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方案设计——以西京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雅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9期125-126,共2页
本文主要基于翻转课堂探索研究大学英语视听说"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介绍了方案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旨在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研究以及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视听说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以西京学院为例
2
作者 刘雅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8期70-71,共2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西京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继而简要介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后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西京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意义。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源减少背景下民办高校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花 邓雪玲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创造了民办教育的奇迹。但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由兴盛转向萧条,生源急剧下滑。面对逐年下...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创造了民办教育的奇迹。但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由兴盛转向萧条,生源急剧下滑。面对逐年下滑的招生现状,民办高校只有认真分析形势,从自身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入手,不断创新,拓宽生源渠道,丰富办学层次,加大内涵和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民办高校在生源减少的趋势下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生源减少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雅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3期48-49,共2页
双语教学在我国迅速展开并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该文首先观察了国内外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继而着眼于双语教学在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总结国内外各个高校的双语教学经验,... 双语教学在我国迅速展开并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该文首先观察了国内外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继而着眼于双语教学在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总结国内外各个高校的双语教学经验,着重探讨了民办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试行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双语教学 “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俗共赏的“赴宴者”——严歌苓的小说《赴宴者》中的人物语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佳元 柳甲荣 《海外英语》 2017年第8期143-143,146,共2页
在小说《赴宴者》中,作者严歌苓大胆使用大量幽默、粗狂、甚至是粗俗的语言来描绘繁华尘世中的诸多"赴宴者"。抛却外化的"优雅"之外,每个人在内化层面都将是"粗俗"的。即便是"清心寡欲"的陈洋... 在小说《赴宴者》中,作者严歌苓大胆使用大量幽默、粗狂、甚至是粗俗的语言来描绘繁华尘世中的诸多"赴宴者"。抛却外化的"优雅"之外,每个人在内化层面都将是"粗俗"的。即便是"清心寡欲"的陈洋大师,虽然他"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无与伦比,但他那语言的"粗俗"气息却一览无余。当"赴宴者"每日"优雅"游走于各色宴会时,他们终究还是些讲着"粗俗"话语的食客。大师、记者、妓女,诸色人等,众多"赴宴者"都必是"雅俗共赏"的集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赴宴者》 雅俗共赏 人物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浪潮中的精神危机——贾平凹笔下的西安人
6
作者 杨玉锋 姚宝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3-96,共4页
贾平凹的"西京系列"小说描绘了西安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笔调伤感,气息颓废。现代都市文化和古都文化碰撞下文人内心的焦虑、都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吞噬、农民进城谋生后的精神困境,这一切... 贾平凹的"西京系列"小说描绘了西安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笔调伤感,气息颓废。现代都市文化和古都文化碰撞下文人内心的焦虑、都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吞噬、农民进城谋生后的精神困境,这一切都是商业文明在进入古城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而固守传统文明的西安人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西安 城市化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紫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7
作者 张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0,共3页
沃克的黑人血统和贫民家庭背景让她深深体会美国黑人生活的辛酸。斯皮尔伯格的美籍犹太人身份也让他的事业与影片《紫色》备受争议;然而,斯皮尔伯格的个人血统与经历恰恰是他选择这一电影题材的原动力;他的电影正是他思索与探究美国当... 沃克的黑人血统和贫民家庭背景让她深深体会美国黑人生活的辛酸。斯皮尔伯格的美籍犹太人身份也让他的事业与影片《紫色》备受争议;然而,斯皮尔伯格的个人血统与经历恰恰是他选择这一电影题材的原动力;他的电影正是他思索与探究美国当时社会矛盾的艺术升华。不同血统的人在美国大熔炉中的挣扎与融合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甚至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 斯皮尔伯格 生态女性主义 电影版 大圆满 美国黑人 艺术升华 社会矛盾 第一人称叙事 黑人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作剧中的喜剧—《第十二夜》浅谈
8
作者 朱友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X期37-38,共2页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戏剧不管是在当时的英国还是如今的世界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第十二夜》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后一部早期喜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整部剧是以一种浪漫的戏剧形式予以表现的,对于爱情、友谊...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戏剧不管是在当时的英国还是如今的世界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第十二夜》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后一部早期喜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整部剧是以一种浪漫的戏剧形式予以表现的,对于爱情、友谊以及生活的美好都进行了一定的赞美,非常具有魅力。本文通过对《第十二夜》主要内容、喜剧性场景、剧情和语言进行解析,分析莎士比亚创作的一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 《第十二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