庭基本情况、居民年收入及支出、居民食物消费、食物网购、身体健康状况及医疗支出等信息。综上,陕西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数据集的共享,为改善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促进膳食营养提供了数据支持,助推了食物消费升级和营养健康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农村居民 食物消费 营养健康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