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与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分析当归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
作者 贺云彪 黄兰芳 +1 位作者 胡伟 谢建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5,共5页
本文借助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当归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对重叠色谱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依靠每一组分纯质谱在NIST质谱库进行相似性检索... 本文借助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当归须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对重叠色谱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依靠每一组分纯质谱在NIST质谱库进行相似性检索而定性分析,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分析。在当归须挥发油中共分辨出86个色谱峰,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67个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总含量的8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 挥发油 当归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PAMA的超声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苏国栋 姜永悦 +1 位作者 雷宏 王玉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超声辐射下,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合成AM/AMPS(PAM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结果表明:单体中AM的质量分数25%、反应体系pH值为2.0、反应温度为45℃和交联剂的质量分... 超声辐射下,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合成AM/AMPS(PAM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结果表明:单体中AM的质量分数25%、反应体系pH值为2.0、反应温度为45℃和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1%时,PAM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最高,高达1 326 g/g。同时借助红外光谱、偏光照片对PAM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 高吸水性树脂PAMA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友良 裴建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中的分散方法,以及纳米Al2O3、纳米SiO2的填充改性对PTF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混合和气流粉碎的组合方式可使无机纳米粒子在PTFE中得到均匀分散;用量0~3%的纳米Al...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中的分散方法,以及纳米Al2O3、纳米SiO2的填充改性对PTF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混合和气流粉碎的组合方式可使无机纳米粒子在PTFE中得到均匀分散;用量0~3%的纳米Al2O3提高了PTFE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用量3%的纳米SiO2显著改善了PTFE材料的耐磨耗性能;纳米Al2O3和纳米SiO2协同改性PTFE,获得了拉伸强度27.4MPa、断裂伸长率306.7%、邵D硬度60.0、磨耗量0.001g和摩擦系数0.20的综合性能优异的改性PTFE耐磨耗材料,该改性PTFE材料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密封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纳米AL2O3 纳米SIO2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友良 裴建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5,共3页
应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研究了乳化剂全氟辛酸铵、稳定剂石蜡、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及聚合压力对PTFE分散聚合体系稳定性和PTFE分散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氟辛酸铵用量为0.65%时,可确保PTFE分散聚合体系的稳... 应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研究了乳化剂全氟辛酸铵、稳定剂石蜡、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及聚合压力对PTFE分散聚合体系稳定性和PTFE分散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氟辛酸铵用量为0.65%时,可确保PTFE分散聚合体系的稳定,得到没有凝聚粒子的PTFE乳液;全氟辛酸铵分步加入的方式降低了PTFE树脂的标准相对密度,提高了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石蜡用量为12%时,树脂粘釜现象明显改善;过硫酸铵用量0.020%、聚合压力1.5MPa时,PTFE分散聚合速率达到76g/(L·h),得到标准相对密度2.171、拉伸强度30.6MPa、断裂伸长率469%的PTFE分散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分散聚合工艺 制备方法 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型结构吸水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友良 吾国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提出了吸水树脂的"核 壳"结构设计原理和实施技术,该技术使树脂颗粒具有低交联密度的核和高交联密度的壳,解决了吸水倍率与凝胶强度不能兼得的矛盾,合成出吸水倍率≥450g/g、加压吸收倍率≥30g/g和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树脂。研... 提出了吸水树脂的"核 壳"结构设计原理和实施技术,该技术使树脂颗粒具有低交联密度的核和高交联密度的壳,解决了吸水倍率与凝胶强度不能兼得的矛盾,合成出吸水倍率≥450g/g、加压吸收倍率≥30g/g和高凝胶强度的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用量、表面改性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合成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中和度 交联密度 表面改性剂 用量 吸收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工艺制备吸水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友良 郑秀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13,共4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制备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研究了分散剂和搅拌转速对反相悬浮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丙烯酸中和度、阻聚剂和交联剂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为分散剂、搅拌转速300~450r/min时,反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制备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研究了分散剂和搅拌转速对反相悬浮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丙烯酸中和度、阻聚剂和交联剂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为分散剂、搅拌转速300~450r/min时,反相悬浮聚合体系稳定性好、制得分散性良好的均匀珠状吸水树脂;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400)为交联剂,制得吸水树脂水溶性组分质量分数小于4%;丙烯酸中和度(摩尔分数)为80%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与吸生理盐水倍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3和68;丙烯酸中存在的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不会影响树脂的吸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聚丙烯酸钠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友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67-69,75,共4页
综述了乳液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合成PVDF树脂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这两种合成方法优缺点的比较。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树脂 悬浮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 反应原理 PVDF 工艺流程 合成方法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乳液后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友良 陈剑君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7,41,共4页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乳液凝聚、洗涤分离、干燥等后处理工序。结果表明,用凝聚剂破乳、离心分离的PVDF乳液后处理工艺是可行的,凝聚效果明显,凝集粒径达到了28—32μm;离心分离完全,洗涤母液的电导率小于5μS/cm,制得的PVDF制品色泽...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乳液凝聚、洗涤分离、干燥等后处理工序。结果表明,用凝聚剂破乳、离心分离的PVDF乳液后处理工艺是可行的,凝聚效果明显,凝集粒径达到了28—32μm;离心分离完全,洗涤母液的电导率小于5μS/cm,制得的PVDF制品色泽纯白。合适的后处理工艺条件为:凝聚剂硝酸铝质岔分数为1%、凝聚温度大于或等于60℃、凝聚搅拌转速为100r/min、树脂干燥温度115—120℃、树脂干燥时间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工艺 乳液 聚偏氟乙烯 PVDF 后处理工序 搅拌转速 凝聚 洗涤 铝质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塑级聚偏氟乙烯乳液聚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友良 陈剑君 +1 位作者 陈中元 裴建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乳液聚合工艺对模塑级聚偏氟乙烯 (PVD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乳化剂全氟辛酸和乳液稳定剂石蜡复合使用 ,可得到粒径分布窄、稳定性良好的PVDF乳液 ,聚合用石蜡可循环使用 ,聚合残留的偏氟乙烯 (VDF)单体经气液分离、干... 研究了乳液聚合工艺对模塑级聚偏氟乙烯 (PVD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乳化剂全氟辛酸和乳液稳定剂石蜡复合使用 ,可得到粒径分布窄、稳定性良好的PVDF乳液 ,聚合用石蜡可循环使用 ,聚合残留的偏氟乙烯 (VDF)单体经气液分离、干燥后可用于聚合反应 ;确定了在 10 0L卧式釜中乳液聚合制备模塑级PVDF的工艺条件为 :搅拌转速 60r/min、过硫酸铵用量 0. 0 3 5 %、链转移剂用量 0 . 6%、全氟辛酸用量 0. 13 %、石蜡用量 0 .2 % ,所制得的PVDF的性能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乳液聚合 全氟辛酸 石蜡 模塑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友良 许锡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9-201,208,共4页
综述了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悬浮溶解接枝共聚法和悬浮低压接枝共聚法三种接枝共聚方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C)的制备工艺,以及接枝共聚增韧改性PVC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接枝共聚法与共混法相比,明显改善了增韧改性剂和PVC之间的相容性... 综述了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悬浮溶解接枝共聚法和悬浮低压接枝共聚法三种接枝共聚方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C)的制备工艺,以及接枝共聚增韧改性PVC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接枝共聚法与共混法相比,明显改善了增韧改性剂和PVC之间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增韧改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表明了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已成为增韧改性PVC的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接枝共聚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四氟乙烯活塞环专用料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友良 金菊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研究了青铜粉、玻璃纤维、二硫化钼复合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方式有效改善了青铜粉与PTFE的相容性;青铜粉、玻璃纤维和二硫化钼的三元协同改性提高了PTFE的耐磨性和硬度,稍微降低了... 研究了青铜粉、玻璃纤维、二硫化钼复合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方式有效改善了青铜粉与PTFE的相容性;青铜粉、玻璃纤维和二硫化钼的三元协同改性提高了PTFE的耐磨性和硬度,稍微降低了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终得到了适用于制作中低压压缩机活塞环的改性PTFE的配方(质量含量,下同):青铜粉18%-20%、玻璃纤维10%-12%、二硫化钼5%、PTFE6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青铜粉 玻璃纤维 二硫化钼 活塞环 专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烟叶中挥发性组分
12
作者 周菊峰 王小玉 +1 位作者 王玉林 黄兰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算法测定了烟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取经干燥及粉碎的烟叶样品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在160℃用乙醇提取15min,所得提取液经吹氮蒸缩至1.5mL,取1μL进样分析,采用DB-5MS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算法测定了烟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取经干燥及粉碎的烟叶样品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在160℃用乙醇提取15min,所得提取液经吹氮蒸缩至1.5mL,取1μL进样分析,采用DB-5MS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在质荷比(m/z)30~500范围内进行扫描,用HELP算法将所得二维数据解析为各组分的纯质谱及色谱图,将所得纯质谱图与NIST质谱库中的标准谱图作相似性检索,以此作定性分析。通过总体积积分法和归一化法对各组分作定量分析。在得到解析的78个色谱峰中,62个峰的相应组分得到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所测得挥发性组分的总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 挥发性成分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