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冰 姚臻 +1 位作者 张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62,共5页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探讨在城乡边缘地带开展"全生命周期参与式"乡村振兴的思路,以及在项目初期用景观引导规划设计、促进"自然、乡村、城市"融合发展的策略。以苏州浒墅关镇的3个村落为例,阐述了运用该设计理...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探讨在城乡边缘地带开展"全生命周期参与式"乡村振兴的思路,以及在项目初期用景观引导规划设计、促进"自然、乡村、城市"融合发展的策略。以苏州浒墅关镇的3个村落为例,阐述了运用该设计理念指导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的实践做法,展示了对乡村风貌实施活态保护的技术路径。以景观引导乡村振兴规划设计能有效反映田园乡村的地缘特色,同时通过激发村民作为乡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以过程为导向的乡村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振兴 全生命周期 参与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城市空间活力探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庚 吴昊 +2 位作者 陈金留 胡少华 保拉·佩莱格里尼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方面的应用方法。研究还就理解城市居民社会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城市居民活动的聚集程度以及时间长短。以上研究尝试在新兴数据载体下重新理解城市结构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了一次新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微博签到 社交媒体数据 活力度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设计信息管理技术的医疗建筑健康性能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班淇超 陈志远 +1 位作者 陈冰 姚佳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4,共4页
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主要应用于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碰撞检测,而通过建筑信息管理技术获得室内外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健康的影响程度、利用统计信息开发和验证循证设计策略、指导医院环境健康性能... 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主要应用于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碰撞检测,而通过建筑信息管理技术获得室内外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健康的影响程度、利用统计信息开发和验证循证设计策略、指导医院环境健康性能提升的应用模式,尚未得到有效推广。文章提出一种利用BIM信息管理技术研发的"健康信息管理平台"插件,其构建系统:在建立现阶段BIM模型的同时,设置"健康信息"对照实验并强化对用户康复和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环境与设备的信息收集,并建立数据统计管理系统,进而开发应用于我国医疗建筑的循证设计策略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最终提高医疗建筑环境的整体健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循证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健康性能 信息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声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通过对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城市等相关概念的梳理,介绍其在中外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即市场不确定、使用者数量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灵活和生产组织不固定,并探讨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共政策对文... 通过对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城市等相关概念的梳理,介绍其在中外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即市场不确定、使用者数量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灵活和生产组织不固定,并探讨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共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了以市场因素为主导的温哥华影视业的发展和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新加坡建设全球文化艺术城市的实践,以期为当今中国正面临产业转型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创意城市 温哥华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水管理与空间规划的整合:历史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谢雨婷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39-45,共7页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多重水风险。近几十年集中式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严格的土地利用管控措施被广泛实施来管理洪水风险,如今面对更具适应性、生态性的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些措施受到了质疑。借鉴三角洲都市主义的理论...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多重水风险。近几十年集中式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严格的土地利用管控措施被广泛实施来管理洪水风险,如今面对更具适应性、生态性的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些措施受到了质疑。借鉴三角洲都市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从基质、水管理和城市化3个子系统的动态关系视角回溯长三角区域空间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在由重大历史事件界定的5个时期中,水管理从受制于基质条件过渡到主导城市化,再到与城市化对立,扮演了不断变化的角色;3个子系统变化速率的巨大差异是打破它们之间平衡的重要因素。这一段历史回顾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整合水管理和空间规划提供了多学科的视角,对地方性传统水管理方法的重新认知为研发分散式的适应性水管理策略以及多尺度的空间规划和治理工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水管理 三角洲都市主义 历史演变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周边建成环境对学龄儿童上下学交通方式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玲玲 林琳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30-36,共7页
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同时,上下学两个时间段内学校周边交通压力巨大。鼓励学龄儿童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上下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降低超重和肥胖率,也可以降低学校周... 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同时,上下学两个时间段内学校周边交通压力巨大。鼓励学龄儿童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上下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降低超重和肥胖率,也可以降低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调查上海16个区32所小学后发现,学校周边交通设施、土地混合使用以及人口密度等特征与学生步行上学的可能性呈正相关,与乘自行车、电瓶车或小汽车等非积极交通方式上学的概率呈负相关。同时,我们发现与学生上学时交通方式有显著相关性的学校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变量比学生放学时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学龄儿童 交通方式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消费者需求视角的门禁社区居民感知和态度 被引量:5
7
作者 封丹 Werner Breitung 《热带地理》 2015年第4期532-540,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门禁社区在全球蔓延和扩张,在中国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门禁社区也成为中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的主要模式。供给和需求是当前解释门禁社区发展机制的主要话语。通过对广州3个门禁社区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门禁社区在全球蔓延和扩张,在中国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门禁社区也成为中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的主要模式。供给和需求是当前解释门禁社区发展机制的主要话语。通过对广州3个门禁社区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门禁社区在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选择,封闭式的形态和管理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认同,对安全感、私密性和归属感的追求是门禁社区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需求因素,位于郊区的门禁社区尤其明显,而身份地位和社会隔离因素并未得到认同。这与美国或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存在差异,一方面封闭式的居住形态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与美国和南非等国家的阶层和种族问题也存在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禁社区 消费者需求 归属感 社会隔离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大都市区文化景观特征评估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雨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78,共6页
风景园林界对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文化景观特征研究方法与变化管理缺乏本土化、系统化的探索。应用景观特征评估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的文化景观进行了多尺度的分区、分类与评估:在区域尺度界定了21个景观特征区域;在城市尺度,苏州市涵盖了13... 风景园林界对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文化景观特征研究方法与变化管理缺乏本土化、系统化的探索。应用景观特征评估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的文化景观进行了多尺度的分区、分类与评估:在区域尺度界定了21个景观特征区域;在城市尺度,苏州市涵盖了13个景观特征区域,其中圩田景观可分为岛型、网络型、破碎型和标准型4类。基于景观元素与模式显著性与韧性的评价结果,提出在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中需优先保护与更新水系与土地分割模式的空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景观特征评估 类型学 大都市区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