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衢州市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春荣 王登亮 +3 位作者 胡燕芳 吴雪珍 郑雪良 童文彬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34-236,240,共4页
对衢州市柑橘园的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柑橘园土壤pH平均值为4.40、土壤有机质平均为8.3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等含量普通较低。与之相... 对衢州市柑橘园的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柑橘园土壤pH平均值为4.40、土壤有机质平均为8.3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等含量普通较低。与之相比,精品柑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升,土壤pH平均值为4.94、有机质平均为21.51 g·kg^(-1),碱解氮含量大多适量,少量样本缺乏或过量,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高量的样本占绝对优势,土壤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过量的样本比例较高,但也存在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缺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土壤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镉、铅输入输出平衡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童文彬 郭彬 +2 位作者 林义成 刘琛 宋建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069,共9页
为定量评估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平衡,以浙江省衢州市某典型镉(Cd)、铅(Pb)中、轻度复合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输入源(大气沉降、灌溉、肥料和农药)的Cd、Pb输入通量以及输出通量(水稻秸秆与籽粒移出)开展了长期监测与定量... 为定量评估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平衡,以浙江省衢州市某典型镉(Cd)、铅(Pb)中、轻度复合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输入源(大气沉降、灌溉、肥料和农药)的Cd、Pb输入通量以及输出通量(水稻秸秆与籽粒移出)开展了长期监测与定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沉降通量无显著季节变化,由大气沉降导致的Cd、Pb年均输入量分别为3.18和54.46 g·hm-2,输入量占比分别达到34.98%和34.95%;而灌溉水Cd、Pb年均输入量分别为5.76和100.62 g·hm-2,占比分别达到63.37%和64.57%;由肥料带入的Cd、Pb年均输入量分别为0.15和0.74 g·hm-2,占比仅为1.65%和0.47%;而农药带入的Cd、Pb输入量可忽略不计。在该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下,通过水稻秸秆和籽粒的收获和转移,Cd、Pb年输出量分别为10.69和41.74 g·hm-2。综上,调查区域农田土壤Cd的输入输出基本达到平衡,而土壤Pb仍为输入状态,建议对该地区灌溉水进行净化并开展长期监测,同时避免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本研究强调了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秸秆移除的重要性,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清单 重金属 大气沉降 灌溉水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成效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7
3
作者 季卫英 柴有忠 +3 位作者 童文彬 单英杰 朱有为 倪治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960-1962,1966,共4页
从促进酸化土壤改良、促进耕地地力培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改善品质、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能力等方面阐述浙江省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土壤酸化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技术储备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有待提高、农... 从促进酸化土壤改良、促进耕地地力培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改善品质、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能力等方面阐述浙江省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土壤酸化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技术储备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有待提高、农户参与度不高,并从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酸化治理模式研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先行先试、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调理剂 石灰 酸化治理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江区单季稻应用有机缓释肥的减肥增效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童文彬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87-89,共3页
为进一步明确有机缓释肥在化肥减量增效中的作用,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单季稻生产中开展了不同种类肥料的化肥减量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减少肥料用量27.9%,肥料用量减幅为各处理最大,且减少施肥次数... 为进一步明确有机缓释肥在化肥减量增效中的作用,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单季稻生产中开展了不同种类肥料的化肥减量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减少肥料用量27.9%,肥料用量减幅为各处理最大,且减少施肥次数1次,每667 m^2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每667m^2实产均为各处理最高。说明在水稻生产中施用有机缓释肥,具有减肥、增效、稳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缓释肥 配方肥 减肥增效 水稻 产量 衢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生地种植不同品种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 被引量:4
5
作者 童文彬 王建红 +6 位作者 张海燕 曹凯 陈胜浩 张贤 叶静 邹平 徐静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29-1331,共3页
进行不同品种绿肥在红壤水田生地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生地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品种绿肥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在现有施肥条件下,紫云英+黑麦草混播处理在鲜草产量、干物质总产量和氮磷钾素养分总累积量分别达到92 ... 进行不同品种绿肥在红壤水田生地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生地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品种绿肥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在现有施肥条件下,紫云英+黑麦草混播处理在鲜草产量、干物质总产量和氮磷钾素养分总累积量分别达到92 505、26 835和1 099.6 kg·hm^-2,均高于黑麦草、紫云英、油菜单播处理,是熟化红壤生地土壤首选的绿肥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生地 绿肥 产量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还田消纳的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毛正荣 王宏航 +4 位作者 童文彬 单胜道 程辉彩 张建云 张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沼液是废弃生物质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残余液体,是一种速效性有机物料。沼液替代化肥还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如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等。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沼液还田对土壤环境... 沼液是废弃生物质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残余液体,是一种速效性有机物料。沼液替代化肥还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如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等。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沼液还田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剖析了沼液还田消纳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 作物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昌盛 童文彬 +2 位作者 周爱珠 程萱 宋建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提高水稻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了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且... 为提高水稻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了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且能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45%水稻秸秆与55%猪粪混合制成的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有机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浓缩液与粗木醋液农田混合施用的应用前景及潜在环境效应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童文彬 周旭健 +5 位作者 刘银秀 叶强 秦唐勇 聂新军 李子川 柴彦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127-2131,共5页
传统农田沼液施用通常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较低而需要大量施用。同时,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极难做到精准施用。此外,沼液农田施用会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和硝酸根流失,引发区域及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 传统农田沼液施用通常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较低而需要大量施用。同时,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极难做到精准施用。此外,沼液农田施用会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和硝酸根流失,引发区域及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沼液膜浓缩技术是解决沼液产生量大、养分含量波动大,以及沼液存储与运输成本高的关键措施。粗木醋液中的有机酸、酚、酮等有机物质能够与沼液浓缩液中的铵盐等易挥发或易流失养分形成弱有机结合氨氮或金属络合物,可以起到缓释沼液浓缩液养分的作用。围绕沼液的产生特征与其膜浓缩工艺研究进展,结合粗木醋液的农业应用及其与沼液原液混合施用对土壤氨挥发和养分流失的截留作用,探讨沼液浓缩液与粗木醋液混合施用的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田沼液施用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潜在影响作用,探讨沼液浓缩液农田施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低污染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浓缩液 粗木醋液 混合施用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