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月 彭十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4月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中...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4月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中应用锁骨钩钢板,观察组术中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3、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相较于锁骨钩钢板,双Endobutton钢板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双Endobuuon钢板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虹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4期231-234,共4页
目的:重点探讨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襄州区人民医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消化内镜室诊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结合管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重点探讨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襄州区人民医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消化内镜室诊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结合管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流程管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感染控制效果等相关内容。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室患者管理过程中有效落实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进一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行的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流程管理 消化内镜室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统筹管理实践
3
作者 鲁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第11期77-78,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设施建设的现代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医院作为人民生活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医院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依靠有效的财务管理,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财务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设施建设的现代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医院作为人民生活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医院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依靠有效的财务管理,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院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医院固定资产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就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统筹管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 财务 统筹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风险防范离不开内部审计
4
作者 金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公正客观的审查评价工作,也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审查、监督、评价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内部控制、风险管控和管理效果,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 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公正客观的审查评价工作,也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审查、监督、评价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内部控制、风险管控和管理效果,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内部审计则能够根据医院的实际业务情况制定合理的防范风险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医院 防范风险 提高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价值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敖娟娟 许磊 张一曲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因素以及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成一组(ICS治疗,30例)和二组(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30例)。分析RDS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RD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因素以及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成一组(ICS治疗,30例)和二组(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30例)。分析RDS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RD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症状减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乳酸值、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RDS早产儿中剖宫产、窒息、羊水吸入、胎盘早剥、宫内窘迫、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前激素给药的占比非常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窒息[SE=0.57,95%CI=(1.05,8.37),P=0.03<0.05]与宫内窘迫[SE=0.29,95%CI=(1.16,3.37),P=0.01<0.05]属于RDS的危险因素,而胎盘早剥[SE=0.31,95%CI=(0.07,0.97),P=0.03<0.05]与产前激素给药[SE=0.27,95%CI=(0.00,0.93),P=0.02<0.05]属于RDS的保护性因素。一组的肺啰音症状减轻时间为(5.92±1.03)d,二组的肺啰音症状减轻时间为(7.35±1.14)d,对比后有差异(t=5.10,P=0.00<0.05);一组的鼻阻症状减轻时间为(6.22±1.05)d,二组鼻阻症状减轻时间为(8.48±1.16)d,对比后有差异(t=7.91,P=0.00<0.05);一组的呼吸困难减轻时间为(5.21±0.79)d,二组呼吸困难减轻时间为(6.57±0.97)d,对比后有差异(t=5.95,P=0.00<0.05)。两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χ^(2)=0.74,P=0.39>0.05)。治疗后,一组的RDW、乳酸值、IL-8分别为(13.35±1.72)%、(2.84±0.69)mmol/L、(234.15±14.29)pg/ml,二组分别为(18.74±1.78)%、(4.11±0.76)mmol/L、(360.15±14.95)pg/ml,比较有显著差异(t=11.93、6.78、33.37,P=0.00、0.00、0.00<0.05)。结论RDS早产儿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宫内窘迫和窒息,ICS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构建列线图评估症状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风险
6
作者 马文渊 徐琦 +1 位作者 马亚美 陈颖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 基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建立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ICVD患者320例,按照3:1比例分... 目的 基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建立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ICVD患者320例,按照3:1比例分为训练集240例和验证集80例。训练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相关症状或体征又分为症状组147例和无症状组9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VD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症状组斑块多发、溃疡性斑块、狭窄程度≥70%、斑块内新生血管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多发(OR=1.261,95%CI:1.088~1.539,P=0.003)、溃疡性斑块(OR=1.458,95%CI:1.132~1.661,P=0.001)、狭窄程度≥70%(OR=2.023,95%CI:1.458~2.561,P=0.001)、斑块内新生血管(OR=1.206,95%CI:1.057~1.489,P=0.002)是ICVD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ICVD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H-L偏差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χ^(2)=9.362,P=0.295)。训练集和验证集内外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与原始曲线均保持一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和0.864。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预测风险阈值超过0.01时,该模型具有显著标准临床净收益。结论 超声造影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与否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斑块内新生血管构建的列线图对于症状性脑缺血的发生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颈动脉疾病 列线图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鸣燕 魏琳萍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ACS并予以PCI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 目的分析与探讨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ACS并予以PCI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MACE的发生率为10%,治疗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1,P=0.396);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MACE的发生率为25%,治疗组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治疗前,治疗组血栓素B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24小时血栓素B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5、3.334,P=0.001、0.001)。治疗前,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24小时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0、12.010,P=0.000、0.000)。结论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对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有积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栓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 被引量:28
8
作者 戴晓萍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AMI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PCI治疗作为观察组,36例患者采...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AMI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PCI治疗作为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PCI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梗死区域血管TIMI分级、术后4周内病死、血运重建、难治性心肌缺血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TIMI分级3级者为33例(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例(72.22%,χ2=4.60,P<0.05)。观察组术后4周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8%(χ2=4.6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血管出血等,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4例(11.12%)出血,对照组2例(5.55%)出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恢复梗死区域血管血流,降低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9
作者 魏琳萍 王鸣燕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RA)的效果。方法将268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应用的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各134例),试验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照组:仅接受胺碘酮药物治疗。随访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 目的探讨联合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RA)的效果。方法将268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应用的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各134例),试验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照组:仅接受胺碘酮药物治疗。随访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6/134),对照组发生率为29.85%(40/1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3376,P=0.0000)。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地控制RA患者的心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胺碘酮 快速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真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0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内镜下消化内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及使用情况。方法:对210例消化内科病人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化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围术期... 目的:探讨微创内镜下消化内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及使用情况。方法:对210例消化内科病人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化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的病人,其得分较高,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较低,病人的满意程度较高,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微创内镜手术中,规范化的围术期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内镜微创 围术期护理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东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预后的效果影响。方法 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孕妇按照常规方式对血糖进行控制,观察组孕妇从多层面进行干预,确保血糖处在正常水平。比较两...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预后的效果影响。方法 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孕妇按照常规方式对血糖进行控制,观察组孕妇从多层面进行干预,确保血糖处在正常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8,P<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2,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十分重要,通过控制血糖的平衡,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治疗进行广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血糖控制情况 母婴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志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两种方法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NBD组与PTCD组,各13例。比较两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ENBD组与P... 目的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两种方法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NBD组与PTCD组,各13例。比较两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ENBD组与PTCD组引流成功率分别为53.8%(7/13)、84.6%(1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9,P>0.05)。PTCD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与EN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道出血、感染及炎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9,P>0.05)。结论 ENBD与PTCD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具有一定的引流成功率,胆管癌级别越低,则引流成功率越高。两种方法安全性无差异。PTCD可有效缓解肝功能,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明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前列腺轻度症状占比高于常规组,中度症状占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Qmax、PVR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Qmax(18.56±3.55)ml/s、PVR(23.45±12.68)ml均优于常规组的(13.58±2.41)ml/s、(35.26±10.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1.39±0.21)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8±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疗效确切,相较应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而言,前者治疗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缓解或减小对患者性功能的不良影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对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琳萍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CHD患者9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PCI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HRV:平均正... 目的观察并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CHD患者9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PCI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HRV: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和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SDNN、SDANN、RMSSD和PNN50分别为(87.9±22.5)ms、(77.2±23.8)ms、(29.8±12.4)ms和(8.5±6.4),术后3个月为(145.3±32.2)ms、(127.4±32.3)ms、(36.2±11.9)ms和(12.3±7.2),术后3个月HRV指标增高,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SDNN、SDANN、RMSSD和PNN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能改善CHD患者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介入术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性病的临床探究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林榆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儿童性病的构成及传播途径。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儿童性病患者130例,通过病原体培养液、5%冰醋酸发白试验、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PRP)等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对形成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诊断后... 目的探究儿童性病的构成及传播途径。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儿童性病患者130例,通过病原体培养液、5%冰醋酸发白试验、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PRP)等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对形成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诊断后统计分析发现130例儿童性病患者中,非淋菌性尿道炎(NGU)53例,淋病(GU)41例,尖锐湿疣(CA)14例,生殖器疱疹(GH)6例,梅毒(SY)3例,混合感染13例。其中大多感染者为女童,主要由家庭成人传染。结论儿童性病的主要病种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症、梅毒等,与成人的性病构成相似。加强健康卫生意识,控制成人给儿童的性病传染是预防儿童性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性病 临床探究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口胃管微量喂养联合西甲硅油乳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预防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艾秋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胃管微量喂养联合西甲硅油乳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预防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NICU经口胃管微量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52例,其中包括接受SIMV的...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胃管微量喂养联合西甲硅油乳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预防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NICU经口胃管微量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52例,其中包括接受SIMV的早产儿6例,随机分对照组25例(微量喂养组)及观察组27例(微量喂养联合西甲硅油乳剂组),两组均在生后48内开始喂养(有喂养禁忌证除外),观察两组对于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中15例在喂养1周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喂养不耐受症状(如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经给予西甲硅油乳剂对症治疗,(2~3)d后便能耐受喂养,观察组中4例轻度腹胀,无呕吐,平均胃排空率(46.7±11.8)%快于对照组(32.5±12.21)%,到达全量肠内喂养的时间(17.2±3.5)d对(19.7±8.0)d及拔胃管的时间(10.8±7.3)d对(12.2±8.2)d均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甲硅油乳剂是一种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安全无毒,可减轻肠胀气,促进胃肠动力,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并可明显缩短经口胃管微量喂养的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西甲硅油乳剂 早期微量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与甲状腺素合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鸣燕 魏琳萍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S)联合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HH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H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状腺素治疗,观...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S)联合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HH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H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PS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变化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率(HR)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SH、FT4、FT3、LVEF、LVEDD、LVESD和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T4、FT3高于对照组(P<0.05),TS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和HR分别为(54.2±3.9)%、(47.2±4.1)mm、(37.3±6.4)mm和(66.5±5.8)次/min,对照组为(43.8±5.4)%、(52.6±3.5)mm、(42.5±5.6)mm和(71.8±6.4)次/min,观察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和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5.0%(51/60),对照组为73.3%(44/6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S联合甲状腺素治疗HHD,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心功能,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普外肝胆外科标准化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文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重点探讨普外肝胆外科标准化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内容。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60名肝胆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依然采用常规的模式进行护理... 目的:重点探讨普外肝胆外科标准化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内容。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60名肝胆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依然采用常规的模式进行护理,进行实验的观察组则改用精准护理进行干预,着重针对影响标准化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精准应对处理。结果:通过本次实验,证明采用精准干预的方法确实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对数据的统计显示,本次实验的P值小于0.05。结论:根据本次针对性实验的统计结果,证明了普外科逐步采用精准的护理干预模式取代原有的模式,这样可以体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标准化护理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所以该护理模式有推行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标准化护理质量 主要原因 应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贺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眼科确诊并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记录术前、术后1周、1...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眼科确诊并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记录术前、术后1周、1a的眼压、视力、并发症等,并检测患者视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1周,完全成功率55.6%,部分成功率为29.6%;术后1a完全成功率48.1%,部分成功率33.3%。术前平均眼压为(50.2±10.3)mmHg(1kPa=7.5mmHg),术后1周平均(13.0±8.6)mmHg,术后1a平均(14.1±7.9)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视力有所提高者15例,不变者12例;术后1a视力有所提高者17例,不变者10例。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2328.5mm-2,术后1周为2298.7mm-2,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平均为2009.2mm-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3.8%。早期术后并发症有滤过作用过强、前房出血等,所有患者未见引流管口暴露、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 视网膜激光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君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4例肾性贫血患者,依据随机综合平衡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52例。常规组采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实验组采取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贫血...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4例肾性贫血患者,依据随机综合平衡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52例。常规组采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实验组采取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3%,高于常规组的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21.34±10.43)mg/L、(70.52±12.46)pg/L、(81.67±18.58)ng/L,均低于常规组的(24.35±10.24)mg/L、(76.65±12.45)pg/L、(89.69±18.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Fe)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更具有价值,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有利于改善铁代谢以及贫血指标,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存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