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白燕妮 苏玉婷 何华 王黎红 王丹丹 于方方 邾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玮 孙秉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恶性血液病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燕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86-88,共3页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了恶性血液病护理未来研究方向,认为可运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全面评估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支持性照顾需求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最新进展
4
作者 高娅娅 李宏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1914-1920,共7页
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是一种核质转运蛋白,负责大多数肿瘤抑制蛋白和生长调节蛋白的转运。XPO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治疗耐药性相关。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 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是一种核质转运蛋白,负责大多数肿瘤抑制蛋白和生长调节蛋白的转运。XPO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治疗耐药性相关。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的核内储留和活化,并下调细胞浆内多种致癌蛋白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XPO1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性中的作用、以及XPO1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输出蛋白1 Selinexor 血液肿瘤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妙雨 高娅娅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7-951,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和多灶性骨骼受累为特征的浆细胞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可用于MM患者的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越来越多样化,MM目前仍不可治愈。近些年由于核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和多灶性骨骼受累为特征的浆细胞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可用于MM患者的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越来越多样化,MM目前仍不可治愈。近些年由于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液体活检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MM的诊断率大为提高。同时,许多与MM预后相关的基因异常先后被发现。本文旨在总结已知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与MM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异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高娅娅 李妙雨 +6 位作者 孙文瑞 贾双双 田彪 肖婉婷 张春燕 冯娟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25,共11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分析发现AIF1可能是AML的潜在癌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对AIF1进行功能分析。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F1和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AIF1的表达与AML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在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验证AIF1的表达。结果:AIF1在AML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AIF1高表达组总生存期比AIF1低表达组缩短。结论:AIF1在AML中的高表达,其表达与AML患者总体生存相关。提示AIF1可能作为AML患者的潜在不良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1 急性髓系白血病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 疾病本体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阳性窦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7
作者 刘欣蔚 王世雄 +1 位作者 王健红 梁蓉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7-1188,共2页
患者男性,42岁,因发现肺部占位1个月为主诉,于2023年11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患者1个月前体检时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占位,周围型肺癌可能。遂行肺穿刺活检及PET-CT(图1A),结果初步提示B细胞淋巴瘤。患者于本院门诊行左... 患者男性,42岁,因发现肺部占位1个月为主诉,于2023年11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患者1个月前体检时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占位,周围型肺癌可能。遂行肺穿刺活检及PET-CT(图1A),结果初步提示B细胞淋巴瘤。患者于本院门诊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提示:淋巴结切除标本(左颈部)淋巴组织内可见大量异型细胞巢伴坏死,形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大部分呈窦性生长方式,分子分型倾向非生发中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窦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30 维布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方法研究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永清 黄高升 +2 位作者 王哲 冯骥良 郭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中 ,有CCNB1,cyclinD1,PCNA ,TFDP1等 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CDKN2D ,E2F5等 5个基因表达上调 ,Westernblotting方法证实了PCNA基因表达改变。结论 苦参碱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与PCNA ,P19 INK4D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碱 细胞增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文清 黄高昇 +6 位作者 梁蓉 张伟平 王娟红 李袁飞 刘宇宏 白庆咸 陈协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棉酚对3种经典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探索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形态学、DNA电泳等方法观察棉酚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结果:棉酚在浓度>6μmol/L时可选择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棉酚对3种经典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探索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形态学、DNA电泳等方法观察棉酚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结果:棉酚在浓度>6μmol/L时可选择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结论:棉酚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选择杀伤作用,表明其可能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白血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分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冬梅 陈协群 +2 位作者 梁蓉 董宝侠 尹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VPA能明显抑制HL-60的增殖;经2mmol/L VPA处理24-48小时后,HL-60出现胞浆空泡、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由2.9%升高到17.1%;流式细胞术检测出明显的亚二倍体峰;G1期细胞由51.1%增加至84.6%,S期细胞由37.9%减低至14.4%。0.25mmol/L VPA作用1周后,促进HL-60细胞向中幼粒、晚幼粒阶段分化,NBT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7±2)%。结论:VP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2 位作者 陈协群 朱华锋 乔庆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5,359,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3)扩增CD34+细胞并再次富集以获足量CD34+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Th细胞作用组;Th细胞+IFN-γ作用组;Th细胞+IL-4作用组。(4)各组扩增培养10d,继以集落生成试验,测定各组CD34+细胞扩增率和集落产率。(5)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随访,用FCM监测Th1/Th2细胞比。结果(1)患者经5个月治疗获缓解。(2)缓解前、后Th1/Th2比分别是22.47和12.27,正常对照组为8.98±4.45。(3)CD34+细胞扩增率,以对照组最高,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低。(4)各组CD34+细胞集落产率与其扩增率数值平行相关,即对照组最多,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少。结论Th1细胞反应亢进直接抑制sAA患者CD34+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IL-4能拮抗这种造血抑制效应,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而间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亚群 再生障碍性贫血 集落形成测定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悦 白燕妮 +4 位作者 郑玉杰 王美霞 杨艳 赵卿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来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项目分析未有条目删除,各条目区分度较好,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70(P<0.01);除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存在轻微地板效应外,其余分量表和总量表都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89~0.93。在患者症状体验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61%;在对日常生活影响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46%。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分量表模型的适配度良好。同时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中文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估中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喜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依赖caspase活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协群 万幼峰 曹云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CHO ,分析金喜素介导的靶细胞凋亡与caspase活化的关系。结果 经 0 1μmol·L-1金喜素处理至 8、12及 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依次降至6 2 %± 12 %、、43%± 15 %及 32 %± 10 % ,低于对照 (P <0 0 5 ) ,同时 ,靶细胞逐渐出现磷脂酰丝氨酸外化 ,并产生梯状DNA及凋亡小体 ;经caspase抑制剂与金喜素联合处理12、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高于单用金喜素组 ,分别为77%± 14%、6 5 %± 16 % (IETD fmk组 )与 74%± 12 %、6 0 %± 11% (DEVD CHO组 ) ,同时 ,靶细胞的梯状DNA与凋亡小体的诱生也明显受抑。结论 金喜素对HL 6 0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 ,该过程可能依赖caspase 8、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喜素 HL-60细胞 CASPASE 细胞凋亡 白血病 抗癌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小干扰RNA对HL-60/VCR细胞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朴瑛 陈协群 +4 位作者 刘丽梅 洪流 刘景华 周凡 刘彦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为了探讨以bcl2基因作为靶分子进行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HL60/VCR细胞,在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 为了探讨以bcl2基因作为靶分子进行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HL60/VCR细胞,在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耐药相关蛋白ZNRD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bcl2的小干扰RNA载体并转染HL60/VCR;经蛋白质水平检测证实成功建立了bcl2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模型;转染后的细胞对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且低表达耐药相关蛋白ZNRD1。结论:bcl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BCL-2 RNA干扰 ZNR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Ras-MAPK信号转导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振川 孙秉中 +5 位作者 冯琦 王玮 王莎 张涛 陈志南 王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D98059加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通过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的变化,观察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结果:PD9805... 目的:探讨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D98059加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通过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的变化,观察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结果:PD98059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PD98059可通过阻断Ras-MAP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抑制作用。Ras-MAPK通路极有可能成为C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98059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RAS-MAPK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凯 金伯泉 +2 位作者 张新海 冯琦 朱华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08-409,共2页
目的:改进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使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方法更加简便易行。方法:在24 孔板中培养,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根据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不同适合于多种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固定制片后适于多种染色并... 目的:改进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使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方法更加简便易行。方法:在24 孔板中培养,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根据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不同适合于多种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固定制片后适于多种染色并可长期保存。结果:经实验及应用证实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准确地反映造血生长因子的集落刺激活性,方法简便易行。结论:在研究造血及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时,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由于实验方法复杂而受到限制,本法使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生长因子 集落形成实验 琼脂 集落刺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细胞克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6 位作者 刘节 冯琦 朱华锋 乔庆大 杨岚 陈协群 王涛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建立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 )患者骨髓的T淋巴细胞克隆 ,以便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免疫分选法分别从 1名初诊重型再障患者及对照的骨髓中富集CD34+ 和CD3+ 细胞。将CD3+ 细胞作反应细胞、照射过CD34+ 细胞作... 目的 :建立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 )患者骨髓的T淋巴细胞克隆 ,以便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免疫分选法分别从 1名初诊重型再障患者及对照的骨髓中富集CD34+ 和CD3+ 细胞。将CD3+ 细胞作反应细胞、照射过CD34+ 细胞作刺激细胞 ,进行 14d单向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对活细胞作有限稀释和单个细胞分孔接种 ,与含IL 2和PHA P的饲养细胞体系共培养。观察挑选细胞生长孔 ,计算接种率 ,用泊松 (Poisson)分布初步判断单个细胞分离过程成功与否。而后将阳性孔细胞作转孔培养 ,定期用饲养抚育刺激、常规用IL 2支持增殖以扩大各克隆的数量。用SABC 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初步鉴定各克隆CD4 CD8抗原表型。结果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的活细胞数 ,病例为 4× 10 3,对照为 6 5。单细胞分离接种培养后 ,对照组的细胞生长孔数为 0 ;而病例组的培养板上 ,共有 11孔发生细胞增殖 ,相应的实际接种率是 2 1% ,未超出Poisson理论接种率值范围 (<2 6 % ) ,判明平均每个增生孔的细胞克隆前体数不大于 1。这 11个克隆中 ,9个呈CD4单阳性表型 ,阳性为 98% ;2个为CD8单阳性表型 ,阳性率为 98%。结论 :从 1例重型再障患者骨髓中分离出了 11株T淋巴细胞克隆。进一步鉴定分析这些克隆的表型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 克隆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VCR与敏感细胞株HL-60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宝侠 陈协群 +6 位作者 王哲 梁蓉 白庆咸 黄高昇 张伟平 高广勋 韩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2-496,共5页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与Affymetrix公司人类全基因组芯片U133A杂交,用Affymetrix专用芯片扫描仪G2500AGeneArrayScanner及MicroarraySuite、MicroDBTMGeneChipLIMS、GeneChipDMT分析软件系统处理杂交信号获取结果。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耐药株HL-60/VCR差异显示基因5507条,其中耐药细胞株中上调表达基因3100条,下调表达基因2407条;差异极显著性基因1040条,表达上调435条,下调605条,涉及与细胞生长活动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结论:多基因参与白血病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机制,基因芯片技术是并行分析多个基因、探讨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多药耐药 白血病 HL-60 HL-60/V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9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陈协群 白燕妮 梁娜 杨引娣 朱丽 王丹丹 邾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中的白血病特异性量表及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结果 11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18.64±26.859)分,4个维度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和感染以及患者目前的体能状况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是否继续工作、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受损最严重的为功能状况,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其要重视低收入、无工作且有出血症状患者的观察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协群 白庆咸 +3 位作者 朱华锋 杨岚 乔庆大 朱步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3~5mg/kg.d)治疗7例PRCA、4例SAA及4例NSAA,动态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从外周血象的变化,来...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3~5mg/kg.d)治疗7例PRCA、4例SAA及4例NSAA,动态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从外周血象的变化,来判断环孢素A的临床疗效。结果环孢素A治疗3个月后,除1例SAA外,其余14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7例SAA与NSAA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血小板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环孢素A治疗PRCA、SAA及部分NSAA的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素A 免疫抑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