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用于修复零件表面局部缺损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庆 孟令东 +1 位作者 杨军伟 原津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能量输出方式,在实现金属零件表面修复时具有修复速度快、热量输入小和结合强度高的特点。通过对液压柱塞杆划伤表面的实际修复和修复区域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修复层与基体无明显气孔,结合紧密,HAZ宽... 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能量输出方式,在实现金属零件表面修复时具有修复速度快、热量输入小和结合强度高的特点。通过对液压柱塞杆划伤表面的实际修复和修复区域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修复层与基体无明显气孔,结合紧密,HAZ宽度为130μm,修复层平均显微硬度为520 HV,耐磨性能较基体提高36.4%。说明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新型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脉冲 表面缺损 精密冷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载荷作用下氮化硅陶瓷崩碎损伤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修检 刘谦 +2 位作者 田欣利 王龙 王望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3-2030,共8页
针对工程陶瓷的崩碎损伤,应用单颗粒划痕实验系统研究了切向载荷作用下Si3N4陶瓷的崩碎损伤特征和机理。比较了损伤位置、切入深度、切向速度和金刚石磨粒磨损等因素对陶瓷崩碎损伤的影响,应用3D激光测量显微镜观测了崩碎损伤表面的三... 针对工程陶瓷的崩碎损伤,应用单颗粒划痕实验系统研究了切向载荷作用下Si3N4陶瓷的崩碎损伤特征和机理。比较了损伤位置、切入深度、切向速度和金刚石磨粒磨损等因素对陶瓷崩碎损伤的影响,应用3D激光测量显微镜观测了崩碎损伤表面的三维形貌,应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崩碎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出口崩碎损伤是陶瓷崩碎损伤的主要形式;切入深度越大,切向速度越小,金刚石颗粒磨损越多,崩碎损伤就越严重。出口崩碎损伤的中心剖面线具有显著的阶梯形分形特征,其扩展演化规律可由逾渗理论和裂纹扩展的最小阻力原理解释。在切向载荷作用下,入口崩碎损伤在金刚石磨粒的碰撞下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内部崩碎损伤在金刚石磨粒的挤压和切割下主要以破碎和铲除的形式发生断裂;而出口崩碎损伤主要以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载荷 工程陶瓷 氮化硅陶瓷 崩碎损伤 单颗粒划痕 逾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CrNx薄膜的接触电阻及其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谭俊 邢汝鑫 钱耀川 《中国表面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39,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CrNx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薄膜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的元素组成和化学价态;测试了其接触电阻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CrNx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薄膜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的元素组成和化学价态;测试了其接触电阻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薄膜以柱状晶方式生长,主要由Cr2N和Cr组成;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力范围内接触电阻降低明显;在模拟电池环境腐蚀溶液中腐蚀电流降低明显,耐腐蚀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金属双极板 磁控溅射 CrN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弧喷涂FeAlCrNi-Cr_3C_2涂层的组织与相结构研究
4
作者 徐维普 徐滨士 +2 位作者 张伟 杜令忠 吴毅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2,32,共4页
采用粉芯丝材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FeAlCrNi Cr3C2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致密的层状结构,扁平颗粒小,氧化物膜细小,硬质点相分布均匀,孔隙率低;在涂层中存在着多种结构复杂的组织和化合物相,包括单立方... 采用粉芯丝材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FeAlCrNi Cr3C2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致密的层状结构,扁平颗粒小,氧化物膜细小,硬质点相分布均匀,孔隙率低;在涂层中存在着多种结构复杂的组织和化合物相,包括单立方结构基体相FeAl、Fe3Al、Al Ni,AlNi;硬质相Cr3C2、Fe3C及AlFe3C0.5;氧化物相FeO·Al2O3、Cr2O3、少量六方结构的α Al2O3和面心立方结构的γ Al2O3以及面心立方结构的FeO·Cr2O3;某些区域还存在面心立方结构的γ (Fe,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高速电弧喷涂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合金间隙脉冲焊修工艺
5
作者 沈维 原津萍 +1 位作者 杨军伟 梁志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6,共4页
针对普通脉冲氩弧焊焊接铝合金存在温度高、热变形大的问题,研发了间隙交流脉冲氩弧焊焊修工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了堆焊层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显微组织以及焊缝上标定点及试板中局部区域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宽度随... 针对普通脉冲氩弧焊焊接铝合金存在温度高、热变形大的问题,研发了间隙交流脉冲氩弧焊焊修工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了堆焊层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显微组织以及焊缝上标定点及试板中局部区域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宽度随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焊接热量输入也增多。在相同电流条件下,间隙脉冲焊接热量累积较少,热影响区小,晶粒相对细小,硬度值相对较高。与连续脉冲焊接相比,间隙脉冲焊修工艺作用到基体上的能量比较少,相对比较集中,热量累积较少,使整个热影响区的温度上升比较平缓,温度较低,晶粒相对细小,堆焊层及热影响区硬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合金 间隙脉冲氩弧焊 显微硬度 温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崩碎损伤的三维时空演化特征
6
作者 唐修检 王健全 +3 位作者 田欣利 刘谦 吴志远 雷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71-2276,2283,共7页
建立了氮化硅陶瓷的准静态单晶压痕崩碎损伤实验系统,应用声发射三维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其损伤演化过程,应用三维显微系统观测陶瓷崩口损伤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崩碎损伤过程的临界行为。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的三维实时定位直观反映了陶瓷崩... 建立了氮化硅陶瓷的准静态单晶压痕崩碎损伤实验系统,应用声发射三维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其损伤演化过程,应用三维显微系统观测陶瓷崩口损伤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崩碎损伤过程的临界行为。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的三维实时定位直观反映了陶瓷崩碎损伤过程中材料内部微裂纹的萌生、扩展、成核和贯通的损伤演化过程,其定位结果与陶瓷崩口三维几何形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陶瓷崩碎曲面主要沿着二次多项式的轨迹向陶瓷表面扩展。陶瓷崩碎损伤具有明显的临界行为,声发射计数率和释能率的变化都符合幂律奇异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崩碎损伤 时空演化 声发射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