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制造产业化的工程管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滨士 史佩京 +1 位作者 刘渤海 周新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国内再制造正处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在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到社会、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文中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针对再制造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关键工程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企业开展再制造业务的关注点及再制造... 国内再制造正处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在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到社会、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文中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针对再制造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关键工程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企业开展再制造业务的关注点及再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了企业开展再制造业务的风险管理、再制造生产管理、再制造质量管理、再制造认证认可及再制造绩效考核等内容,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产业化 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滨士 梁秀兵 +2 位作者 张伟 杨庆东 陈永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4,共6页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先期采取的企业试点模式存在分散化运作、产业示范能力不够强的风险,文中提出了建设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再制造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平台的发展模式,并阐述了该工程中心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4大技术平台建设情况,以提升我国再制造产业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机械产品 工程研究中心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再制造技术体系及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伟 吉小超 +1 位作者 魏敏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科学评价再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对再制造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梳理和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重点分析了与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相关的11项技术的国内外科技文献(SCI、CNKI)发文及专利申请情况,评价了再制造技术研究热点与趋... 为了科学评价再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对再制造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梳理和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重点分析了与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相关的11项技术的国内外科技文献(SCI、CNKI)发文及专利申请情况,评价了再制造技术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水平和领先国家的技术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再制造技术研究论文年均增长率达14.0%,专利年均增长率达27.8%。国外再制造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绿色清洗、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激光熔覆修复成形等,我国多集中在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和修复成形两方面。我国再制造技术研究论文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部分再制造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已形成我国"尺寸修复、性能提升"的技术特色。我国在未来再制造技术体系构建中,应加强3类技术的协调发展,重点研发增材再制造技术、高效表面修复技术、智能先进涂层修复技术、绿色清洗技术以及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关键技术 文献计量学 热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技术在产品再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伟 郭永明 陈永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共10页
再制造产业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喷涂技术具有喷涂材料广泛、基体形状与尺寸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赋予零件表面特殊性能等特点,是实现损伤零部件表面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手... 再制造产业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喷涂技术具有喷涂材料广泛、基体形状与尺寸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赋予零件表面特殊性能等特点,是实现损伤零部件表面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国防工业、印刷、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力等领域装备零部件的再制造。文中综述了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高速电弧喷涂及其他热喷涂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提出热喷涂技术应用于再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加强热喷涂技术在再制造领域的适应性研究、深入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热喷涂技术在高效规模化生产应用中的研究以及加强热喷涂再制造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工程 热喷涂技术 涂层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电刷镀技术在发动机缸体再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振峰 汪笑鹤 +1 位作者 吕镖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0,共4页
针对发动机缸体等深孔类零件批量化再制造的难题,采用新型内孔电刷镀技术,开发了自动化电刷镀设备。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显微硬度计对镍镀层的表面形貌、结合强度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手工电刷镀制备的镍镀层相... 针对发动机缸体等深孔类零件批量化再制造的难题,采用新型内孔电刷镀技术,开发了自动化电刷镀设备。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显微硬度计对镍镀层的表面形貌、结合强度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手工电刷镀制备的镍镀层相比,应用自动化内孔电刷镀技术制备的镍镀层组织更均匀、致密,镀层结合力好,硬度更高。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发动机缸体再制造,所得镀层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自动化 再制造 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发动机缸盖的再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永雄 魏世丞 +2 位作者 梁秀兵 董世运 徐滨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0,共5页
针对废旧汽车铝合金发动机缸盖的再制造需求,对发动机缸盖进行了失效分析,并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Al-RE涂层的再制造工艺。实验结果显示,缸盖的失效主要表现为表面环形压痕和平面度超差,压痕区附近出现较多白色条状的Si相,硬度有所升高;... 针对废旧汽车铝合金发动机缸盖的再制造需求,对发动机缸盖进行了失效分析,并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Al-RE涂层的再制造工艺。实验结果显示,缸盖的失效主要表现为表面环形压痕和平面度超差,压痕区附近出现较多白色条状的Si相,硬度有所升高;高速电弧喷涂Al-RE涂层的组织致密,硬度略低于LM25TF铝合金基体,热压变形实验后涂层与铝合金基体结合良好,未出现裂纹和剥离。综合实验结果和典型零件的应用情况表明,高速电弧喷涂Al-RE涂层技术可实现铝合金缸盖的再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高速电弧喷涂 汽车发动机 铝合金缸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产品再制造性评估指标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赟 徐滨士 +1 位作者 史佩京 刘渤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9,共6页
通过剖析再制造生产过程,在已有模块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再制造性指标评价体系。优化了以往的模糊评价方法和离散的评估方法,用[0,1]区间上连续的函数来表示再制造性的大小,并增加了一些关于循环经济指标... 通过剖析再制造生产过程,在已有模块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再制造性指标评价体系。优化了以往的模糊评价方法和离散的评估方法,用[0,1]区间上连续的函数来表示再制造性的大小,并增加了一些关于循环经济指标。可以为再制造企业进行再制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可以通过指标评价体系对现有的再制造企业进行评价,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文中以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斯太尔WD615再制造发动机为例,来说明再制造性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性 指标体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再制造设计及其内容体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胜 姚巨坤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实现装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装备再制造设计是提高装备再制造效益及提高装备再制造性的关键方法,也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装备再制造设计面向装备再制造的全过程,包括面向生产的设计...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实现装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装备再制造设计是提高装备再制造效益及提高装备再制造性的关键方法,也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装备再制造设计面向装备再制造的全过程,包括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回收物流的设计和面向装备服役的设计3部分内容,提出了再制造设计研究的范围、对象、目的、手段及时域,明确了其任务和目标,构建了包含再制造设计基础、再制造技术与工艺设计、再制造管理设计的装备再制造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并确立了装备再制造设计要采取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和绿色化的基本观点,给出了今后发展的装备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再制造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再制造逆向物流优化设计、再制造信息管理与应用设计等4个关键领域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设计 技术体系 绿色化 装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寿命周期的全域再制造升级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巨坤 朱胜 +1 位作者 崔培枝 时小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再制造升级能够高效益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实现产品的多寿命周期循环使用,具有重要的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发展方向。建立了面向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再制造等多寿命周期的再制造升级全域工作内容,提出... 再制造升级能够高效益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实现产品的多寿命周期循环使用,具有重要的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发展方向。建立了面向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再制造等多寿命周期的再制造升级全域工作内容,提出了涵盖支撑技术外围层、评估技术过渡层、实现技术核心层的三层次多寿命全域再制造升级技术内容框架,并重点给出了核心层再制造升级实现技术的主要内容;关键的实现技术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构建了基于理论基础、工程技术和应用工具的三模块再制造升级工程理论与技术系统,明确了再制造升级的理论、技术与应用3方面应包括的实施内容;以研究的体系成果为指导,建立了机床再制造升级系统工艺流程,并开展了机床数控化再制造升级验证,升级后的机床满足了数控化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寿命周期 再制造升级 理论技术 机床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产品的再制造补贴政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渤海 史佩京 +1 位作者 徐滨士 黄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中国再制造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再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强。合理的财政补贴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盈亏平衡图分析了单独竞争环境及混合竞争环境两种情境下的再制造企业盈利状况。结果表明,再制造... 中国再制造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再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强。合理的财政补贴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盈亏平衡图分析了单独竞争环境及混合竞争环境两种情境下的再制造企业盈利状况。结果表明,再制造企业的利润会受到再制造产品的价格、成本以及顾客期望值的共同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针对再制造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给出了相应的盈利空间及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再制造企业 补贴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再制造修复系统及标定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翔 马孜 +1 位作者 徐富家 胡英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4,共5页
介绍了一种柔性再制造修复系统原型,利用基于立体视觉技术与结构光技术的手持式扫描仪和基于6自由度机器人技术的焊接修复机器人,搭建系统工作平台。介绍了现场两步法标定步骤,通过至少3个不同姿态和辅助平面来标定焊枪位姿。利用扫描... 介绍了一种柔性再制造修复系统原型,利用基于立体视觉技术与结构光技术的手持式扫描仪和基于6自由度机器人技术的焊接修复机器人,搭建系统工作平台。介绍了现场两步法标定步骤,通过至少3个不同姿态和辅助平面来标定焊枪位姿。利用扫描过程中使用的定位标记点的固定特性完成了扫描系统坐标系与焊枪修复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标定。在标定完毕的系统上,对A3钢板进行等离子焊接修复,得到其多层多道的快速修复成形表面平整度低于0.5 mm,从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修复 破损检测 系统标定 焊枪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再制造毛坯连杆轴颈表面损伤对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楠 董丽虹 +2 位作者 徐滨士 王慧鹏 董世运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研究曲轴连杆轴颈表面损伤与曲轴再制造毛坯剩余疲劳寿命的相关性,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的曲轴过渡圆角应力分布结果,选取含表面自然缺陷和人工预制缺陷的废旧曲轴,在谐振式弯曲疲劳试验台上进行曲轴弯曲疲劳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 为研究曲轴连杆轴颈表面损伤与曲轴再制造毛坯剩余疲劳寿命的相关性,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的曲轴过渡圆角应力分布结果,选取含表面自然缺陷和人工预制缺陷的废旧曲轴,在谐振式弯曲疲劳试验台上进行曲轴弯曲疲劳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处的组织和形貌,分析讨论表面缺陷对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旧曲轴剩余疲劳寿命对于缺陷位置的敏感程度高于缺陷尺寸,连杆轴颈表面氮化层的剥落造成废旧曲轴剩余疲劳寿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连杆轴颈 曲轴再制造毛坯 剩余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再制造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抓手,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共识。文中从产品裕度设计、技术进步及效益驱动3个方面,阐述了再制造的实现基础;从再制造过程的逆向反演、界面问题及质量控制方面,论述了实现再... 再制造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抓手,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共识。文中从产品裕度设计、技术进步及效益驱动3个方面,阐述了再制造的实现基础;从再制造过程的逆向反演、界面问题及质量控制方面,论述了实现再制造面临的技术挑战;重点叙述了在再制造设计规划技术、轻合金再制造技术和增材再制造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最后,探讨了再制造在性能升级、智能化、绿色化与标准化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技术 技术创新 资源节约型社会 设计规划 环境友好型 技术进步 制造过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零件维修与再制造表面质量分析与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俊 兰龙 马世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对失效零部件进行恢复性维修是对机械产品进行维修和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通常,恢复性维修在零件表面增加了一个表面涂(覆)层,因此,检测零件维修与再制造过程中增加的表面涂(覆)层质量,评价零件表面性能是否达到使用需求... 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对失效零部件进行恢复性维修是对机械产品进行维修和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通常,恢复性维修在零件表面增加了一个表面涂(覆)层,因此,检测零件维修与再制造过程中增加的表面涂(覆)层质量,评价零件表面性能是否达到使用需求,对确保机械零部件维修与再制造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从表面成分与结构分析、表面形貌与组织分析、表面残余应力检测、表面力学性能检测和表面耐腐蚀性能检测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机械零件维修与再制造表面质量分析与检测的内容,介绍了常用的测试方法、设备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表面质量分析和检测技术在利用真空镀膜、电刷镀、激光熔覆以及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等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制备涂层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 再制造 表面质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冲击力建模及实验分析
15
作者 张保国 田欣利 +2 位作者 王健全 唐修检 李富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介绍了引弧微爆炸加工过程中冲击力产生的原因,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工艺参数,利用正交实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冲击力指数型经验模型,得出工艺参数对冲击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工作电流、工作气压和微爆炸发生... 介绍了引弧微爆炸加工过程中冲击力产生的原因,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工艺参数,利用正交实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冲击力指数型经验模型,得出工艺参数对冲击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工作电流、工作气压和微爆炸发生器喷嘴直径是影响冲击力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冲击力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工作气压和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工作脉宽和工作距离对冲击力大小影响不显著;建立的冲击力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以为引弧微爆炸加工过程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力 正交实验 引弧微爆炸加工 工程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LC再制造产品的持续质量改进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翔宇 梁工谦 马世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再制造产品的多生命周期的特殊性,给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带来了新问题。首先从质量改进、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环等机理入手,揭示出它们解决问题的相关内涵,提出基于“广义PLC”、“生态质量环”处理多生命周期的思路。然后在研究产品多... 再制造产品的多生命周期的特殊性,给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带来了新问题。首先从质量改进、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环等机理入手,揭示出它们解决问题的相关内涵,提出基于“广义PLC”、“生态质量环”处理多生命周期的思路。然后在研究产品多生命周期循环规律的基础上,对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分析了质量信息割裂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持续质量改进(CQI) 产品多生命周期(PMLC) 生态质量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 被引量:95
17
作者 徐滨士 谭俊 陈建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共12页
近年来,表面工程已由传统表面工程向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及表面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表面工程应用从对应磨损与腐蚀向抵抗疲劳与蠕变拓展;表面工程新的增长点正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中萌生;表面工程产业化在航... 近年来,表面工程已由传统表面工程向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及表面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表面工程应用从对应磨损与腐蚀向抵抗疲劳与蠕变拓展;表面工程新的增长点正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中萌生;表面工程产业化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循环中得到迅速发展。文中对近5年来我国表面工程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我国机械制造的工程需求为背景,突出表面工程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重点对面向绿色制造和节能减耗的表面工程、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中的表面工程、极端环境下的表面工程、新能源中的表面工程、生物医学中的表面工程、轻合金构件的表面工程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 进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材料激光加工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保国 田欣利 +2 位作者 佘安英 闫涛 李富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0,共6页
工程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激光在工程陶瓷材料加工方面体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介绍陶瓷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反射和热传导过程,重点描述了温度升高对陶瓷材料产生的影响,综述了激光打孔、切割、车削和铣削等应用方向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工程陶瓷 激光加工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望龙 王龙 +2 位作者 田欣利 唐修检 张保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180,共5页
工程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热性、耐磨性,综合性能优良,已在航空航天、武器、石油化工很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近些年工程陶瓷的各种特种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阐述了各项特种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综合... 工程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热性、耐磨性,综合性能优良,已在航空航天、武器、石油化工很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近些年工程陶瓷的各种特种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阐述了各项特种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综合分析了工程陶瓷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路线,展望了今后工程陶瓷特种加工技术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特种加工技术 去除机制 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润滑油理化性能分析与摩擦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江 王晓丽 +2 位作者 许一 徐滨士 张冠楠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7,共5页
采用以絮凝分离工艺为主的技术对重载车辆用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对再生润滑油的透光率、黏度、污染度、腐蚀性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废润滑油、... 采用以絮凝分离工艺为主的技术对重载车辆用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对再生润滑油的透光率、黏度、污染度、腐蚀性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废润滑油、新润滑油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润滑油的外观为棕黄色,透光率可达89.9%,接近新润滑油的96.7%,100℃运动黏度增至14.16mm2/s,污染度和腐蚀性明显降低;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提高到618N,摩擦因数及磨斑直径与新润滑油基本接近,再生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使用含有氨基结构的有机絮凝剂达到了较好的再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再生 理化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