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邵帅 蒋文春 +2 位作者 苏仲 刘玉梅 陈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以辽宁省玉米新品种丹玉99为试验材料,研究硫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 kg/hm^2的施硫量,能够显著提高丹玉99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经济系数、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和光合速率;在一定的施硫量(小于120 kg/hm^2... 以辽宁省玉米新品种丹玉99为试验材料,研究硫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 kg/hm^2的施硫量,能够显著提高丹玉99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经济系数、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和光合速率;在一定的施硫量(小于120 kg/hm^2)范围内,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随着硫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淀粉含量则随着硫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所以30~90 kg/hm^2的施硫量是丹玉99最佳推荐施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硫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春小麦下茬复种大豆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庄陆 王术 +4 位作者 王伯伦 黄元财 贾宝艳 季海雯 刘玉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28,共5页
从黑龙江省引进15个大豆品种(系),在沈阳地区春小麦下茬复种种植,研究其产量与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存在线性回归(Y=97.033x-5494.3,R2=0.7827**)。早、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880.30、2673.74、295... 从黑龙江省引进15个大豆品种(系),在沈阳地区春小麦下茬复种种植,研究其产量与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存在线性回归(Y=97.033x-5494.3,R2=0.7827**)。早、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880.30、2673.74、2955.01kg·hm-2。产量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脂肪含量负相关。产量较高的大豆品种有晚熟的黑农44、益春128、益春05-94、绥农10及中熟的绥农27。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有黑农48、益春05-94、绥农27及垦鉴豆4号。脂肪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垦鉴豆28、益春2号、垦农22及益春128。产量高、品质好的晚、中熟大豆品种适宜沈阳地区春小麦下茬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复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光 那桂秋 +4 位作者 于潜 秦向阳 李朦朦 刘玉梅 曹敏建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花选14号为试材,研究了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对花生个体和群体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4处理"爱密挺拌种+爱密挺开花期喷雾"的株高、单...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花选14号为试材,研究了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对花生个体和群体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4处理"爱密挺拌种+爱密挺开花期喷雾"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和群体生长率最大,其次是T2处理"爱密挺拌种,"T3处理"爱密挺开花期喷雾"效果最差,但三指标也均高于对照T1。(2)各处理单株总荚数、单株果仁重和单株荚果重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百仁重降低,千克果数增加,即平均单果重降低;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4>T2>T3>T1,且T4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花生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密挺 花生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吕香玲 宋波 +1 位作者 刘玉梅 李新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成株期各有3个高抗的超亲分离;苗期和拔节期的病株率均呈现正态分布,抽雄期和成株期则表现为感病家系较多的偏态分布,且家系病株率的变异系数随生长发育变得越来越小,但抗性遗传力则越来越大。说明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成株期较准,苗期受环境影响较大;成株期的抗性由2—3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修饰或互作;抗性基因之间以加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重组自交系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力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巍巍 吴洪然 +3 位作者 畅东 刘玉梅 王丽芳 杨金影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3期18-19,27,共3页
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和密度水平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行株距为30 cm×10 cm和30 cm×13 cm,产量相差不大,以行株距30 cm×13 cm在高肥力水平下产量最高,田间施肥量45... 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和密度水平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行株距为30 cm×10 cm和30 cm×13 cm,产量相差不大,以行株距30 cm×13 cm在高肥力水平下产量最高,田间施肥量450kg/hm2比375 kg/hm2农艺性状有所改善,产量及产量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密度为30cm×13 cm并搭配施肥量4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辽宁发展小麦生产的几点看法
6
作者 陈菲 刘彩云 +1 位作者 周玉华 刘玉梅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32,共3页
对辽宁发展小麦生产的几点看法陈菲,刘彩云,周玉华,刘玉梅近些年,辽宁小麦生产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推动我省耕作制度的改革、变一茬为两茬、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自产细粮比重、改善农民食物... 对辽宁发展小麦生产的几点看法陈菲,刘彩云,周玉华,刘玉梅近些年,辽宁小麦生产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推动我省耕作制度的改革、变一茬为两茬、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自产细粮比重、改善农民食物构成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小麦生产 农业发展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