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乡县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
1
作者 赵晓谷 张祥 +5 位作者 高晓萌 南俊科 祁靖宇 郭改改 马驹 贺虹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1,共9页
通过在西乡县松材线虫病疫区悬挂诱捕器,分析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近年来在当地的种群数量变化;并对主要受害树种(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进行疫木解析,统计松墨天牛在寄主树干上的侵入孔和越冬幼虫数量,研究其在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分布规律... 通过在西乡县松材线虫病疫区悬挂诱捕器,分析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近年来在当地的种群数量变化;并对主要受害树种(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进行疫木解析,统计松墨天牛在寄主树干上的侵入孔和越冬幼虫数量,研究其在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18—2023年,西乡县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马尾松林中的种群数量高于白皮松林,羽化高峰期在当年的7、8月。松墨天牛以3~4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蛹期为4月下旬—6月下旬;成虫羽化期为5月中旬—10月下旬,6月中旬产卵,6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12月以幼虫越冬。枯死松树树干上,松墨天牛侵入孔及越冬幼虫垂直分布规律因寄主树种而异,在马尾松上是随树高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白皮松上是随树高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华山松上随着树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松墨天牛的侵入孔和越冬幼虫在3种松树上均呈聚集分布。本研究明确了松墨天牛在西乡县的发生情况,为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种群数量 羽化规律 生活史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乡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实践成效及建议
2
作者 汪孟英 郭改改 +2 位作者 龚洪瑞 贺远哲 祝培君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1期82-84,共3页
松材线虫病是威胁全球松林生态系统的重大检疫性病害。陕西省西乡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已开展7年,形成以清理病死(濒死、枯死)松树为核心、疫情精准监测为基础、疫源封锁管控为根本、重点项目优化提升松林质量为基石的防控模式,实现疫... 松材线虫病是威胁全球松林生态系统的重大检疫性病害。陕西省西乡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已开展7年,形成以清理病死(濒死、枯死)松树为核心、疫情精准监测为基础、疫源封锁管控为根本、重点项目优化提升松林质量为基石的防控模式,实现疫区发生面积、疫点数量、病死松树“三下降”,为松材线虫病中长期治理战略提供可复制的科学范式与长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控措施 成效 西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乡县退化林修复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严巍 董朝清 《南方农业》 202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防护林陆续进入成熟期,老化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防护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为全面落实“两山”转化战略目标,构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深入分析当前西乡县退化林修复存在的点多面广、能力不足、投...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防护林陆续进入成熟期,老化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防护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为全面落实“两山”转化战略目标,构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深入分析当前西乡县退化林修复存在的点多面广、能力不足、投资偏低等问题,依托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项目,通过抚育、补植等退化林修复措施,积极开展相应的退化林修复工作,并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科技保障、苗木保障和宣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退化林 修复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乡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思考
4
作者 严巍 董朝清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3期193-195,202,共4页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营造和培育乡土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和珍稀树种的重要途径。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为例,介绍林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情况,项目分布在西乡县沙河镇、私渡镇、城南街道办,建设面积为...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营造和培育乡土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和珍稀树种的重要途径。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为例,介绍林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情况,项目分布在西乡县沙河镇、私渡镇、城南街道办,建设面积为4 235.20 hm^(2),其中人工集约林栽培工程建设面积13.8 hm^(2),现有林改培工程建设面积4 154.00 hm^(2),储备林苗圃基地67.4 hm^(2),主要建设内容为人工集约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程。提出措施建议: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升碳库资源;发挥林业碳汇潜力,进入碳市场交易;探索“两山银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国家储备林 碳汇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药剂对松褐天牛飞机防治效果的试验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改改 马驹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1期196-199,共4页
试验对比了两种防治松褐天牛的微囊悬浮剂在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松褐天牛成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种药剂对比,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表现出更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 试验对比了两种防治松褐天牛的微囊悬浮剂在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松褐天牛成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种药剂对比,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表现出更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稳定性。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抓住天牛羽化初期和盛期开展防治;在重点保护区实施喷药防治形成自然隔离带,阻击疫情扩散蔓延;为了防止松褐天牛产生耐药性,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两种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稳定性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案;同时加强与有关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氯氰菊酯 噻虫啉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