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6-2008年衢州市早籼稻品种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535-537,共3页
根据衢州市1986-2008年早籼稻品种统计年报,分析1986-2008年早籼稻品种的变化与发展,阐述早籼稻品种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 演变与发展 衢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对衢州市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正春 陈建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65-65,共1页
2013年浙江衢州市发生高温干旱,给该市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阐述了衢州水稻种植基本情况,分析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高温干旱 水稻 影响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早熟晚糯航育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建龙 林贻滋 +9 位作者 奚永安 张小明 鲍根良 张柄林 姚建龙 朱卫东 朱茂丹 庐王印 严培鸿 陈斌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6,共3页
航育1号系采用高秆、迟熟、优质晚香糯ZR9干种子搭载高空气球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在变异后代结合糙米外观米质筛选、抗性鉴定,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糯新品种,是目前国内采用空间诱变技术育成的第1个水稻新品种。该... 航育1号系采用高秆、迟熟、优质晚香糯ZR9干种子搭载高空气球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在变异后代结合糙米外观米质筛选、抗性鉴定,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糯新品种,是目前国内采用空间诱变技术育成的第1个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原亲本秆高易倒、分蘖力弱和迟熟的缺点,适宜浙江金、衢地区作迟熟早稻、早夏制种田及西瓜田等后茬栽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围绕育壮秧、控秧龄、插足苗、防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航育1号 空间诱变 育种 早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丘陵地区柑橘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初报 被引量:7
4
作者 莫小荣 徐法三 +1 位作者 徐南昌 贝雪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519-1524,共6页
围绕衢州市柑橘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在对浙西丘陵山区柑橘主要病虫草害调查的基础上,经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探索提出一套以生态、农业、物理及农药防控等为系列,适合浙西丘陵地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实现了柑橘产业节本... 围绕衢州市柑橘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在对浙西丘陵山区柑橘主要病虫草害调查的基础上,经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探索提出一套以生态、农业、物理及农药防控等为系列,适合浙西丘陵地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实现了柑橘产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浙西丘陵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双机双抛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明 卢王印 傅松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86-86,88,共2页
介绍双季稻双机双抛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培育壮秧、抛秧、田间管理、机耕机割等方面内容,以为双季稻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季稻 抛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新品种台早7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校平 陈建明 +1 位作者 袁敏良 江德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35-35,共1页
介绍了台早733的特征特性,总结台早733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栽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和化学除草等方面内容,以为台早733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籼稻 台早73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山区山地瓠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7
作者 章心惠 刘卫华 周成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4期189-190,共2页
介绍了浙西地区山地瓠瓜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种及苗期管理、大田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山地瓠瓜 品种选择 大田栽培管理 病虫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露地甘蓝—松花菜—芹菜”一年三茬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章心惠 周成丽 林晓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283-285,共3页
根据衢州市200~400 m低海拔丘陵山区气候特点,近几年我们在柯城区九华乡山地蔬菜基地探索总结出了丘陵山区"露地甘蓝-松花菜-芹菜"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甘蓝 松花菜 芹菜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陆稻IAPAR9在红壤地区试种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汉平 卢王印 +1 位作者 吴高良 张根贤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9-160,共2页
通过对巴西陆稻IAPAR9的试种试验和示范,表明IAPAR9具有较强的耐旱和适应能力,在浙西丘陵红壤地区易旱的立地条件下,一般产量只有1500~3000kg/hm2。
关键词 巴西陆稻 IAPAR9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优18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建明 江德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11-12,共2页
为探索浙优18手栽获得高产的运筹规律,为该品种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基础,2013年开展了浙优18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的施用比例以60∶40产量最高,为10 595.27 kg/hm2。说明浙优18在衢州市作单季... 为探索浙优18手栽获得高产的运筹规律,为该品种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基础,2013年开展了浙优18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的施用比例以60∶40产量最高,为10 595.27 kg/hm2。说明浙优18在衢州市作单季稻种植时,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60∶4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18 氮肥 基蘖穗肥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插密度和秧龄对甬优12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德权 陈建明 +3 位作者 卢王印 周成丽 夏秋 傅松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10-11,共2页
为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秧龄对甬优12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5个栽插密度和6个移栽秧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随着栽插密度增加株高和穗长有降低趋势,该品种在衢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单本栽插时的适宜密度为14.25万~1... 为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秧龄对甬优12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5个栽插密度和6个移栽秧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随着栽插密度增加株高和穗长有降低趋势,该品种在衢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单本栽插时的适宜密度为14.25万~19.95万丛/hm2,适宜秧龄为20~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2 栽插密度 秧龄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秋 余维良 +1 位作者 余承勇 傅松福 《食药用菌》 201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以改柴为煤作燃料,研究灭菌灶形制大小、材料选用、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技术等,所研制的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实际应用效果良好。2008—2012年在衢州全市推广应用1 579台,累计灭菌36 974万袋,减少林木消耗73 948立方米,产量增幅达11.4%~2... 以改柴为煤作燃料,研究灭菌灶形制大小、材料选用、设计方案和制作工艺技术等,所研制的新型燃煤节能灭菌灶,实际应用效果良好。2008—2012年在衢州全市推广应用1 579台,累计灭菌36 974万袋,减少林木消耗73 948立方米,产量增幅达11.4%~22.6%。并创新设计水循环使用、小孔泄压和配套的《灭菌灶质量技术》和《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产 灭菌灶 研制 节能 水循环 使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献远 陈建明 +1 位作者 江德权 郑雪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50-51,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衢州区域推广种植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单季晚稻产量,于2013年开展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12、甬优15的产量分别为11 250.00、10 847.85、10 275.60 kg/hm2,可在衢州区域作单季... 为筛选出适合衢州区域推广种植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单季晚稻产量,于2013年开展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12、甬优15的产量分别为11 250.00、10 847.85、10 275.60 kg/hm2,可在衢州区域作单季晚稻推广应用;浙优18、甬优12、春优84、甬优15产量分别为10 598.40、10 462.20、10 336.20 kg/hm2,可在衢州市单季晚稻中配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新品种 大区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浙优18秧龄对比试验研究
14
作者 刘才高 江德权 +3 位作者 陈建明 周爱珠 徐刚勇 傅松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7-17,20,共2页
为探索浙优18在衢州地区栽培的适宜秧龄,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秧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增大时,全生育期变化不显著,大田营养生长期减小,抽穗后籽粒灌浆期减小。秧龄25 d理论产量最高,秧龄20、30 d较高,秧龄15、35、40 ... 为探索浙优18在衢州地区栽培的适宜秧龄,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秧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增大时,全生育期变化不显著,大田营养生长期减小,抽穗后籽粒灌浆期减小。秧龄25 d理论产量最高,秧龄20、30 d较高,秧龄15、35、40 d产量较低,秧龄20、25、30 d 3个处理的秧苗质量较好,穗大粒多,经济产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浙优18在衢州地区5月中旬播种时,秧龄在20~30 d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龄 生育期 经济产量 浙优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秀水123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陈建明 周正春 童雨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61-61,63,共2页
对晚稻"秀水123"进行了4种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 d秧龄产量最高,15 d秧龄产量次之,25 d秧龄产量第3,30 d秧龄产量最低。晚稻抛秧栽培的秧龄以15~20 d为宜。
关键词 晚稻 不同秧龄 抛秧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甬优12”秧龄试验初报
16
作者 刘才高 陈建明 +2 位作者 周爱珠 徐刚勇 郑雪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秧龄处理对单季稻甬优12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40 d秧龄范围内,秧龄20 d和30 d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40 d处理,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15-35 d为适宜秧龄,以20-30 d为佳。
关键词 甬优12 秧龄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蔬菜“春马铃薯——西瓜——莴笋”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
17
作者 章心惠 郑国珍 周成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175-176,共2页
根据我市山地丘陵地势及气候条件,通过3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蔬菜"春马铃薯—西瓜—莴笋"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山地蔬菜 高效栽培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