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生态种养新模式——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毛正荣 周爱珠 周正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74-175,共2页
无公害稻鸭共育模式具有优化稻田群体结构、减少水稻病虫草害、提升鸭子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优势,是一种稻鸭双增收的新型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稻米和鸭子的品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达到了经济效益、生... 无公害稻鸭共育模式具有优化稻田群体结构、减少水稻病虫草害、提升鸭子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优势,是一种稻鸭双增收的新型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稻米和鸭子的品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达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总结了稻鸭共育模式增产增收机理和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育 增产增收机理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元素在水稻平衡施肥上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爱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167-167,共1页
从硅元素的营养原理和水稻需肥特点出发,介绍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技术,为水稻优化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硅肥 水稻 平衡施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机插密度试验研究
3
作者 周爱珠 占志福 王海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通过单季晚稻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22cm,每丛插1.5株左右;粳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16cm,每丛插4.0株左右。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机插密度 生育期 苗期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秀水123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建明 周正春 童雨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61-61,63,共2页
对晚稻"秀水123"进行了4种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 d秧龄产量最高,15 d秧龄产量次之,25 d秧龄产量第3,30 d秧龄产量最低。晚稻抛秧栽培的秧龄以15~20 d为宜。
关键词 晚稻 不同秧龄 抛秧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