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场界污染通量预测及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姚泓宇 艾荣慧 +2 位作者 康学远 吴吉春 施小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8,共11页
准确评估有机污染场地中重非水相液体的溶解相污染羽场界污染通量及其不确定性对于场地风险评估及决策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场地中,由于地下水流场的复杂性,多个污染源的溶解污染羽扩散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常用的数值模型虽然模拟精度高... 准确评估有机污染场地中重非水相液体的溶解相污染羽场界污染通量及其不确定性对于场地风险评估及决策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场地中,由于地下水流场的复杂性,多个污染源的溶解污染羽扩散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常用的数值模型虽然模拟精度高,但需要大量的场地调查资料,在实际场景中场地提供的资料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目前常用的解析模型则未考虑地下水流场的复杂性及多个污染源同时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基于升尺度解析模型,结合流函数及坐标转换方法,利用常州某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观测数据,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反演方法识别污染源区,推估其各污染源区结构参数、地下水流速及低渗介质等效厚度,预测场地场界的污染通量,并基于线性化不确定性传递方法评估其不确定性。反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解析模型将流场视为单一流向,在考虑实际流场复杂性的情况下参数识别结果不确定性更低,模拟值与观测值拟合更好。该场地内污染状况仍较严峻,且污染范围已超过场界,需对污染羽及时控制并修复。在自然衰减条件下,模拟结果显示2023—2027年的场界总污染通量由73.66 g/d下降至66.77 g/d。校正后的模型预测结果不确定性变化较小,95%置信区间由2023年的(73.66±0.71)g/d变化为2027年的(66.77±0.87)g/d。场地污染通量预测结果为该场地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重非水相液体 污染通量 极大似然估计 不确定性分析 流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