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MLC再制造产品的持续质量改进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翔宇 梁工谦 马世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再制造产品的多生命周期的特殊性,给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带来了新问题。首先从质量改进、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环等机理入手,揭示出它们解决问题的相关内涵,提出基于“广义PLC”、“生态质量环”处理多生命周期的思路。然后在研究产品多... 再制造产品的多生命周期的特殊性,给企业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带来了新问题。首先从质量改进、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环等机理入手,揭示出它们解决问题的相关内涵,提出基于“广义PLC”、“生态质量环”处理多生命周期的思路。然后在研究产品多生命周期循环规律的基础上,对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分析了质量信息割裂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持续质量改进(CQI) 产品多生命周期(PMLC) 生态质量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再制造全寿命周期费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桑凡 袁钲淇 +2 位作者 郑汉东 李恩重 史佩京 《绿色科技》 2017年第8期242-244,248,共4页
针对装备再制造的展开缺少费用依据的问题,将利用工程估算法对装备再制造的费用进行了估算并分析数据。首先,对估算目标和研究边界进行明确,根据边界内费用的实际情况选择较适用的估算方法,建立费用分解结构并构建费用估算模型。然后,... 针对装备再制造的展开缺少费用依据的问题,将利用工程估算法对装备再制造的费用进行了估算并分析数据。首先,对估算目标和研究边界进行明确,根据边界内费用的实际情况选择较适用的估算方法,建立费用分解结构并构建费用估算模型。然后,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甄别。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验证模型,对在再制造、大修、新品下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三种的经济寿命,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再制造费用 发动机 估算 经济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水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恩重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郭伟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2,89,共7页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玻璃纤维(GF)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PEEK和GF/PEEK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载荷和对磨时间的增加逐渐...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玻璃纤维(GF)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PEEK和GF/PEEK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载荷和对磨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GF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GF/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在水润滑条件下,PEEK和GF/PEEK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比干摩擦下显著降低。干摩擦下,PEEK以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的混合磨损形式为主,水润滑条件下,磨损方式主要是以轻微的黏着磨损为主;干摩擦下,GF/PEEK磨损表面有大量的微观断裂裂纹和破碎,以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水润滑条件下,磨损表面仅有微观切削的痕迹,磨损方式以轻微磨粒磨损为主。由于水的冷却和润滑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向对偶钢球的黏着转移明显减弱,同时阻止了对偶钢球上的Fe向复合材料磨损表面转移,从而减轻摩擦、降低摩擦表面温升,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玻璃纤维 水润滑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喷嘴表面化学改性抗结焦积碳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范 朱岳麟 +1 位作者 黄艳斐 刘亚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4-568,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喷嘴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并影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化学强氧化-阴极还原法,在航空发动机喷嘴材料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富铬氧化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表面表征,开展静态结焦质量评定... 针对航空发动机喷嘴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并影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化学强氧化-阴极还原法,在航空发动机喷嘴材料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富铬氧化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表面表征,开展静态结焦质量评定和动态航空发动机台架燃烧实验,探讨化学改性抑制结焦积碳的机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平整,氧化膜颗粒排列堆积紧密;喷嘴材料的抗结焦性能与其表面成分和界面张力密切相关;静态抑制结焦率最大约12.5%,动态燃烧实验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喷嘴 结焦积碳 化学改性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层结构实现硬质薄膜韧化的方法、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军 朱晓莹 王红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14,共13页
硬质薄膜的韧化正成为气相沉积硬质薄膜研究和应用的重点。纳米多层结构设计是实现硬质薄膜强韧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纳米多层薄膜组元和韧化机理,讨论了周期、调制周期比、微观结构等子层因素对强韧化的影响,以及耐磨损、耐冲蚀场... 硬质薄膜的韧化正成为气相沉积硬质薄膜研究和应用的重点。纳米多层结构设计是实现硬质薄膜强韧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纳米多层薄膜组元和韧化机理,讨论了周期、调制周期比、微观结构等子层因素对强韧化的影响,以及耐磨损、耐冲蚀场合的应用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微裂纹在多层界面间偏折是纳米多层结构韧化的主要机理,但纳米多层结构界面越多,其裂纹萌生源越多,如果界面韧性较差,纳米多层结构会很快发生层-层剥离而失效。因此,纳米多层薄膜的韧化效果决定于界面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必须获得高质量的层间界面,从断裂力学角度考虑抑制微裂纹的扩展,才能发挥纳米多层结构薄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薄膜 纳米多层 韧化 界面韧性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喷涂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旋 王泽华 +4 位作者 程江波 林尽染 梁秀兵 陈永雄 孟凡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5,70,共5页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FeCrWNbSiB非晶纳米晶涂层和1Cr18Ni9Ti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非晶纳米晶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电化学手段对两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晶纳米晶涂层主要...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FeCrWNbSiB非晶纳米晶涂层和1Cr18Ni9Ti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非晶纳米晶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电化学手段对两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晶纳米晶涂层主要由非晶相和α(Fe,Cr)纳米晶相组成,非晶相的体积分数为57.2%,纳米晶平均尺寸为29.2 nm;该涂层呈层状结构,结合紧密,孔隙率为3.8%;与1Cr18Ni9 Ti涂层相比,非晶纳米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非晶纳米晶 涂层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扭力轴的预扭处理及极限承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国锋 韩飞 +4 位作者 焦标强 李晓延 史耀武 朱有利 徐滨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28,646,共4页
为评定某坦克扭力轴的现预扭处理工艺,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扭力轴的预扭过程及极限加载过程.给出了预扭至最大角度、预扭释放后自由态、工作扭转至最大角度3种状态下轴体内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预扭后扭力轴弹性工作应力范... 为评定某坦克扭力轴的现预扭处理工艺,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扭力轴的预扭过程及极限加载过程.给出了预扭至最大角度、预扭释放后自由态、工作扭转至最大角度3种状态下轴体内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预扭后扭力轴弹性工作应力范围得到极大扩展,其主要原因在于预扭塑变形成的表面残余应力.扭力轴目前所采用的预扭强化工艺远没有发挥出材料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轴 预扭强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沉积硬韧ZrAlN薄膜及薄膜力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军 孟凡军 +1 位作者 臧艳 郭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获得具有高硬度、高韧性的ZrAlN薄膜。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和单晶Si上沉积不同Al含量的ZrAlN薄膜,对薄膜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薄膜的硬度(H)、弹性模量(E)和断裂韧性(KIC)。结果当Zr1-xAlxN薄膜x分别为0.05,0... 目的获得具有高硬度、高韧性的ZrAlN薄膜。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和单晶Si上沉积不同Al含量的ZrAlN薄膜,对薄膜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薄膜的硬度(H)、弹性模量(E)和断裂韧性(KIC)。结果当Zr1-xAlxN薄膜x分别为0.05,0.23,0.47,0.63时,对应的硬度依次为24.5,40.1,17.1,19.1 GPa,断裂韧性依次为1.47,3.17,1.13,1.58 MPa·m-0.5。x为0.05和0.23时,Al固溶到ZrN晶粒中,形成NaCl型面心立方(FCC)结构;x为0.47和0.63时,则形成纤锌矿密排六方(HCP)AlN第二相。结论 ZrAlN薄膜的硬度和韧性与相组成密切相关。Al固溶时,ZrAlN的硬度较高,韧性较好;超过固溶极限,形成六方AlN时,ZrAlN硬度较低,韧性较差。相比之下,Zr0.77Al0.23N薄膜同时具备最高的硬度和最高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硬度 韧性 ZrAlN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纳米自蔓延反应薄膜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军 杨吉哲 王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Zr/C纳米多层自蔓延反应薄膜的可行性,以及多层膜的结构和反应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法(SEM)、透射电镜法(TEM)、能谱分析法(EDS)、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薄膜的微观形貌、周期... 目的研究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Zr/C纳米多层自蔓延反应薄膜的可行性,以及多层膜的结构和反应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法(SEM)、透射电镜法(TEM)、能谱分析法(EDS)、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薄膜的微观形貌、周期结构、成分组成、晶体结构及反应特征等进行表征,分析了薄膜的沉积时间、结构周期、层间结构、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 Zr层的沉积速率为27 nm/min,C层的沉积速率为11.8 nm/min。薄膜中存在单质Zr(002)和Zr(101)峰,C以非晶形态存在。Zr/C多层膜的表面形貌呈"菜花状",Zr层与C层结构清晰,分布均匀。透射电镜观察Zr层与C层界面,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界面反应层,表明沉积过程中两者之间发生了轻微扩散或是预先反应。DSC发现,600℃时Zr/C多层膜发生放热反应,但反应前后多层膜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可制备较纯的Zr/C纳米多层自蔓延反应薄膜,自蔓延反应时,Zr层与C层之间发生快速的剧烈放热反应,并有Zr C生成,无其他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Zr/C纳米薄膜 自蔓延反应 制备工艺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ZrAlCuN薄膜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10
作者 杜军 杨班权 孟凡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不同原子比的ZrAlCuN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截面形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微观组织结构,纳米压入法测定薄膜的硬度,压入法(维氏压头)测定薄膜的韧性。结果表明:Zr0.36Al0.15Cu0.01N0.48薄膜截面...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不同原子比的ZrAlCuN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截面形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微观组织结构,纳米压入法测定薄膜的硬度,压入法(维氏压头)测定薄膜的韧性。结果表明:Zr0.36Al0.15Cu0.01N0.48薄膜截面呈纳米尺度柱状晶,沿沉积方向生长,仅存在[111]、[200]、[220]、[311]取向的5-10nm ZrN晶粒,未发现AlN及Cu独立相,硬度约41.7GPa(载荷10mN),弹性模量约257.8GPa。Zr0.29Al0.24Cu0.08N0.39薄膜呈纳米尺度柱状晶,存在10-20nm ZrN纳米晶以及Cu[111]纳米晶,硬度约27GPa(载荷10mN),弹性模量约225.8GPa。由于前者具备较高的硬度/弹性模量比,从而表现出较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薄膜 硬度 韧性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交互效应对铜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周超极 王晓明 +2 位作者 韩国峰 王启伟 袁鑫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针对低温超音速喷涂过程对操作人员经验的过分依赖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其自学习、自训练和输出预测的功能,建立了铜合金涂层性能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气体交互效应对铜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所... 针对低温超音速喷涂过程对操作人员经验的过分依赖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其自学习、自训练和输出预测的功能,建立了铜合金涂层性能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气体交互效应对铜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所得到的影响规律能反映出低温超音速喷涂技术制备涂层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超音速喷涂 铜合金涂层 BP神经网络算法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