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衢州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水文 胡献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浙江省衢州市共有野生蕨类植物205种,隶属于36科71属。分析了衢州山地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将它们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开发该区蕨类植物...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浙江省衢州市共有野生蕨类植物205种,隶属于36科71属。分析了衢州山地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将它们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开发该区蕨类植物资源的5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蕨类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及其观赏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水文 胡献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5,共5页
通过调查得知,浙江西部的衢州九华山共有野生蕨类植物103种,隶属于29科,53属。分析了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规律,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本区蕨类植物观赏价值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本区蕨类植物资源的... 通过调查得知,浙江西部的衢州九华山共有野生蕨类植物103种,隶属于29科,53属。分析了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规律,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本区蕨类植物观赏价值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本区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观赏价值 开发利用 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玲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84-185,共2页
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文章在剖析当前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大学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大学 师生关系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红黄壤果园杂草种群消长动态及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和金 金宗来 +3 位作者 杨伟斌 张帆 张文芳 周伟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9-655,共7页
调查了浙西南红黄壤果园杂草种类、高度、密度。结果表明,共有杂草80种,隶属27科。杂草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占杂草总数的25.0%;其次是菊科,占杂草总数的13.8%;杂草种类出现最多月份,是3月份,该月有23种杂草出现,有66.7%主要杂草年生长... 调查了浙西南红黄壤果园杂草种类、高度、密度。结果表明,共有杂草80种,隶属27科。杂草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占杂草总数的25.0%;其次是菊科,占杂草总数的13.8%;杂草种类出现最多月份,是3月份,该月有23种杂草出现,有66.7%主要杂草年生长时间超过6个月。同一季节的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较大,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为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和铁苋菜(Herba acalyphae),垂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为马唐和铁苋菜(0.910)。垂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均为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水平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马唐,综合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马唐。不同季节杂草优势种不同,冬春季果园杂草优势种为早熟禾(Poa annua)、猪殃殃(Galiumaparine)、看麦娘(Alopecuurus aequalis)、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婆婆纳(Veronica didyma)、马唐;夏秋季果园杂草优势种为马唐、铁苋菜、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小飞蓬、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壤果园 杂草 消长动态 生态位宽度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水平下红黄壤果园杂草分布特点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姚和金 金宗来 +3 位作者 张帆 张文芳 杨伟斌 周伟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8,共4页
对3种不同管理水平下的果园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有杂草26科71种。其中,管理水平好的果园(H)有杂草14科26种,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M)有20科52种,管理水平差的果园(L)有25科67种。杂草优势种的比较结果表明,3种果园杂草优势种极其相似。1... 对3种不同管理水平下的果园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有杂草26科71种。其中,管理水平好的果园(H)有杂草14科26种,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M)有20科52种,管理水平差的果园(L)有25科67种。杂草优势种的比较结果表明,3种果园杂草优势种极其相似。10种杂草优势种高度、密度和频度的SPSS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管理水平下有90%的杂草高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果园和L果园杂草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M和L果园之间的杂草频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壤果园 杂草群落 分布特点 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柑橘园杂草种群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建华 姚和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764-15766,15771,共4页
对浙西南柑橘园杂草种群调查结果表明,柑橘园共有杂草80种,隶属27科。杂草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有20种,占杂草总数的25.0%;其次是菊科,有11种,占杂草总数的13.8%。主要杂草集中分布的月份为7、8、9、10、115个月。冬、春季柑橘园杂草优... 对浙西南柑橘园杂草种群调查结果表明,柑橘园共有杂草80种,隶属27科。杂草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有20种,占杂草总数的25.0%;其次是菊科,有11种,占杂草总数的13.8%。主要杂草集中分布的月份为7、8、9、10、115个月。冬、春季柑橘园杂草优势种为:早熟禾、猪殃殃、看麦娘、牛繁缕、婆婆纳。夏、秋季杂草优势种为:马唐、铁苋菜、牛筋草、小飞蓬、旱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杂草种群 消长动态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纪焕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倍感亲切和珍贵。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它...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倍感亲切和珍贵。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它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学做合一” 内涵 创造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莉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3期5-7,共3页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松散、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开课随意、学生选课盲目和被动等问题,学校要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选课指导、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入...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松散、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开课随意、学生选课盲目和被动等问题,学校要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选课指导、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构建适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公共选修课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培训:澳大利亚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补充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莉莉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6,共6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教师入职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政府努力践行在线入职培训,从理论到实践都以开放的视角,进一步完善教师入职教育制度、推动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 在线培训 澳大利亚 教师入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学诗味理论的美学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景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在林林总总的比喻中,唯有以味论诗最为亲切、自然而持久,"味"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鲜明个性。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在林林总总的比喻中,唯有以味论诗最为亲切、自然而持久,"味"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鲜明个性。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味理论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古人"以味说诗"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诗美的极致,以味喻诗这一千古妙喻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历代古文论家经过不断努力为我们确立的以味说诗的文学观念即使在西方文论大量涌入的今天,也依然有她独特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理论 美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中的山洞意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言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实是一种道德隐喻,借助小说中作为正义化身的侠客传达出善有善报的道德训诫。在更深层次上,山洞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符号,是为了解决儒家道德精神对侠客身心的双重伤害而广泛存在于小说文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山洞 道德隐喻 道家文化 象征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的知识建构特点与课程教学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跃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数的意义、计数方法、符号表示和基本性质四个基本方面。四个基本方面密切相关,“数”知识孕育于计量活动之中,各类数知识既相互关联又各有特点,数与运算密切相关,认识不断深化等是“数”知...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数的意义、计数方法、符号表示和基本性质四个基本方面。四个基本方面密切相关,“数”知识孕育于计量活动之中,各类数知识既相互关联又各有特点,数与运算密切相关,认识不断深化等是“数”知识建构的特点。“数”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建必须依循“数”知识的内容本质和建构特点,全面建构“数”的实际意义,多侧面、多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本质,经历充分的建构过程,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关联和共性,在重视经验感知的同时也重视推理思辨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课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小红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
本研究是基于对五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类专业杂志《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课程、教材、教法》近3年来所有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与涉及的内容两个角度来分析目前... 本研究是基于对五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类专业杂志《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课程、教材、教法》近3年来所有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与涉及的内容两个角度来分析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综述 教师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专业杂志 教育展望 教育探索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炯曾任县令之“盈川”考辨
14
作者 周纪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8-171,共4页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曾任县令之盈川今何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曰在浙江衢州,一曰在四川筠连县,这造成了文学、史学上的混乱。从典籍的记载和现实依据,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上,可以完全确认杨炯为令之盈川就在浙江衢州,而非四川筠连县。
关键词 杨炯 盈川 衢州 筠连 婺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炯“酷吏”辩诬
15
作者 周纪焕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2,共4页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因《旧唐书》的记载而有"为政残酷"之名,后人大多因袭其说,至今犹然。本文在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衢州的地方史料,并结合当地人民生活之实迹,辨杨炯"酷吏"...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因《旧唐书》的记载而有"为政残酷"之名,后人大多因袭其说,至今犹然。本文在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衢州的地方史料,并结合当地人民生活之实迹,辨杨炯"酷吏"之诬而还其为政循良之实,并简要分析了杨炯之所以有"为政残酷"之诬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炯 酷吏 辩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权语境与宿命意识——《边城》与《一生》主人公悲剧根源的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小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与莫泊桑《一生》中的约娜是两个天使型女性,两人共同的悲剧根源是文本的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这是男权文化和宿命论思想在作者心理世界的积淀,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心理动力“意”,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就是“意”在...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与莫泊桑《一生》中的约娜是两个天使型女性,两人共同的悲剧根源是文本的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这是男权文化和宿命论思想在作者心理世界的积淀,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心理动力“意”,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就是“意”在文本中的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一生》 男权语境 宿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项链》中玛蒂尔德人格精神分析学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小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3-215,共3页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一直以其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着读者,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格形象分析多年来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玛蒂尔德的人格,借以重构玛蒂尔德具有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丰富人格...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一直以其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着读者,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格形象分析多年来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玛蒂尔德的人格,借以重构玛蒂尔德具有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丰富人格内涵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玛蒂尔德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