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缘子伞裙缺陷诱发芯棒酥朽的起始与发展分析
1
作者 彭雅楠 李文栋 +4 位作者 曾世胤 刘玥琳 卢明 张力 张冠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8-1707,共10页
复合绝缘子的酥朽老化难以跟踪和预测,且会导致绝缘子断串,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主流观点认为酥朽老化起源于护套—芯棒内界面失效,然而,在一起500kV线路绝缘子异常温升故障中,发现内界面基本完好。该文开展了现场故障绝缘子样... 复合绝缘子的酥朽老化难以跟踪和预测,且会导致绝缘子断串,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主流观点认为酥朽老化起源于护套—芯棒内界面失效,然而,在一起500kV线路绝缘子异常温升故障中,发现内界面基本完好。该文开展了现场故障绝缘子样品的泄漏电流、局部放电、水扩散、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scan,CT)、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测试,定位该绝缘子老化起始点位于伞裙—护套界面处的硅橡胶硫化缺陷,老化从伞裙根部向内侵蚀,扩散并穿透护套,造成护套—芯棒界面初步失效。若该绝缘子继续挂网运行,可能最终导致酥朽,该故障被判定为酥朽老化的早期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批次绝缘子存在填料团聚、混料硫化不均、室温硫化硅橡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RTV)涂覆欠佳等缺陷,据此提出了制造改进建议。该文为绝缘子异常温升研究提供了详细案例分析,揭示了酥朽早期发展过程,有助于制造厂家和运行单位严控产品质量,预防恶性事故,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酥朽老化 异常温升 硅橡胶粉化 工业CT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材料
2
作者 陈浩 田正波 +3 位作者 张阳 万帅 孙其勋 吴仲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 脂环族环氧树脂(CEP)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候和力学性能,若能有效改善其韧性及憎水性,则有望替代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解决其遭受风沙侵蚀、鸟啄和踩踏损伤等问题,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研究利用环氧大豆油(ESO)作为改性剂,并通过掺杂纳米SiO_(2)填料,成功制备了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SiO_(2)/ESO-CE)。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耐热性、憎水性及电绝缘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_(2)/ESO-CE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憎水性及电绝缘性。当ESO添加量为20 phr时,ESO与SiO_(2)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水接触角达到67.37 MPa和92.66°,分别提升了32.42%和22.29%。同时复合材料交流击穿强度高达30.91 kV/mm,较纯CE提升了59.08%,且体积电阻率均大于10^(1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族环氧树脂 环氧大豆油 二氧化硅 电绝缘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电网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掉线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0
3
作者 巢亚锋 万涛 +4 位作者 张柳 王成 杨红军 王锋 马黎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9-215,共7页
文中针对湖南电网近10年复合绝缘子掉线问题,对掉线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500 kV线路掉线概率更大,7次掉线有6次本体损伤和1次设计不合理共两种类型,其中本体损伤有2次为芯棒脆断、4次为芯棒酥断。选取10支样品在实验室开展机械、电... 文中针对湖南电网近10年复合绝缘子掉线问题,对掉线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500 kV线路掉线概率更大,7次掉线有6次本体损伤和1次设计不合理共两种类型,其中本体损伤有2次为芯棒脆断、4次为芯棒酥断。选取10支样品在实验室开展机械、电气试验,机械破坏负荷、耐漏电起痕、芯棒耐酸试验、剖检试验等均未检出同批次样品不合格情况。提出了复合绝缘子抽检试验项目优化建议,针对掉线重灾区的超高压线路复合绝缘子推荐了入网检测关键项目,同时针对复合绝缘子专项巡视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复合绝缘子 掉线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纳米改性对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绝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贺晨 于云飞 +5 位作者 张铭嘉 于红 李乐 刘云鹏 杨红军 田正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使用纳米氧化铝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层压法制造改性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BFRP),并研究纳米Al_(2)O_(3)含量对改性复合材料绝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Al_(2)O_(3)改性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使用纳米氧化铝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层压法制造改性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BFRP),并研究纳米Al_(2)O_(3)含量对改性复合材料绝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Al_(2)O_(3)改性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1.0K-BFRP)界面改性效果最佳。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相比,1.0K-BFRP的介质损耗因数降低了38.13%,沿面闪络电压提高了42.96%,击穿电压提高了33.96%,表现出更加优越的绝缘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6.46%、48.19%、66.06%,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玄武岩纤维 界面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顶抗偏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建桥 武有强 +3 位作者 梁梦飞 王向飞 陈坤 田正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0-3953,共14页
高速列车运行期间的气流会导致车顶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发生偏折,反复偏折会造成绝缘子伞裙机械强度下降,严重时伞裙表面会出现凹坑或裂缝,水分通过凹坑或裂缝侵入芯棒界面可引发绝缘子绝缘性能降低甚至闪络等故障,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 高速列车运行期间的气流会导致车顶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发生偏折,反复偏折会造成绝缘子伞裙机械强度下降,严重时伞裙表面会出现凹坑或裂缝,水分通过凹坑或裂缝侵入芯棒界面可引发绝缘子绝缘性能降低甚至闪络等故障,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研究车顶绝缘子在高速气流环境下的伞裙形变特性,基于流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了伞裙形变产生原因及伞裙根部厚度、伞裙直径、伞裙倾角等参数的变化对车顶绝缘子伞裙形变量的影响规律,开展正交试验获取抗偏折性最优的伞裙参数组合。在满足车顶绝缘子爬电距离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制造一种芯棒加装伞骨的真型抗偏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优化模型的形变量。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车顶绝缘子伞裙形变量随伞裙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伞裙根部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适当改变伞裙上倾角等结构参数均可改变绝缘子伞裙形变量。新型抗偏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90m/s仿真风速下伞裙最大形变量不超过0.18mm;在0~110m/s试验风速下伞裙最大形变量不超过0.5mm,试验结束后绝缘子伞裙均未出现撕裂等现象。文中优化设计的抗偏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可为极端环境中车顶绝缘子的伞裙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气流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 伞裙形变 正交试验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m改性聚氨酯/玄武岩纤维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制备
6
作者 杨红军 吴兆峰 +2 位作者 邹毅 杨小利 代巍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5,共4页
以改性聚氨酯(PUA)为基体,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材料,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了?50 mm的PUA/BF复合材料芯棒。重点研究了拉挤速率和纤维含量等对大直径PUA/BF复合芯棒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拉挤速度为300 mm/m... 以改性聚氨酯(PUA)为基体,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材料,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了?50 mm的PUA/BF复合材料芯棒。重点研究了拉挤速率和纤维含量等对大直径PUA/BF复合芯棒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拉挤速度为300 mm/min,纤维含量为79.7%,偶联剂为KH570时,PUA/BF复合芯棒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生产效率高、致密性好、品红测试合格,SEM测试显示树脂对纤维具有非常好的粘附性和浸润性,水扩散试验表明在水煮100 h后泄露电流仅为31μA,满足特高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绝缘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氨酯树脂 玄武岩纤维 复合材料 拉挤工艺 品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增强复合泡沫绝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云鹏 麻云帆 +5 位作者 刘贺晨 张铭嘉 周松松 李乐 田正波 苏铮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48,共6页
为了提高支柱复合绝缘子芯体用复合泡沫材料的强度,使用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增强复合泡沫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含量PBO纤维对复合泡沫材料热学、力学和绝缘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内绝缘应用的纤维含量。结果表明:PBO纤维的加入赋... 为了提高支柱复合绝缘子芯体用复合泡沫材料的强度,使用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增强复合泡沫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含量PBO纤维对复合泡沫材料热学、力学和绝缘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内绝缘应用的纤维含量。结果表明:PBO纤维的加入赋予了复合泡沫材料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当PBO纤维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泡沫材料落锤冲击试验吸收的能量达到最高;PBO纤维的加入能够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率,提升热稳定性,降低潜在的热应力风险,且对复合泡沫材料的内绝缘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泡沫 PBO纤维 环氧树脂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湿沉降区域500kV输电线路金具缺陷机理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秀丽 柯睿 +2 位作者 杨跃光 刘春翔 杨红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232,共10页
我国酸性湿沉降多发区域是重要输电密集通道或用电高负荷密度地区,如何解决酸性湿沉降引起的金具缺陷问题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途经广西省河池地区500 k V贵广交流同塔双回线路中的金具缺陷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河池地... 我国酸性湿沉降多发区域是重要输电密集通道或用电高负荷密度地区,如何解决酸性湿沉降引起的金具缺陷问题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途经广西省河池地区500 k V贵广交流同塔双回线路中的金具缺陷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河池地区区域酸性湿沉降特征的基础上,测试分析了途经该地区输电线路的金具缺陷以及诱因。结果表明:河池地区属于典型SO42-酸性湿沉降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是河池地区SO2的主要来源,是输电线路金具缺陷的重要诱因;缺陷金具表面镀锌层已经遭受破坏,形成了疏松的铁氧化物,金具应力载荷基本上小于200 k N;缺陷复合绝缘子的应力破坏区域均在端部密封位置,运行8 a以上的绝缘子破坏应力载荷低于180 k N。从金属防腐、线路管理、线路维护等角度提出了光纤复合绝缘子、红外紫外联用检测等防范措施,部分措施处理效果良好。这些研究成果为酸性湿沉降多发区输电线路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湿沉降区域 500 KV输电线路 金具缺陷 锈蚀 工业污染 防护措施 光纤复合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东线雷电防护线路避雷器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帅 曹伟 +3 位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王剑 吕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2-1618,共7页
为提高±660 k V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通过对线路避雷器基本要求和结构型式的研究,从额定电压、直流参考电压、雷电冲击残压、通流容量、压力释放能力、绝缘配合和串联间隙距离等方面对±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 为提高±660 k V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通过对线路避雷器基本要求和结构型式的研究,从额定电压、直流参考电压、雷电冲击残压、通流容量、压力释放能力、绝缘配合和串联间隙距离等方面对±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成功研制了±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并设计了线路避雷器的支架支撑式安装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线路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为±800 k V,直流参考电压应≥800k V,标称放电电流应为30 k A,雷电冲击残压应≤1 583 k V,波形为1.2/50μs的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应≤2 600 k V,串联间隙距离应为(1 900±100)mm,2 ms方波通流容量应为2 k A。研制的±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已在±660 k V银川—山东直流输电线路(简称银东线)挂网应用,积累了±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的挂网运行经验,为大规模批量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V直流输电线路 银东线 线路避雷器 绝缘配合 雷电防护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直流耐受电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V青藏直流线路防雷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邬锦波 谷山强 +3 位作者 万帅 王剑 曹伟 何金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0,共7页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大量建设,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雷电防护是直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青藏直流线路全线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上,恶劣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都为防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大量建设,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雷电防护是直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青藏直流线路全线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上,恶劣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都为防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对±400 k V青藏直流线路的雷电参数、防雷措施等进行了调研,对该线路上典型杆塔的反击和绕击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目前的绝缘配置情况下,全线的雷击闪络率为0.170 7次/(100 km·a)。文中根据计算的结果,从减小保护角、加强绝缘、降低接地电阻等方面对高海拔地区直流线路防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线路的防雷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直流输电 雷电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