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区域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学兰
王海元
-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
-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7-132,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15CJL026)
+1 种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SK2016A0269)
蚌埠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常态下区域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以蚌埠市为例:BB16C005)
-
文摘
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形成农业和物流业耦合发展机制,构建农业、物流业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耦合评价模型。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子系统评价和耦合系统评价,发现两业耦合联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期发展的具体对策。
-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耦合
联动效应
-
Keywords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ic
industry coupling
linkage effect
-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低碳联动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学兰
王海元
-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
-
出处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4-4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JL026)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269)
2016年蚌埠市社科规划项目(BB16C005)
-
文摘
物流业与制造业是两个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动态复杂系统。基于协同组织角度,本文构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低碳联动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陕西省物流业子系统和制造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两者的协同度没有明显提高,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呈现M型变化趋势。2009年以后趋势表明,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不匹配,使得复合系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政府应合理调整制造业的布局和集群网络,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深层挖掘两业关系特点,构建两业协同发展长效机制。
-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低碳联动
协同度
-
Keyword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low - carbon linkage
synergy
-
分类号
F25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总量控制下的煤炭消费、生产与转换指标交易制度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田富强
-
机构
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
-
出处
《中国能源》
2014年第12期5-9,35,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2013JK0158)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科学项目(编号:14018)
西京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J120127)
-
文摘
在计划控制煤炭消费、生产与转换总量,并分配指标的框架下,建立煤炭消费、生产与转换指标交易的煤票制度;融合煤炭消费环节、煤炭生产环节与煤炭转换环节的、市场各自独立的煤票制度,建立涵盖消费、生产、转换三个环节的、统一的煤票交易市场;融合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与之融通的煤票制度体系;切实控制并降低煤炭消费、生产与转换总量。
-
关键词
煤炭
总量控制
交易制度
-
Keywords
Coal
Design
the Total Control
Trading System
-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陕西省物流信息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 4
-
-
作者
张婷婷
吴翀
王斐迪
-
机构
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
-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5期281-281,共1页
-
文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实现信息化迫在眉睫,物流信息化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陕西省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西北地区的物流中心,物流信息化水平较高。文章在对陕西省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便于实施的角度,提出了推进陕西省物流信息化进程的对策。
-
关键词
物流信息化
标准化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分类号
F259.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