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丰县低温冷害的判别及防御
1
作者 刘仁亮 王桂春 刘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88-7689,共2页
利用辽宁省西丰县气象局1971~2010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对西丰地区低温冷害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63℃〈△T5~9≤-1.96℃时,属于一般低温冷害;△T5~9≤-3.63℃时,属于严重低温冷害。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判别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丰地区雷暴特征分析及农村雷电防御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树志 于璐 +3 位作者 金宇 王海洋 王海伦 秦路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5期108-109,共2页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等事故频繁发生。该文通过统计分析西丰地区1980-2015年这36a的历史资料,对该地...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等事故频繁发生。该文通过统计分析西丰地区1980-2015年这36a的历史资料,对该地区发生的雷暴基本特征、产生雷暴的主要天气类型、雷暴灾害事件进行了介绍,并且提出了农村雷电防御措施和建议,以避免或减少雷暴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雷暴 特征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3年辽宁省雷雨大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佳 王海伦 +4 位作者 张明哲 崔一鸣 王禄禄 辛得 常雅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66-167,共2页
利用1981—2013年辽宁省56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汽、不稳定度、抬升机制、垂直风切变等对流条件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3年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多发生在渤海湾... 利用1981—2013年辽宁省56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汽、不稳定度、抬升机制、垂直风切变等对流条件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3年辽宁省雷雨大风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多发生在渤海湾北部及辽宁北部,东南部为少发区;雷雨大风多出现在春末夏初,其中5—6月为高发期;雷雨大风天气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时空分布 物理参量 辽宁省 1981—201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暴雨过程分析
4
作者 李孟伟 刘仁亮 +1 位作者 王海洋 刘卓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197-198,共2页
通过对2015年4月2日辽宁东南部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影响系统为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低空激流将暖湿气流输送降水区.产生暴雨要有充沛水汽的供应和深厚的湿层.暴雨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和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 通过对2015年4月2日辽宁东南部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影响系统为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低空激流将暖湿气流输送降水区.产生暴雨要有充沛水汽的供应和深厚的湿层.暴雨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和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月暴雨 天气形势 分析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冰雹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仁亮 王桂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53-16354,16368,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沈阳多普勒雷达,从天气背景、温度对数压力图和雷达反射因子演变特征方面,对2009年7月22日辽宁省昌图县北部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天气发生在东北低涡后部,冷涡旋转东移触发低空切变线形成...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沈阳多普勒雷达,从天气背景、温度对数压力图和雷达反射因子演变特征方面,对2009年7月22日辽宁省昌图县北部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天气发生在东北低涡后部,冷涡旋转东移触发低空切变线形成。冰雹发生前,大气有不稳定能量,低空切变线加剧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冰雹天气。多普勒雷达资料表明,强对流天气是对流单体,发展强盛时有钩状结构,强回波区为55~70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图地区 强冰雹天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非夏季风及其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 张大为 +1 位作者 王莹 王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02-4303,4311,共3页
利用1948~2007年格点资料对亚洲和非洲地区夏季风与相应地区的降水量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强弱亚非夏季风时期的降水及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高度场、气压场、温度场、风场)。结果表明,亚非夏季风的强弱与亚非夏季降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利用1948~2007年格点资料对亚洲和非洲地区夏季风与相应地区的降水量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强弱亚非夏季风时期的降水及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高度场、气压场、温度场、风场)。结果表明,亚非夏季风的强弱与亚非夏季降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亚非夏季风逐年减弱时,亚非地区降水量也逐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非夏季风 降水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最低气温预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仁亮 黄阁 +2 位作者 崔巍 刘卓 李孟伟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4期203-203,共1页
提高乡镇气温预报准确率,要研究、掌握各乡镇的气温差异规律;掌握各乡镇气温实况与数值预报的误差;建立预报经验公式,三者结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 乡镇气温 差异分析 预报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图县寒潮及严寒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卓 刘仁亮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基于昌图地区1960-2011年历年极端气温,利用天气学原理,对昌图县寒潮及严寒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雪和冷平流是昌图县严寒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昌图县寒潮爆发的冷空气源地有三处,分别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以及... 基于昌图地区1960-2011年历年极端气温,利用天气学原理,对昌图县寒潮及严寒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雪和冷平流是昌图县严寒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昌图县寒潮爆发的冷空气源地有三处,分别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以及冰岛以南的洋面上。极涡分裂是寒潮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天气形势有: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昌图地区寒潮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以及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图县 严寒 寒潮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杂粮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及降水指标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宇 于璐 +4 位作者 金树志 张巍 任仲伟 谭颖 戴蕾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5期25-26,50,共3页
目的:辽西北地区气象条件明显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讨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三农"专项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较为准确的本地温度降水指标。方法:采用谷子分期播种法,试验小区随即排列,分8期播种,每期2次重复... 目的:辽西北地区气象条件明显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讨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三农"专项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较为准确的本地温度降水指标。方法:采用谷子分期播种法,试验小区随即排列,分8期播种,每期2次重复,对谷子生育期温度、降水、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进行对比观测,选用临近的乡镇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期播种,使谷子不同生育期所处温度降水条件不同,统计分析谷子各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苗期适宜温度16.6℃,适宜降水量36.2mm;拔节期适宜温度23.3℃,适宜降水量90.6mm;抽穗期适宜温度24.0℃,适宜降水量74.0mm;成熟期适宜温度25.1℃,适宜降水量52.6mm。结论:辽西北地区杂粮谷子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400℃以上,谷子才能正常成熟。谷子全生育期间降水量达200mm以上,才能满足谷子正常生长需求。谷子全生育期降水量达到220mm以上,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650℃以上,才能使种植的谷子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谷子 生育期 温度 降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图县冰雹的预报方法及指标
10
作者 刘卓 刘仁亮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4期178-178,共1页
槽后或冷涡后有冷空气补充,正涡度较大,一般在槽前、槽的中下部,或冷涡的底部和西南部易出现冰雹天气。回波强度≥50dBz,回波顶高度≥10km,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35kg/m2,可降冰雹。
关键词 冰雹 预报方法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平地区云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和演变特征
11
作者 张军 张玮琦 +1 位作者 金树志 金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152-154,共3页
利用中国地面测站1959-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和EC再分析资料,对康平地区的年降水量、云水资源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康平地区1959-2016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16mm,存在"2年-2年半"的震荡周期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利用中国地面测站1959-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和EC再分析资料,对康平地区的年降水量、云水资源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康平地区1959-2016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16mm,存在"2年-2年半"的震荡周期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1967年降水量突变增加。其中夏季降水贡献率为68%,秋季、春季和冬季的贡献率分别为16%、15%和1%。7月降水最多,1月降水最少。(2)康平降水量和EC再分析资料的气柱液态水含量在1981-2016年间的相关系数达0.6,在2005-2016年降水量和气柱液态水含量、中云量以及低云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0.84和0.77。研究结果可为康平地区未来开展作业预报、防灾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平地区 降水量 云水资源 时间分布 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地区强降水预报的研究
12
作者 王莹 王丽 +1 位作者 张大为 王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55-5856,5861,共3页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多个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依据对强降水天气个例物理量统计所得出的预报指标,利用回归方程来对未来某天强降水天气的...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多个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依据对强降水天气个例物理量统计所得出的预报指标,利用回归方程来对未来某天强降水天气的降水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地区未来24 h降水量的预报方程为y=16.861-0.185x1+0.164x2+0.234x3,且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对检验个例的误差统计发现,相对误差较小,预报结果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那曲地区 强降水 因子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