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生态学:一门必须重视的学科 被引量:8
1
作者 魏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2-1039,共8页
干扰可区分为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干扰以不同的方式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干扰对任何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深刻的甚至毁灭性的。干扰(例如森林大火、洪水)因其对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而往往被称为灾害。然而,干扰的... 干扰可区分为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干扰以不同的方式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干扰对任何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深刻的甚至毁灭性的。干扰(例如森林大火、洪水)因其对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而往往被称为灾害。然而,干扰的生态意义则往往被忽视。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干扰不断加剧的情景下,研究干扰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干扰的定义与概念,重点比较人为干扰与自然干扰的区别及干扰的生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生态系统对干扰的弹性,讨论干扰的模仿及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PCR-DGGE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玮 张嘉超 邓光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2-587,共6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了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蛋白酶K-CTAB法提取的三叶赤楠土壤DNA经PCR扩增的产物经DGGE检测后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可以明...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了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蛋白酶K-CTAB法提取的三叶赤楠土壤DNA经PCR扩增的产物经DGGE检测后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可以明显反映出三叶赤楠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栽培时间对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特征有很大影响:随着栽培时间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在第4年多样性指数达到最高值2.741,第8年时多样性指数降为1.378。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类群组成有所变化。根际微生物特征可以作为盆景换盆的一个指导因素,三叶赤楠盆景的换盆在其生长46年时进行可能最为合适,此时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最为丰富,进行换盆会加快其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赤楠 根际微生物 栽培时问 PCR—DGGE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