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覆盖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维 肖芳曦 +4 位作者 李艳 刘贱文 袁圆 刘秋菊 孟亚萍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4期42-50,共9页
为筛选最佳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地表覆盖抗旱措施,缓解季节性干旱的影响,以6 a生油茶品种‘华鑫’C.oleifera'Huaxin'、‘华金’C.oleifera'Huajin'和‘湘林210’C.oleifera'Xianglin 210'为研究对象,采用... 为筛选最佳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地表覆盖抗旱措施,缓解季节性干旱的影响,以6 a生油茶品种‘华鑫’C.oleifera'Huaxin'、‘华金’C.oleifera'Huajin'和‘湘林210’C.oleifera'Xianglin 210'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置7种地表覆盖处理,覆盖处理时间为5个月。结果显示,(1)2023年夏秋季节日最高气温≥35℃,地表覆盖降低了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湿度。其中稻草+生态垫和生态垫覆盖处理差异显著(P<0.05),生态垫处理的降温保水效果最佳。(2)覆盖处理显著提高油茶产量(P<0.05)。‘湘林210’生态垫处理的冠幅单产较CK增加了124.00%;同时显著提高种仁含油率至40.01%,较CK提高33.46%。(3)生态垫覆盖显著改善‘湘林210’的油脂品质,‘湘林210’油酸含量提高2.93%,可溶性淀粉和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结果表明,在无灌溉条件下,对油茶进行地表覆盖是缓解季节性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覆盖效果受品种特性影响,且不同品种对覆盖响应不同。采用生态垫覆盖的降温保水效果最优,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生态垫覆盖对‘湘林210’增产效果最好,是该品种的最佳抗旱覆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油茶 生态垫 鲜果产量 茶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理念、治理体系与实践能力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容 陈幔芹 谢清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6,共7页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创新,研究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贯彻党的价值理念、完善党的治理体系和增强党的实践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创新,研究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贯彻党的价值理念、完善党的治理体系和增强党的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价值理念—治理体系—实践能力”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并针对党性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审计党性的体制扩容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性视角 经济责任审计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方式对农户优质稻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广东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3
作者 曾牵芸 杨书婷 陈风波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42-156,共15页
【目的】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自给型农户非农收入增加也对稻米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旨在探究稻农的优质稻品种采用行为。【方法】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稻农优质品种选择行... 【目的】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自给型农户非农收入增加也对稻米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旨在探究稻农的优质稻品种采用行为。【方法】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稻农优质品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2021—2022年广东省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与非农劳动收入对稻农优质稻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自给型和效益型稻农的优质品种选择行为具有差异,效益型稻农更倾向于选择优质稻品种;经营规模和非农收入显著影响效益型和自给型农户的优质稻选择行为,分别在1%和5%统计水平正向显著,效益型稻农受经营规模影响较大,而自给型稻农则受非农收入驱动。经营规模在经营方式与优质稻品种选择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在10%的统计水平正向显著,当稻农的经营方式从自给型转变为效益型时,经营规模对优质稻品种选择的影响增强。经营规模对优质稻品种选择存在门槛效应,当经营规模小于0.58 hm^(2)时,经营方式显著影响品种选择;当经营规模超过0.58 hm^(2)后,经营方式影响减弱。不同收入水平下,非农收入对优质稻品种选择的影响在低收入和高收入组中均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不同,高收入组更依赖经营规模扩大,低收入组则更多受非农收入变化的影响。【结论】为提高稻农优质稻品种的采用率,建议首先提升和稳定优质稻品种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户优质品种采用的积极性;其次支持优质稻品牌建设,凸显优质稻品种的价格优势,提高优质品种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推动优质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推广,提升农户对优质稻品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自给型稻农 效益型稻农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