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6
1
作者 冯海发 李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6-62,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及在不同阶段上农业发展政策的取向,并在此理论背景下讨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问题。一、工业化成长的三个阶段在经济学文献中,工业化在理论家们的笔下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就其实质而言,... 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及在不同阶段上农业发展政策的取向,并在此理论背景下讨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问题。一、工业化成长的三个阶段在经济学文献中,工业化在理论家们的笔下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就其实质而言,工业化是生产资源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或更广泛讲是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一个动态再配置过程,这一过程以工业生产的资本化扩张以及其在经济总体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取得支配地位为主导。生产资源不断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资源就业结构不断走向高度化,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是这一过程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张,总体经济增长来源于工业的份额不断增大,来源于农业的份额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过程 农业发展政策 农业保护政策 工业发展 成长阶段 农业剩余 基本特征 不同阶段 非农产业 剪刀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地域组合规律及综合防御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忆邵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4年第3期24-29,共6页
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地域组合 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中等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移转问题
3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姜长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8-13,7,共7页
本文在剖析了我国中等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中等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未来对策。作者认为,加强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对于促进中等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劳动力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投资的运行及其分析
4
作者 罗剑朝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6-91,共6页
本文从设定农业投资的内涵边界入手,对目前关于农业投资作用的两种流行倾向进行了评析,指出农业投资仅仅是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对农业投资运行特征及运行目标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农业投资运行的过程划分为前后相... 本文从设定农业投资的内涵边界入手,对目前关于农业投资作用的两种流行倾向进行了评析,指出农业投资仅仅是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对农业投资运行特征及运行目标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农业投资运行的过程划分为前后相继的构建阶段与使用阶段,并针对中国农业投资连年递减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投资机制的思路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资主体 农业贷款 农业投资机制 农业投资作用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力 投资效应 运行目标 建立健全 农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投资的运行及其分析
5
作者 罗剑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51,共6页
一、农业投资运行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农业投资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这决不是偶然的。从本质上讲,农业投资就是依赖资本形成(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推进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一、农业投资运行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农业投资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这决不是偶然的。从本质上讲,农业投资就是依赖资本形成(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推进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与研究这一问题,是基于以下经济背景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资 工农业增长速度 运行目标 农业投资作用 农户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基本建设 农业生产力 农村社区 投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运用
6
作者 罗剑朝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23,共5页
农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运用罗剑朝农业投资的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从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和方式,对农业投资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激励、调节与控制,以实现农业投资总量均衡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 农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运用罗剑朝农业投资的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从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和方式,对农业投资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激励、调节与控制,以实现农业投资总量均衡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投资进行宏观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资 宏观调控 投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技术市场
7
作者 韩立民 《科学管理研究》 1987年第4期16-18,共3页
一、农业技术市场的特征农业技术市场与一般的物质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下述几方面特征: (一)广延性与服务性。由于农业技术市场不限于某一固定场所,而体现为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动态过程,涉及到流通领域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许多环节... 一、农业技术市场的特征农业技术市场与一般的物质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下述几方面特征: (一)广延性与服务性。由于农业技术市场不限于某一固定场所,而体现为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动态过程,涉及到流通领域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许多环节,同时表现为较长的成果转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市场 技术商品价格 农业科技 不完全竞争 农业技术商品 科学技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成果转化 动态过程 流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经济的基础结构
8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1期29-36,共8页
农村经济基础结构,是指为农村的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共同条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和设施。基础结构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条件与基础。缺乏现代化的基础结构,要建成现代化的农村经济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国... 农村经济基础结构,是指为农村的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共同条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和设施。基础结构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条件与基础。缺乏现代化的基础结构,要建成现代化的农村经济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结构仍然十分落后,基本上没有摆脱自给半自给的封闭格局,与农村经济的深层发展极不适应。本文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基础结构现代化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结构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 我国农村 物质生产部门 交通运输系统 现代化 商品化 基本对策 生物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 被引量:36
9
作者 庹国柱 丁少群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64-69,41,共7页
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庹国柱,丁少群所谓农作物保险区划,就是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相关性和农作物危险的一致性为标志,按照保险经营的要求,将不同作物可能遭受的危险和费率等级进行评判和分... 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庹国柱,丁少群所谓农作物保险区划,就是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相关性和农作物危险的一致性为标志,按照保险经营的要求,将不同作物可能遭受的危险和费率等级进行评判和分区。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认识农作物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保险区划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户兼业化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海发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9期24-28,共5页
近年来,农户兼业化作为一个普遍的世界事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农户兼业化的价值判断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户经营方式的取向,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似乎是自然的;对农户兼业化的不同价值判断必然对其历史命运得出不同结论,... 近年来,农户兼业化作为一个普遍的世界事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农户兼业化的价值判断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户经营方式的取向,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似乎是自然的;对农户兼业化的不同价值判断必然对其历史命运得出不同结论,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似乎也是正常的。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农户兼业化是小农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它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我国不能选择农户兼业化的道路。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谈谈我对农户兼业化历史命运的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业化 农业生产 历史命运 兼业农户 农业专业化 经营方式 农户经营规模 农业剩余劳动力 土地经营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土地货币估价的理论与方法
11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6期70-76,共7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有没有价格?如果有,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悬案”。土地价格研究,对于计算农业总生产率,对于解决国土整治、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效果评价、农村土地转包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有没有价格?如果有,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悬案”。土地价格研究,对于计算农业总生产率,对于解决国土整治、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效果评价、农村土地转包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土地的价值及其实体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要回答土地有无价格,先得回答土地有无价值。在我国经济学界,正统观点认为,土地没有价值,因为土地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是劳动产品。不承认土地有价值,由土地无价值而导致土地无价格,从而导致用地无代价,进而导致滥用和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实践证明,这已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危害。土地无价值的观点,不只是在实践上有害,就是在理论上也难以成立。我们知道,土地尽管是大自然的“恩赐”,不是劳动所创造,但人们要利用土地,必须首先开发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土地所有权 开发利用 社会主义社会 土地收益 土地资源 物化劳动 资源价值 无价值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
12
作者 冯海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8,共7页
本文使用结构调整定量分析指标,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全面认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及成就提供依据。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指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产业系统的产出,另一是从产... 本文使用结构调整定量分析指标,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全面认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及成就提供依据。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指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产业系统的产出,另一是从产业系统的投入,再一是从产业系统的调整,三者分别形成了产出结构指标、投入结构指标和结构变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产业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