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科第 杨道锋 陈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7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诊治的12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7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诊治的12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2例AFLP患者均发生于妊娠晚期,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肝功能衰竭、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12例均给予护肝、改善凝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11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使用了血液滤过,5例行血浆置换治疗,孕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8.3%,围生儿死亡5例,病死率35.7%。结论针对AFLP患者,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最大限度地对症支持治疗、控制感染,并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妊娠并发症 早期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本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18例,Child-Pugh...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18例,Child-Pugh评分为A级,根据HBV DNA载量分为高载量组(A组):HBV DNA≥105拷贝/ml和低载量组(B组):HBV DNA<105拷贝/ml。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治疗96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Child-Pugh评分评价肝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LT、白蛋白(Alb)、TBil变化。通过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肝脏硬度测量值(LSM)评估肝纤维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血清ALT、Alb、TBil在治疗第12、24周显著下降(χ2值分别为9.241、6.428、11.134、5.139,P值均<0.05),两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第24、48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8、1.921、4.018、3.166、2.136、3.461,P值均<0.05)。两组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和LSM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并发症如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细胞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程,有效降低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硬化 恩替卡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MRI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科第 张熙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43-265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CHB患者627例,依据T2加权MRI分为OVCFs组(n=124)和Non-OVCFs组(n=5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CHB患者627例,依据T2加权MRI分为OVCFs组(n=124)和Non-OVCFs组(n=5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析OVCFs的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列线图,以递归分割法建立危险分层系统;Cox模型分析MRI表现与OVCFs关联性。结果匹配后OVCFs组(n=73)和Non-OVCFs组(n=73)基线均衡(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钙素(OST)[HR=2.742(1.653~4.572)]、β-骨胶原交联(β-CTX)[HR=2.590(1.984~3.391)]、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HR=2.291(1.672~2.860)]、矢状位Cobb角[HR=5.143(3.375~6.622)]、脊柱后凸畸形[HR=1.772(1.491~2.095)]是OVCFs的危险因素,骨密度[HR=0.682(0.551~0.834)]、维生素/钙补剂服用史[HR=0.671(0.563~0.792)]、运动锻炼史[HR=0.890(0.674~0.923)]是保护因素。列线图验证后AUC=0.926(0.854~0.997),校准曲线平均误差为0.012。OVCFs分为极低风险组(<105,n=50)、低风险组(105≤评分<204,n=52)、中风险组(204≤评分<341,n=26)与高风险组(≥341,n=18),各亚组L_(3/4)、L_(4/5)竖脊肌和多裂肌的肌肉净含量、脂肪浸润面积与OVCFs风险存在关联性(P_(趋势)<0.05),但各亚组间不具交互性(P_(交互)>0.05)。结论OST≥15 ng/mL、β-CTX≥0.5 ng/mL、P1NP≥40 ng/mL、矢状位Cobb角≥55°、骨密度值<-3.0、脊柱后凸畸形、未服用维生素/钙补剂、缺乏运动锻炼是OVCFs的危险因素。随着OVCFs风险增加,CHB患者L_(3/4)、L_(4/5)水平竖脊肌和多裂肌出现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椎旁肌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