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大兵 单鸿 +4 位作者 孟晓春 朱康顺 王晓红 康庄 杨全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CTPV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表现。结果CTPV的MRI平扫,所有病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CTPV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表现。结果CTPV的MRI平扫,所有病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塞,周围可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动态增强MRI,动脉期17例出现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全部病例见异常侧支静脉强化;DCEMRA能直观显示上述改变。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及DCEMRA检查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闭塞及其周围海绵样侧支静脉扩张为其特征性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样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的磁共振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大兵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杨全喜 李光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的MRI征象及其病理基础,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1例RCC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并将MRI征象与手术病理表现对照分析。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以等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颗...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的MRI征象及其病理基础,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1例RCC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并将MRI征象与手术病理表现对照分析。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以等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颗粒细胞癌以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MRI平扫,SE-T1WI和FSE-T2WI序列分别有21例和25例显示假包膜;对比增强扫描,38例RCC肿块明显强化,病理切片示其中34例细胞排列为实性,内含丰富的窦样血管;28例强化不均匀,病理切片示其中25例可见出血坏死;平均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示肿瘤组织的最大强化斜率大于正常肾实质。结论:RCC的MRI表现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结构有关;假包膜征对诊断RCC有价值,不同MRI扫描序列和不同RCC细胞类型的假包膜征显示率无差异;动态增强MRI扫描对RCC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大兵 单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变逐渐成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处理棘手,日益成为影响肝移植患者长期成活及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尝试用多种方...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变逐渐成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处理棘手,日益成为影响肝移植患者长期成活及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尝试用多种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缺血型胆道病变,介入治疗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 胆道狭窄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性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志兵 周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性出血 临床应用 介入治疗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介入放射学 临床急症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再出血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发生对比剂逆流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峰 周静然 赵传军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使用宫颈塞法和双腔球囊导管法发生逆流的差别。方法:我院HSG检查457例,其中宫颈塞法210例,占46%,双腔球囊导管法247例,占54%。结果:两种方法发生逆流的比率为11.4%和18.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使用宫颈塞法和双腔球囊导管法发生逆流的差别。方法:我院HSG检查457例,其中宫颈塞法210例,占46%,双腔球囊导管法247例,占54%。结果:两种方法发生逆流的比率为11.4%和18.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造影方法中逆流的类型比较,淋巴逆流、静脉逆流、混合逆流发生比率为25.0%、20.8%、54.2%和26.7%、20.0%、53.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发生逆流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发生的类型比率无明显差异,双腔球囊导管法操作方法不恰当会增加发生逆流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逆流 对比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志兵 陈敏 +2 位作者 杨全喜 李光 周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影像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18例行X线...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影像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18例行X线数字胃肠检查,14例行CT检查,3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8例行DSA检查。结果:19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8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2例、结肠2例、小肠系膜2例。良性5例;恶性14例,其中3例伴肝转移,2例伴腹膜淋巴结转移。结论:影像学检查在GIST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胃肠道钡剂造影、CT、MRI以及DSA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GIST的最后确诊须依靠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间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梗阻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志兵 周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影像学检查对上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上尿路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比较B超(B-US)、静脉肾盂造影(IVP)、CT和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B-US、IVP... 目的:探讨和评价影像学检查对上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上尿路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比较B超(B-US)、静脉肾盂造影(IVP)、CT和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B-US、IVP、CT和MRU对上尿路梗阻定位正确率分别为65.8%,88.6%,85.7%和92.9%,4项联合检查定位正确率为100%。定性正确率分别为68.3%,71.4%,87.3%和91.1%,4项联合检查定性正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起重要作用,4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注意联合检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梗阻 超声检查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肾形成机理的临床及X线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志兵 陈敏 +2 位作者 杨全喜 周洲 李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白肾是在静脉肾盂造影(IVP)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理性X线征象,表现为肾实质密度均匀性增高,呈浓密的白色,肾盂、肾盏内无或仅有少量造影剂充盈,伴有或不伴有肾影增大。它是急性或亚急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在IVP过程中较为特征性的征... 白肾是在静脉肾盂造影(IVP)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理性X线征象,表现为肾实质密度均匀性增高,呈浓密的白色,肾盂、肾盏内无或仅有少量造影剂充盈,伴有或不伴有肾影增大。它是急性或亚急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在IVP过程中较为特征性的征象。为探讨其形成机理及临床和X线表现。笔者搜集了我院2000年6月~2006年5月间资料较为完整的白肾5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尿路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胆管癌的MRI诊断与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峰 李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研究肝门区胆管癌(Hepatic hilum cholangiocarcinoma,HH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肝门区胆管癌MRI表现,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 目的:研究肝门区胆管癌(Hepatic hilum cholangiocarcinoma,HH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肝门区胆管癌MRI表现,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分型与手术所见的临床分型对照,MRI术前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21例肝门区胆管癌均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管中断,其中可见肝门区肿块16例,MRI增强以延迟强化为主。MRCP分型与手术分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肝门区胆管癌能否被切除的准确率为81%(17/21)。结论:MRI是诊断和术前评价肝门区胆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肝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孕环异位膀胱继发巨大结石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志兵 陈敏 +2 位作者 周洲 李光 杨全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结石 超声检查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right综合征1例
11
作者 杨峰 周静然 陶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667,共1页
关键词 ALBRIGHT综合征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