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爱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石爱虎目前,发达国家所谓的农业基础设施,系指在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与社会条件有机整体的总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石爱虎目前,发达国家所谓的农业基础设施,系指在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与社会条件有机整体的总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但并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基础设施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的外部性与农业政策目标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礼力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弱势,源于农业的“市场效率”低于其他产业,而农业又具有提供消费以外的价值,其外部性不能被“市场效率”所体现。因此,实行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已为我国农业发展之必需,而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能够...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弱势,源于农业的“市场效率”低于其他产业,而农业又具有提供消费以外的价值,其外部性不能被“市场效率”所体现。因此,实行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已为我国农业发展之必需,而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能够达成社会公平福利、国家稳定和安全以及社会成本最低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效率 社会效率 农业外部性 农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地价评估原理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水杏 包纪祥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21,共3页
小城镇地价评估原理初探刘水杏包纪祥一、我国小城镇地价评估工作存在的缺陷及根源与大中城市相似,目前小城镇地价评估的基本思路也是土地定级与估价结合进行,即先进行土地定级再在级内分用途确定基准地价,以基准地价为基础对各宗地... 小城镇地价评估原理初探刘水杏包纪祥一、我国小城镇地价评估工作存在的缺陷及根源与大中城市相似,目前小城镇地价评估的基本思路也是土地定级与估价结合进行,即先进行土地定级再在级内分用途确定基准地价,以基准地价为基础对各宗地进行具体情况修正得到宗地地价。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地价评估 评估原理 城镇地价 土地产权主体 土地所有权 土地价格 土地权利 基准地价 路线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土流失的人为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恩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剖析水土流失加剧的成因,不能不涉及人为侵蚀这个根本问题。人为侵蚀主要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它的实质是人口需求侵蚀,经济增长侵蚀。有效运用经济手段是协调人类需求、经济增长与水土保持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经济角度提出了... 剖析水土流失加剧的成因,不能不涉及人为侵蚀这个根本问题。人为侵蚀主要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它的实质是人口需求侵蚀,经济增长侵蚀。有效运用经济手段是协调人类需求、经济增长与水土保持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经济角度提出了防治人为侵蚀的10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成因 人为侵蚀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农产品质量及质量保证体系
5
作者 陆迁 霍学喜 穆普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6年第3期39-41,共3页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但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供给却表现为...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但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供给却表现为品种不全,低品质增加,形成短缺与剩余、买难与卖难同时并存、交替出现的农产品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又诱发出农产品生产、转化、加工、储存、运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需求 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消费者需要 农产品生产 城乡居民 市场结构 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要素 质量监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推动集体农地流转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财斌 王志彬 《山西农经》 1997年第6期47-52,共6页
建立集体农地流转制度是当前土地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在于,农户获得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使他们一方面对土地经营有稳定的预期,避免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有效防止耕地不断细分的趋势;一方面又能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 建立集体农地流转制度是当前土地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在于,农户获得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使他们一方面对土地经营有稳定的预期,避免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有效防止耕地不断细分的趋势;一方面又能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并为无地农业人口提供获得土地经营权的途径和机会。可见,集体农地流转对我们这个人均耕地仅为1.3亩的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权理论的角度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产权制度 集体农地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