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生态引导的全周期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冰 丁洋洋 刘子萱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随着2018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复合生态引导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指引下一阶段的城乡建设工作。而乡村作为建成环境(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探讨中国西... 随着2018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复合生态引导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指引下一阶段的城乡建设工作。而乡村作为建成环境(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城郊“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振兴模式。提出了以“自然(生态)—社会(生活)—经济(生产)”复合生态引导的乡村振兴思路和规划设计策略,并以“设计研究”为手段,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初步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反思。研究发现复合生态引导的乡村规划设计路径有利于促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多元利益主体进行沟通协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方案的顺利实施以及乡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西南乡村 乡村振兴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教育的跨学科社会实践——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2
作者 陈冰 熊媛 +1 位作者 陆文 何璘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为实现教育教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贵州民族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了“贵州报京侗寨乡村振兴联合工作营”,在乡村实景中探索相关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推进建筑类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发现,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与多资源... 为实现教育教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贵州民族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了“贵州报京侗寨乡村振兴联合工作营”,在乡村实景中探索相关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推进建筑类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发现,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与多资源融合的教学平台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方法。针对乡村振兴的教学改革核心应变“知识积累”为“思想价值引领”。“联合工作营”设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融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在乡村学习、向乡村学习、为乡村学习、让乡村学习等多维度教学活动,为乡村振兴培养和储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导向型教学 融合式教学 乡村振兴 以学习者为中心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网络模拟的缓解城市高温的生态规划--以广州-佛山都市圈为例
3
作者 潘丽宇 甘文泉 +1 位作者 陈金留 冼欣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快速城市化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且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加剧了城市的热脆弱性。为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并缓解城市高温,文章提出基于“源-走廊-网络”的生态规划方法,通过识别核心热源、打破热蔓延关键节点和计算生态空间降温阈值的方法为缓解城... 快速城市化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且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加剧了城市的热脆弱性。为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并缓解城市高温,文章提出基于“源-走廊-网络”的生态规划方法,通过识别核心热源、打破热蔓延关键节点和计算生态空间降温阈值的方法为缓解城市高温的生态规划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并并以广州-佛山都市圈为案例对该生态规划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1)广州和佛山交界处高强度开发的城市建成区域具有最高的热风险;2)基于热网络模拟确定了38个热源斑块、80条不同优先级的热廊道和110个热浪蔓延的关键节点;3)生态景观的破碎度和连通性对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从热源斑块、热蔓延廊道节点和降温阈值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生态规划策略,即增加生态用地比例、增强景观连通性、提高景观复杂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 城市热网络 气候韧性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规划教育专业认证的演化和比较探析
4
作者 蒋天洁 陈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以认证标准(内容)变革为切入点,梳理了中英规划教育专业认证的演化历程,分析总结了各阶段发展特点。并通过对认证委员会、认证范围、申请条件和认证标准等影响现行规划教育专业认证的关键因素,以及专业认证与执业认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 以认证标准(内容)变革为切入点,梳理了中英规划教育专业认证的演化历程,分析总结了各阶段发展特点。并通过对认证委员会、认证范围、申请条件和认证标准等影响现行规划教育专业认证的关键因素,以及专业认证与执业认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辨析两国认证体系的特征,总结得出我国在协调规划教育与规划行业之间关系、营造自我监控的文化氛围、拓宽认证范围等方面可以学习借鉴英国经验。建议我国下一阶段的规划教育专业认证改革应在兼顾宏观与微观、内外部因素结合、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拓展与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以确保规划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满足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教育 专业认证 质量保障 执业认证 城镇化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从具身认知学角度探讨一种新的空间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璟 《新建筑》 2022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卢浮宫朗斯分馆为例,探讨虚拟空间的介入如何通过认知过程影响使用者对于建筑实体空间的具身体验和使用方式。基于具身认知学对感知和行为的理解--认知科学中的“4E”法(具身的、延伸的、嵌入的和生成的),认为新的虚拟环境不仅是获取... 以卢浮宫朗斯分馆为例,探讨虚拟空间的介入如何通过认知过程影响使用者对于建筑实体空间的具身体验和使用方式。基于具身认知学对感知和行为的理解--认知科学中的“4E”法(具身的、延伸的、嵌入的和生成的),认为新的虚拟环境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扩展了人们和建筑空间的互动方式。相对于被动的行为模式,这种新的混合空间能激发使用者产生更主动地与空间和信息互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虚拟环境 生成行为 混合空间 行为导向 卢浮宫朗斯分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住宅架空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佳纹 汪涵 《住区》 2021年第4期99-104,共6页
以新加坡住宅架空层历史与发展的回溯为基础,结合对新加坡住宅架空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的实地调研,反思园区架空层使用匮乏的问题,探究其与新加坡底层架空层的本质差异,总结造成园区住宅架空层使用率低的微观空间症结,并提出... 以新加坡住宅架空层历史与发展的回溯为基础,结合对新加坡住宅架空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的实地调研,反思园区架空层使用匮乏的问题,探究其与新加坡底层架空层的本质差异,总结造成园区住宅架空层使用率低的微观空间症结,并提出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住宅 架空层 社会性 新加坡 苏州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典型传统港口城市形态与店屋空间特征研究
7
作者 汪涵 韩佳纹 《美术大观》 2021年第5期150-152,共3页
商业贸易活动的发展为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城市形态和住宅空间结构带来了较大影响。城市形态与住宅空间类型的改变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其社会关系,是多种复杂性关系的具体表现。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深入研究这类城市形态与住... 商业贸易活动的发展为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城市形态和住宅空间结构带来了较大影响。城市形态与住宅空间类型的改变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其社会关系,是多种复杂性关系的具体表现。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深入研究这类城市形态与住宅空间结构的表现特征,分析影响城市和民居空间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及不同文化、不同需求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传统民居 东南亚港口 海洋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浪潮中建筑师职业角色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60年代英国比较研究
8
作者 韩佳纹 《新建筑》 202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在"先锋"这个框架和语境下,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60年代英国的对比研究,试图穿越不同职业化历程的界限,反思建筑师职业角色变化的多元历史轨迹,考察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职业化本身的变迁对建筑师职业角色造成的影响,同... 在"先锋"这个框架和语境下,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60年代英国的对比研究,试图穿越不同职业化历程的界限,反思建筑师职业角色变化的多元历史轨迹,考察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职业化本身的变迁对建筑师职业角色造成的影响,同时理清不同国家建筑师在构建自己职业角色中的作用。对职业角色既从历史沿革、社会环境、社会期待等入手,准确认识并尊重其客观性;也同时分析建筑师在职业角色制定等方面发挥的主观能动性,重新思考建筑师如何发挥创造力赋予职业角色新的动力和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 职业角色 职业意识 个人主义 中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和本土视角下的中国公共空间研究解析: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英文文献对比
9
作者 韩佳纹 汪涵 《世界建筑》 2021年第12期108-112,128,共6页
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中与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的英文文献近年大幅增长,但与之相关的中文文献在热点上呈现不同;本文选取2010年之后10年间中英文核心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以关键词聚类图谱为基础,对其研究热点、关键文献、历史演进... 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中与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的英文文献近年大幅增长,但与之相关的中文文献在热点上呈现不同;本文选取2010年之后10年间中英文核心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以关键词聚类图谱为基础,对其研究热点、关键文献、历史演进进行分析,再通过对比窥探在国际和本土视角下构建中国公共空间相关话语的复杂痕迹和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共空间 知识图谱 中英文献 对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