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在轨组装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远文 郭会 李岩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0期6-8,14,共4页
在在轨组装概念、任务层次以及发展现状,对有人、无人2种在轨组装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自优、缺点及对其进行选择的基本策略。最后提出在轨组装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空间目标识别、跟踪与测量,机器人、机械臂,航天员的生... 在在轨组装概念、任务层次以及发展现状,对有人、无人2种在轨组装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自优、缺点及对其进行选择的基本策略。最后提出在轨组装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空间目标识别、跟踪与测量,机器人、机械臂,航天员的生命保障以及新型的模块化航天器的设计技术。结果表明:在轨组装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任务执行能力,降低故障率和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组装 “轨道快车” 模块化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XI总线技术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远文 梁晓朋 同江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分析新一代LXI总线技术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测试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LXI总线和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构建方案,建立了一种网络化测试平台。该系统主要由测试客户端、主控计算机、网络/总线适配器、LXI仪器模... 在分析新一代LXI总线技术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测试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LXI总线和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构建方案,建立了一种网络化测试平台。该系统主要由测试客户端、主控计算机、网络/总线适配器、LXI仪器模块、信号隔离与调理模块等组成。实例证明,该测试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XI总线 虚拟仪器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情报指挥系统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怡勇 沈怀荣 +1 位作者 蒋心晓 丁哲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97,共3页
根据防空情报指挥系统的实际需要并在分析系统逻辑结构和软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智能信息处理软件进行设计。讨论了与软件相关的几种关键支撑技术。该软件的实现攻克了动态改变密钥等多项技术难题,较好地解决了信息自动生成、传输、处... 根据防空情报指挥系统的实际需要并在分析系统逻辑结构和软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智能信息处理软件进行设计。讨论了与软件相关的几种关键支撑技术。该软件的实现攻克了动态改变密钥等多项技术难题,较好地解决了信息自动生成、传输、处理、标绘和综合态势显示等问题,满足防空情报指挥系统多节点、分层次、网状分布式部署的结构要求,为整个系统的研制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指挥 信息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航天测试发射仿真系统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华 刘培杰 肖艳彬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86-89,96,共5页
为了实现仿真系统的开放性和可复用性,建立一套直观、通用的测试发射仿真体系模型。在对航天测试发射系统的结构、各部分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航天发射组织指挥流程的梳理和对训练系统的需求分析,先后对系统总... 为了实现仿真系统的开放性和可复用性,建立一套直观、通用的测试发射仿真体系模型。在对航天测试发射系统的结构、各部分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航天发射组织指挥流程的梳理和对训练系统的需求分析,先后对系统总框架和其中的测试发射分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火工品测试间爆炸事件进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得到了从模型到软件实现的一般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便于从全局上纵览整个软件结构,把握了整个软件的结构和各分系统结构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训练仿真系统 系统仿真 航天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航天器近旁操作地面仿真验证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汤亚锋 杨庆 曾国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05-2207,2234,共4页
微型航天器在交会对接、在轨服务等太空任务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现,高精度地保证近旁操作的完成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利用两套五自由度卫星模拟器,在一个面积为3m×4m的大理石试验台上,搭建了一套微型航天器近旁操作地面仿真验证系... 微型航天器在交会对接、在轨服务等太空任务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现,高精度地保证近旁操作的完成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利用两套五自由度卫星模拟器,在一个面积为3m×4m的大理石试验台上,搭建了一套微型航天器近旁操作地面仿真验证系统。针对典型的近旁操作任务,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目标的相对位置信息,利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了从航天器对主航天器的自主探测、自主接近和近旁保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系统能够对近旁操作任务进行功能及原理的仿真验证,为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旁操作 自主探测 自主接近 近旁保持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静波 辛朝军 解维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2-44,共3页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一套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为整机系统的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航天测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T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同江 蔡远文 +1 位作者 伯伟 任江涛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4期5-7,共3页
BIT技术的性能主要从故障探测、故障定位(针对单一的外场可更换单元)、虚假警报、以及错误诊断等方面加以说明。对于正确隔离故障来说,BIT所制定的目标会随着BIT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BIT等级越低,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低;BIT等... BIT技术的性能主要从故障探测、故障定位(针对单一的外场可更换单元)、虚假警报、以及错误诊断等方面加以说明。对于正确隔离故障来说,BIT所制定的目标会随着BIT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BIT等级越低,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低;BIT等级越高,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内测试(Built—In Test) 虚警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岩 党常平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5期79-82,86,共5页
为解决当前在轨系统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国内外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进行研究。介绍在轨服务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意义,分析人工在轨服务技术现状和自主式在轨服务技术进展。结果表明:在轨服务技术能有效地延长在轨航天器的寿命,提升其性... 为解决当前在轨系统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国内外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进行研究。介绍在轨服务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意义,分析人工在轨服务技术现状和自主式在轨服务技术进展。结果表明:在轨服务技术能有效地延长在轨航天器的寿命,提升其性能;基于OSV技术的自主式在轨服务已成为发展低成本、高可靠空间维护和服务技术的必然选项,下一步将向智能化自主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在轨服务飞行器 在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HM对我国运载火箭及测试发控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伯伟 蔡远文 +1 位作者 同江 任江涛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IVHM是美国为解决第二代RLV取代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发射成本问题而开发的系统。介绍我国运载火箭及其测试发控系统可从IVHM系统借鉴几种技术,包括总线化结构、BIT技术、诊断技术和数字化远距离测试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对... IVHM是美国为解决第二代RLV取代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发射成本问题而开发的系统。介绍我国运载火箭及其测试发控系统可从IVHM系统借鉴几种技术,包括总线化结构、BIT技术、诊断技术和数字化远距离测试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对改进我国航天发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HM 总线化 BIT 诊断 测试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气象探测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软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怡勇 沈怀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9-2132,共4页
数据接收与处理子系统是无人机气象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无人机气象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软件;分析论述了几种相关的... 数据接收与处理子系统是无人机气象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无人机气象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软件;分析论述了几种相关的关键技术;完成了该系统软件的实现。该软件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系统 气象探测 数据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金霞 赵继广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电控箱、测量本体和系统软件组成。膛内定位机构控制系统前进与后退及调整运动速度。系统软件由初始化、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模块组成。置入炮膛内的CCD摄像机窥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系统软...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电控箱、测量本体和系统软件组成。膛内定位机构控制系统前进与后退及调整运动速度。系统软件由初始化、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模块组成。置入炮膛内的CCD摄像机窥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系统软件实现炮膛内壁疵病定位、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疵病定位 图像采集 火炮内膛 CCD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身管疵病深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朝阳 赵继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21-2230,共10页
为了准确获取火炮身管疵病深度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等效多基线立体成像的疵病深度测量方法,并采用单摄像机建立了疵病深度自动测量系统。首先,对摄像机采用Tsai两步法进行标校。接着,采用等效多基线立体成像法获取疵病图像。在此基... 为了准确获取火炮身管疵病深度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等效多基线立体成像的疵病深度测量方法,并采用单摄像机建立了疵病深度自动测量系统。首先,对摄像机采用Tsai两步法进行标校。接着,采用等效多基线立体成像法获取疵病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标校数据和图像的位置参数,通过疵病特征提取和疵病图像立体匹配处理,获取疵病深度图像的输出,从而得到准确的疵病深度值,实现对火炮身管疵病深度参数的精确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疵病测量系统得到的疵病深度测量绝对误差<0.1 mm,相对误差<5%,完全满足火炮身管疵病深度测量的需要,能够为火炮鉴定试验和伴装保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身管 疵病 深度测量 立体成像 图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服务飞行器总体技术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岩 蔡远文 崔晓阳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4期1-4,7,共5页
在轨服务飞行器(on-orbit service vehicle,OSV)因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而难以进行总体设计,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从服务需求和任务过程的要求出发,分析OSV的主要功能需求,提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按照各分系统的不同... 在轨服务飞行器(on-orbit service vehicle,OSV)因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而难以进行总体设计,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从服务需求和任务过程的要求出发,分析OSV的主要功能需求,提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按照各分系统的不同功能,将OSV分为平台和载荷2部分进行组成结构分析;按照OSV功能多样化程度以及服务任务周期的特点,对OSV进行分类研究。该研究可为OSV的整体规划与总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飞行器 功能需求 载荷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服务航天器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远文 解维奇 +1 位作者 郭会 李岩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2期22-24,28,共4页
可接受在轨服务航天器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是模块接口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模块接口的分类及其功能的分析,首先总结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在对模块接口特性和接口的数据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QFD和TRIZ理论... 可接受在轨服务航天器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是模块接口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模块接口的分类及其功能的分析,首先总结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在对模块接口特性和接口的数据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QFD和TRIZ理论对模块接口进行标准化设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模块接口 标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辉峰 万思刚 曾国强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结合当前典型重力卫星任务,介绍了重力卫星发展概况,阐述了内编队卫星重力场测量原理及系统工程实践的关键技术,最后就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卫星重力场测量 内编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博 马昕晖 杨洋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1期37-39,共3页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通过调用simulink模块及编写、调用S函数,采用子系统的封装技术,建立了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负对数Γ分布等大量的分布函数的模块库和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的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冗余系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通过调用simulink模块及编写、调用S函数,采用子系统的封装技术,建立了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负对数Γ分布等大量的分布函数的模块库和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的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冗余系统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系统可靠性 仿真 程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作战仿真系统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将 王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61-263,共3页
针对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模式的作战仿真系统快速构建方法,介绍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过仿真支持层、仿真系统快速构建层和仿真应用层的三层式结构设计,使整个系统的构建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仿真流程... 针对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模式的作战仿真系统快速构建方法,介绍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过仿真支持层、仿真系统快速构建层和仿真应用层的三层式结构设计,使整个系统的构建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仿真流程,同时采用软件方法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作战仿真系统的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模式 XML语言 快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的分系统级别设备的备件分析方法
18
作者 金星 彭博 +1 位作者 常浩 鲁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4-748,共5页
雷达作为典型的电子设备,在航天测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讨论确定备件数目的基本方法基础上,分析了雷达分系统划分的基本原则,通过分系统故障概率的建模分析,在假定备件更换时间忽略不计条件下,采用泊松过程方法,推导出系统故障概... 雷达作为典型的电子设备,在航天测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讨论确定备件数目的基本方法基础上,分析了雷达分系统划分的基本原则,通过分系统故障概率的建模分析,在假定备件更换时间忽略不计条件下,采用泊松过程方法,推导出系统故障概率的积分表达式,据此提出了分系统平均能工作时间和平均可用度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了雷达的分系统级别设备的备件分析问题,为航天发射场平时可用性、任务可靠性,以及备件采购等,提供了工程实用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应用 平均可用度 平均能工作时间 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泵实时振动监控算法与系统设计
19
作者 夏鲁瑞 胡茑庆 李俭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高发部件之一,研究其实时振动监控算法及系统对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涡轮泵监控参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涡轮泵实时故障检测算法,提出用于阈值更新的滑动样本递推方法,实现...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高发部件之一,研究其实时振动监控算法及系统对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涡轮泵监控参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涡轮泵实时故障检测算法,提出用于阈值更新的滑动样本递推方法,实现涡轮泵故障的自适应阈值检测,然后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涡轮泵新型实时振动监控系统,实现更高的处理速度,并满足小型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实时振动监控 自适应阈值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C设计在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20
作者 辛朝军 姚静波 解维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6-78,82,共4页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和航天发射任务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充分运用各种EMC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EMC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初期从电源供电、信号隔离、PCB...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和航天发射任务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充分运用各种EMC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EMC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初期从电源供电、信号隔离、PCB设计和滤波等方面所采取的EMC设计措施,对航天电子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C 航天测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