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碱介导TSLP/OX40L通路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玲 刘杰 +1 位作者 李江平 李鹤(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碱组(10 mg/kg)和氯雷他定组(2 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使用...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碱组(10 mg/kg)和氯雷他定组(2 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使用药物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大鼠进行鼻部症状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IL-4和IL-13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鼻腔组织形态,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TSLP和OX40L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鼻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的鼻部症状评分显著降低,鼻腔组织病变明显减轻,COX2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SLP和OX40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麻黄碱对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麻黄碱可能通过TSLP/OX40L通路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变应性鼻炎 卵白蛋白 TSLP/OX40L通路 辅助性T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鼓膜穿孔修复材料的比较 被引量:29
2
作者 姜妍 李江平 王鹏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应用不同修复材料完成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以68例(68耳)全耳内镜下进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耳屏软骨膜(12例)、耳屏单层全厚软骨(26例)及耳屏软骨膜半厚软...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应用不同修复材料完成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以68例(68耳)全耳内镜下进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耳屏软骨膜(12例)、耳屏单层全厚软骨(26例)及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30例)为鼓膜修复材料,分析比较3种修复材料的取材难易程度、术后鼓膜再穿孔率及听力改善疗效。结果12例耳屏软骨膜修复的患者中有2例术后鼓膜再穿孔(16.67%),26例耳屏全厚软骨修复者均无术后鼓膜再穿孔,但鼓膜标志显示欠佳;30例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修复者中有1例鼓膜再穿孔(3.33%),鼓膜形态显示良好;术后听力提高程度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鼓膜修复材料中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取材便利,操作简易,术后穿孔率低,鼓膜形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鼓室成形 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3在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
3
作者 陈请国 褚汉启 +4 位作者 周良强 陈金 刘云 罗蜜 陶雁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3(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isoforms 1~3,PMCA1~3)在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BM)的表达,并检测PMCA2在单个新生大鼠耳蜗毛细胞纤毛的表达量。方法 1取出生后... 目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3(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isoforms 1~3,PMCA1~3)在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BM)的表达,并检测PMCA2在单个新生大鼠耳蜗毛细胞纤毛的表达量。方法 1取出生后2天(P2)和8天(P8)健康SD大鼠各4只,断头后分离出BM,提取总蛋白,分别取20μg,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BM的PMCA1~3表达。2取P2和P8大鼠BM总蛋白3μg,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M的PMCA2的表达。3取4只P8大鼠,分离出BM,提取总蛋白,分别取5、10、20μg总蛋白并取100、400和800ng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组,跑完电泳后将胶分为2部分,部分泳道用于SYPRO染胶,其余泳道用于Western blot检测PMCA2的表达。结果 1在20μg的P2和P8大鼠BM总蛋白中,PMCA1仅有微弱的表达(分别为0.126±0.024、0.131±0.012),PMCA2表达水平较高(分别为4.16±0.528、4.25±0.319),PMCA3几乎没有表达(均为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3μg的P2和P8大鼠BM总蛋白中,P8大鼠PMCA2的表达水平(4.571±0.336)高于P2大鼠(3.622±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MCA2在单个P8大鼠BM的含量约为2.5ng。结论 PMCA1~3在新生大鼠耳蜗BM的表达水平不同,PMCA2表达量最大,这可能是由于耳蜗毛细胞对这几种PMCA亚型有不同的Ca2+调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2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3 基底膜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源性搏动性耳鸣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江平 华清泉 +1 位作者 任杰 江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6-687,共2页
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0%~15%[1,2]。耳鸣可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其中搏动性耳鸣(pulsating tinnitus,PT)较为少见,约占耳鸣患者的4%[3]。PT可分为血管性PT和非血管性PT,血管性PT可分为动脉性和静脉性[4],以静... 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0%~15%[1,2]。耳鸣可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其中搏动性耳鸣(pulsating tinnitus,PT)较为少见,约占耳鸣患者的4%[3]。PT可分为血管性PT和非血管性PT,血管性PT可分为动脉性和静脉性[4],以静脉性耳鸣较为常见,而动脉性耳鸣较为少见。动脉性耳鸣中,由硬脑膜动静脉瘘引起的多见,其次为颈动脉粥样硬化[5];由颈动脉畸形或走形异常引起的耳鸣极为罕见,国内少见报道,近年来诊治了一例因颈内动脉走行异常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硬脑膜动静脉瘘 人群发病率 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性 颈内动脉 静脉性 血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4的剪接体在新生大鼠前庭器官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蜜 褚汉启 +5 位作者 陶雁玲 周良强 陈金 刘云 潘春晨 陈请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研究质膜钙ATP酶异构体(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isoforms,PMCAs)1~4(PMCA1~4)的A端和C端剪接变异体在新生大鼠前庭器官的表达。方法取出生2天的健康SD大鼠10只,断头后分离出前庭器官(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提取总RNA,通过逆... 目的研究质膜钙ATP酶异构体(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isoforms,PMCAs)1~4(PMCA1~4)的A端和C端剪接变异体在新生大鼠前庭器官的表达。方法取出生2天的健康SD大鼠10只,断头后分离出前庭器官(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MCA1~4的A端和C端剪接变异体的表达。结果在新生大鼠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PMCA1~4表达的剪接体分别为PMCA1x/b,PMCA2w/(a、b),PMCA3z/(a、b、c)和PMCA4(x、z)/b。结论在新生大鼠前庭器官,PMCA1、PMCA2、PMCA3和PMCA4之间表达的A端和C端剪接变异体类型均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对这些PMCA亚型有着不同的Ca2+调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钙ATP酶异构体1~4 剪接体 椭圆囊斑 球囊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