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农业灾情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卜凤贤 《古今农业》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民国时期(1912~1949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但农业灾害的发生极为频繁,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分析民国时期的农业灾情并探讨其成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民国灾荒史。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业灾害 旱灾 农业生产 省水 湖北水灾 减轻灾害 人为因素 河南 地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灾害成灾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振才 卜风贤 惠富平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3期17-21,共5页
从农业灾害的发生过程入手, 重点探讨了自然变异因子在一定发生阶段上为害农业生产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农业灾害 成灾机理 社会效应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农业税收的特点与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章蓬 齐矿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农业税收政策 常年产量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边区政府 农民负担 救国公粮 农业税制 单位面积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灾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卜逢贤 《古今农业》 1999年第3期78-82,共5页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日益加剧,发展减灾农业随之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减灾农业就其内容而言是指具备一定减灾能力的农业。农业生产是在开放的自然系统中进行的,受自然因素变异的影响很大,水、旱、风、雹、光、...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日益加剧,发展减灾农业随之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减灾农业就其内容而言是指具备一定减灾能力的农业。农业生产是在开放的自然系统中进行的,受自然因素变异的影响很大,水、旱、风、雹、光、温、病、虫、沙、土等都会对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产生破坏作用,造成灾害,导致农业减产或绝收。这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减灾防灾的意义更加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减灾 减灾农业 防洪减灾 农业灾害 农业生产 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 灾害教育 减灾效益 农业技术 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5
作者 李玉成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集体经济 农业发展 持续发展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几个前提条件
6
作者 卜逢贤 章蓬 杨九龙 《古今农业》 1998年第2期57-61,共5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农业产业化问题近年来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学界对农业产业化更是大加赞扬,称之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生的第二次大的变革。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农业产业化问题近年来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学界对农业产业化更是大加赞扬,称之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生的第二次大的变革。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试点成功,这一全新的农村经济经营模式在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村经济 龙头企业 西部地区 经营模式 支柱产业 猕猴桃 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政全书》的水利建设思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吴 胡尊让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94,共4页
《农政全书》重视水利建设,力主发展西北水利,强调兴建水利工程必须搞好计划、设计,要合理负担、使用水利经费,要选拔水利管理人才,建立水利管理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水利工程劳动力的征集工作。该书注重用水管理,提出要公正... 《农政全书》重视水利建设,力主发展西北水利,强调兴建水利工程必须搞好计划、设计,要合理负担、使用水利经费,要选拔水利管理人才,建立水利管理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水利工程劳动力的征集工作。该书注重用水管理,提出要公正裁处水利纠纷,合理分配水利收益,惩处破坏水利设施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政全书 用水管理 徐光启 经费 水利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史记·河渠书》札记 被引量:3
8
作者 惠富平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24-29,共6页
近来习读《史记·河渠书》,体会颇深。古代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兴衰和人民生命安危,规划与修治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河渠书》本身看,司马迁对汉武帝治河开渠的举动颇为赞赏。在《河渠书》中司马迁首先... 近来习读《史记·河渠书》,体会颇深。古代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兴衰和人民生命安危,规划与修治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河渠书》本身看,司马迁对汉武帝治河开渠的举动颇为赞赏。在《河渠书》中司马迁首先追记了三代水利,然后主要论述西汉治河开渠之事,申明水利兴修的利害关系,并特别注重农田灌溉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表现出对水利问题的卓越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河渠书 《河渠书》 《史记》 兴修水利 农田灌溉 水利建设 淮河流域 关中 灌溉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本源考
9
作者 刘吴 《农业考古》 1999年第3期200-204,210,共6页
关键词 《管子》 农本思想 农业生产 发展农业 农业发展 生产劳动 商君书 工商业 农本工商末 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灾害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蓬 杨九龙 卜风贤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2-96,共5页
通过对灾害理论问题研究的大量资料分析,从学科创立、出版论著、研究工作、学术交流及灾害教育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灾害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特征;提出了目前我国灾害学研究中存在的学科义界、灾害范畴、灾害分类及评估... 通过对灾害理论问题研究的大量资料分析,从学科创立、出版论著、研究工作、学术交流及灾害教育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灾害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特征;提出了目前我国灾害学研究中存在的学科义界、灾害范畴、灾害分类及评估方法等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灾害学 学科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性认识——“三才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11
作者 张景书 李晓娥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3,共4页
知物性之宜与“三才理论”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理论的四大要素。通过对“三才理论”的分析认为,知物性之宜的提出,不仅革新了中国传统农学的认识方法,促进了农学对作物特性的不断认识,而且为近代西方农业科学进入中国创造... 知物性之宜与“三才理论”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理论的四大要素。通过对“三才理论”的分析认为,知物性之宜的提出,不仅革新了中国传统农学的认识方法,促进了农学对作物特性的不断认识,而且为近代西方农业科学进入中国创造了环境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学史 农学史 物性 三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