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业总生产率指标的初步研究
- 1
-
-
作者
冯海发
-
机构
西北农学院农经系
-
出处
《统计研究》
1986年第3期39-43,共5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农业经济学界对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农产品成本、农业商品率、农民收入水平及增长率、盈利率等。这些指标都有着各自的作用,但是,仅用这些指标要对农业经济效益作出全面评价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单项经济指标仅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单项指标之间往往还会出现相互掩盖的情形,比如,土地生产率的高水平,就有可能掩盖肥料等流动投入生产率的低水平;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也有可能掩盖机械等固定投入生产率的低水平。这说明,单项评价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
关键词
总生产率
农业经济效益
投入指数
农业产出
态农业
固定投入
土地投入
权数
土地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农业技术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 2
-
-
作者
冯海发
-
机构
西北农学院农经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3期89-96,共8页
-
文摘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我国农村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变革。而农业技术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技术结构的调整,要受农村经济结构理论的指导,但技术结构本身又有它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此,探讨农业技术结构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农业技术结构的基本涵义农业技术是人类根据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农事操作的方法、技能、生产手段及其它物质装备的总称。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系统。
-
关键词
农业技术结构
农业技术政策
机械技术
生物技术
发展趋势
现代技术
农业生产
传统技术
农村经济结构
有机肥料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土地级差收入来自农业内部——与赵瑞彰同志商榷
- 3
-
-
作者
陈渝
-
机构
西北农学院农经系
-
出处
《经济问题》
1985年第6期53-54,共2页
-
文摘
土地级差收入是农业企业因所利用的土地自然生产率较高,位置较有利,或在同等条件下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而提高了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收入。它的实质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对于这部分利润的来源,传统的说法是:优等土地上的农产品,其个别价值低于这种农产品的社会价值,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间存在的差额,就形成了经营优等地生产者的级差收入,并强调它的实体仍是农业劳动者的劳动。
-
关键词
社会价值
超额利润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级差收入
生产者
生产资料
不等价交换
农业企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试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级差地租问题
- 4
-
-
作者
张权柄
-
机构
西北农学院农经系
-
出处
《经济问题》
1983年第10期25-28,18,共5页
-
文摘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新条件下的级差地租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农村的一些新的经济问题,调节集体经济内部的经济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一) 大家知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所有制农业经济中的级差地租(或称级差土地收入)。
-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集体所有制
经济关系
农业经济
生产资料
经济问题
新条件
联产承包责任制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