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乡土建筑文化资源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凌广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7期63-63,共1页
笔者立足于遗存的浙西祠堂建筑文化资源,将系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高职 艺术设计文化 资源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色彩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卢晓燕 《色彩》 2025年第2期69-7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娱乐、设计等多个行业。色彩模型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图像的表示、处理和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图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娱乐、设计等多个行业。色彩模型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图像的表示、处理和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不同色彩模型中的应用,分析各种色彩模型的特性与差异,研究色彩模型的选择与转换方法,并通过图像增强、图像分割、颜色识别与分类、图像压缩与编码等实践应用,展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色彩模型中的实际效用。同时,本文还展望了设计学科中色彩模型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色彩模型 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颜色识别 设计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视角下公共设施创新设计研究 ——以衢州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晓燕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5期1-2,5,共3页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本文以衢州市为例,主要阐述衢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特色,分析目前衢州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然后在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本文以衢州市为例,主要阐述衢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特色,分析目前衢州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然后在城市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基础上提出衢州市公共设计创新设计策略,从古城保护、市民日常生活、地域特产材质、城市品牌文化体系方面创新衢州特色文化,重新审视衢州公共设施与文化自信的融合设计,形成新时代具有文化特色的'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公共设施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现状比较与均衡发展策略——以衢州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54-55,共2页
学前教育不仅关涉个体人生的成败,更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艺术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浙西衢州地区的广大农村一直不被重视,以致农村儿童的艺术能力明显落后于城市儿童。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比较,探讨相... 学前教育不仅关涉个体人生的成败,更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艺术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浙西衢州地区的广大农村一直不被重视,以致农村儿童的艺术能力明显落后于城市儿童。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比较,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提高农村儿童的艺术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儿童艺术教育 现状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设计构成课为例
5
作者 卢晓燕 《湖南包装》 202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路径及措施,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构成"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在线数字教学平台,通过... 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路径及措施,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构成"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在线数字教学平台,通过典型的案例融入课堂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课堂思政教学改革的最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艺术设计 思政教育 设计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游近代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嬗变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霍庆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25-127,共3页
龙游近代中西交融的民居建筑,具有江南传统建筑的"中式为体"基本特征,同时包容并蓄融合西方建筑"西式为用"装饰元素,体现了社会基层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龙游近代中西交融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美观、结构精巧独特,建筑... 龙游近代中西交融的民居建筑,具有江南传统建筑的"中式为体"基本特征,同时包容并蓄融合西方建筑"西式为用"装饰元素,体现了社会基层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龙游近代中西交融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美观、结构精巧独特,建筑内外精美的石雕、灰塑、木雕,尤其是建筑外的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并结合西方建筑装饰特点中的灰塑艺术形象,气势连贯、层次分明、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装饰设计 民居建筑 中西交融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庆福设计作品
7
作者 霍庆福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期138-138,共1页
霍庆福,2001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关键词 设计作品 美术教育专业 齐齐哈尔大学 2001年 艺术学院 黑龙江省 学士学位 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明清民居建筑的装饰题材
8
作者 叶卫霞 《艺术探索》 2011年第3期40-42,共3页
衢州明清民居建筑的题材特征可归纳为融技于戏、普遍性、情感寄托。从现存实例看,匠人艺术家采用组画雕刻的形式,以木雕、砖雕为主,将大量戏曲场面搬到建筑构件上;装饰纹样内容繁杂,但有明显共性:寓意吉祥;缘物寄情的主题也有突出的表现... 衢州明清民居建筑的题材特征可归纳为融技于戏、普遍性、情感寄托。从现存实例看,匠人艺术家采用组画雕刻的形式,以木雕、砖雕为主,将大量戏曲场面搬到建筑构件上;装饰纹样内容繁杂,但有明显共性:寓意吉祥;缘物寄情的主题也有突出的表现,这种表现常以场景式再现和以物代言的方式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衢州 明清民居建筑 装饰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空间设计中的逆动思潮:后现代主义设计
9
作者 霍庆福 《艺术探索》 201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后现代主义居住空间设计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注重个性与内涵的体现,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特点。在当今的居住空间设计中,我们应注重空间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并凸显人与空间、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居住空间设计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小赛设计作品
10
作者 陆小赛 《美术大观》 2012年第7期164-16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百秋设计作品
11
作者 温百秋 《美术大观》 2012年第7期162-16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特色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探析——以浙西余东村农民画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华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64-65,共2页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浙西余东村的农民画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艺术特征、社会价值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让农民画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经济资...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浙西余东村的农民画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艺术特征、社会价值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让农民画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农民画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VI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方法实施与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海燕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6期80-81,共2页
笔者结合高职平面设计中VI设计课程特点,从高职教育理念实际出发,通过在高职VI设计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尝试,对如何适时、恰当地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VI设计课堂教学提出一些思路与感想。对平面设计专业VI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 笔者结合高职平面设计中VI设计课程特点,从高职教育理念实际出发,通过在高职VI设计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尝试,对如何适时、恰当地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VI设计课堂教学提出一些思路与感想。对平面设计专业VI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设计课程 项目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装饰风在现代人居环境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旭辉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92-92,共1页
"装饰"这一既流行又带普遍性的观念,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人类安身、休闲、工作的环境里到处充满着"装饰"的因素,就如人类早期在岩壁以及居住环境的周围,用绘画的形式装点自己的生活,并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审美... "装饰"这一既流行又带普遍性的观念,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人类安身、休闲、工作的环境里到处充满着"装饰"的因素,就如人类早期在岩壁以及居住环境的周围,用绘画的形式装点自己的生活,并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装饰 现代人 人类生活 民族 居住环境 美好生活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海燕设计作品
15
作者 任海燕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期139-139,共1页
任海燕,1978年4月出生,陕西省咸阳人,200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工艺美术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 2001年 艺术学院 学士学位 陕西省 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地图的视频课程学习导航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陈伟 何敬 潘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2年第8期193-197,共5页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视频课程在学习中得以广泛应用。视频课程以视频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呈现形式,具有制作简便、播放简单的特点,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发展趋势,其设计和开发也一直受到普遍关注。目前...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视频课程在学习中得以广泛应用。视频课程以视频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呈现形式,具有制作简便、播放简单的特点,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发展趋势,其设计和开发也一直受到普遍关注。目前的视频课程往往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在学习导航设计方面则关注不够,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难以将课程知识的层序关系梳理清晰、构建完备。基于此,根据知识地图的思路,对视频课程内容的层次化、知识的结构化以及学习的路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进而研究了视频课程知识地图的绘制与学习导航的构建,以实现视频课程学习路径的有效指航、学习轨迹的动态记录以及学习策略的合理优化,从而改善视频课程的学习质量,促进学习者的高效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课程 知识地图 学习路径 学习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晓丽设计作品
17
作者 林晓丽 《美术大观》 2013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金友设计作品
18
作者 许金友 《美术大观》 2012年第7期163-16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产都市剧中建构老年形象的三重维度
19
作者 王雪纯 王金星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0期180-183,共4页
国产都市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老年形象则大多作为扁平化、程式化的次要角色,辅助主要角色进行故事叙述。而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关于都市剧中老年形象的讨论愈来愈多,养老难题也被嵌入其中引发关注,于是... 国产都市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老年形象则大多作为扁平化、程式化的次要角色,辅助主要角色进行故事叙述。而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关于都市剧中老年形象的讨论愈来愈多,养老难题也被嵌入其中引发关注,于是都市剧创作者更加注重老年群体形象的建构。本研究将在梳理都市剧中老年形象的时代变奏的基础上,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心理维度,探讨在子一代的原生家庭创伤中建构的老年形象;二是社会维度,思考在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叙事中建构的老年形象;三是伦理维度,探究在传统伦理的现代性冲击中建构的老年形象。归纳思考近年来国产都市剧中建构老年形象的三个维度,有助于塑造更贴近现实、更丰富立体的新老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都市剧 老年形象 叙事研究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理念下电视戏曲综艺节目的互动路径与破圈传播——以山东卫视《戏宇宙》为例
20
作者 王金星 王雪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面临着观众流失、转化创新不足的现实困境。因此,戏曲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愈发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视剧和...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面临着观众流失、转化创新不足的现实困境。因此,戏曲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愈发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转化创新面临挑战。《戏宇宙》作为2022年重点广播电视节目,是将“两创”理念全方位融入戏曲节目生产的创新之举和成功实践。本文以《戏宇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两创”理念指导下,创造性转化戏曲文化、拓展互动路径、创新发展戏曲节目“破圈”传播的成功经验,探索电视戏曲综艺节目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理念 电视戏曲综艺节目 戏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